1月16日带班日记
学会为他人着想
早上进入校园,习惯性抬头看向我们班的方向,今天走廊上居然有几抹鲜亮的颜色,原来是英杰、瑞屹、泽宇、文涛四个人在班级门口走廊上玩耍。
我赶紧摇手,孩子们看到我,乖乖退回去。不仅是因为他们违反了“进校就进班,进班就读书”的规则,而且,今天是三年级期末考试的大日子。
我们班跟三(4)班相邻,和三年级各班共用一条走廊,彼此来往甚密。我特地在黑板上写字两行,再把班级希沃白板和麦克风的音量降到最低,提醒孩子们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有其他班同学外面指指点点,不时路过,大声喧哗,会不会分心?会不会烦?
课间,发现孩子们特地用白笔把提示语加了个边框,大概是自我警示吧!一整天,孩子们都做到在教室里课间也安安静静,要出门直接右转,如果要上下楼,也从西边的楼梯绕行。
学会换位思考和为他人着想,是我们人生中必须要学的礼仪课程。
1月16日带班日记摸试卷
今天的复习时间特别紧凑。忙考务不能要课,就只能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了。我们订正完了《练习与测试》错误率最高的期末复习题和单元自测题,还顺便订正了昨天那张笑料百出的期末复习卷。
订正还是有好处的,明白了孩子们对不要背的课文还有点儿生,对书信的格式有所遗忘,这些都是回去复习的好素材。
最近我一边讲课一边写字这种一心二用的技能好像失效了,也不知道忙中出错,还是提前进入了老年状态。今天我抓着英杰的试卷,一边看他的对错,一边往黑板上写答案。这么一心二用,居然把“惭愧”写成了“残愧”,还好鑫睿和向前火眼金睛地发现了。唉,真是好“惭愧”!
接下来的时间,我从教导处借了去年的试卷给孩子们摸一摸。这样厚厚的,要扫描的绿色评价试卷和上面的二维码,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呢!
第一次绿色评价,要用的铅笔和水笔,怎么填,怎么涂,哪里可以写,哪里不能写,都要一点点教。
孩子们总有数不清的问题。我说要用0.5的黑色水笔,立刻下面一片叽叽喳喳——“蓝色可不可以?”“钢笔可不可以?”“0.35可不可以?”
我说要2B铅笔,又一阵喧哗——“2B铅芯的自动笔可以吗?”“我的铅笔写的是HB的可不可以?”“2B铅笔是不是专门用来考试的?”
当老师久了,真的是脾气和棱角都会被慢慢磨平,练就一副耐心奇佳的慢性子。因为,孩子们真的不是在起哄找茬。社会心理学强调,人脑的认知是有图式的,孩子们只是在用一次一次地询问,让陌生的知识并入自己大脑已有的知识网络。
说到不能用涂改液修正带,不能超过扫描框,我把试卷投到大屏幕,用虚拟笔书写,故意写出框外,再拿虚拟橡皮把超格子的部分全部擦掉。
“哇,好可怕!”平时写字习惯写得很大的泽宇惊呼,明天写字,他应该会很小心的。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 1月16日带班日记图书角的“新客人”
中午,快递小哥通知我,有个大包裹到了。我下楼去取,哦,是上次《中小学班主任》公众号的赠书。这么多泛着油墨味道的新书整整齐齐摆在一起,看着就满心欢悦。
赠书的编辑特地附上了一封信,说自从当了编辑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老师,对老师这个群体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觉得老师是一群负重前行的人,一群可爱的人,哪怕只是一群普通人,也会有倦怠和负能量,但是会接受生活和工作的现状,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念去改变它。这样的信,真是让人感动。
1月16日带班日记原本想立刻上架班里的手边图书流动图书馆,但是居然扫码总是失败,看样子只能挑选出目前孩子们能看懂的一部分,寒假进行人工借阅啦!
1月16日带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