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班这点事儿

你的努力 别让别人认为是个笑话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176人  彭先生的杂货铺

你的努力  别让别人认为是个笑话

你的努力 别让别人认为是个笑话

最近这段时间,我自己和朋友的聊天过程中,

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

那些越是寻找干货的朋友,那些越是看书看得越多的朋友,他们越是感到迷茫。

不是因为他们笨,看不懂这些知识;

而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每次都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借此来补充自己的大脑。

但是由于他们补充的知识太多,从而导致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践行那些干货。

久而久之,那些干货就只能像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一样,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并且,这也让他们变成了:

“什么都懂,但什么也不会做”

“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

“有才华的穷人”

…………

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这半年多的成长,得益于我每当得到一些干货以后,我都会把它运用出去,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拿出来教给别人。

我看到过哈佛大学关于学习吸收率的问题,他们用一张金字塔的图片,为大家呈现了出来。

你的努力 别让别人认为是个笑话

金字塔上端的四层,都是被动学习的:

听讲,这是吸收率最低的,只能达到5%;

阅读,是其次,可以达到10%;

听与看,20%;

示范/展示,30%;

其实很多人看书,听培训讲座,都只是在停留前三个阶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了那么多书,参加了那么多培训,却依然过不好自己一生的原因。

后面的三个阶段,就是主动学习的阶段。

有小组讨论,实战演练,转教别人/立即行动。

其中最高境界,转教别人和立即行动,吸收率可达90%。

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成长那么快的原因了。

并且,我接受到的信息或者资源,都是花费了比较大的代价,购买而来的。

并不是像别人那样,都是在互联网上面免费获得的,或者说是别人免费赠送给他的。

如果一个人给我一份资讯或者学习资料,只要我觉得对自己有用,我也会心甘情愿地掏钱。

大家可能对于这个行为,会表示不理解。

有免费的东西不要,还偏偏要给别人付费,你这是钱多呀?

我在这里,可以很负责任的对大家说:

付费是我的一种习惯,并且我只有通过付费,我才会珍惜我所得到的资讯,进而把它认真运用出来,给自己赚取更大的利润。

很多人,这一辈子,都被互联网的“免费思维”给毒害了。

他们宁愿花时间去网上寻找那些免费的信息,去寻找一些免费的教育培训资料,等等。

但是,又有几个人把自己找到的教育培训资料,给认真看完了的,并且能够运用出去的?

我想绝对没有,有也只是少数。

其实,这就是简单的一个“先付出原则”。

只有你付出的东西,你才会懂得珍惜,并且你才有可能把它认真研习,并把里面的知识给做到。

俞敏洪老师曾经说过:

一个年轻人,读完大学,学历基本上就足够了,更多的是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给运用出去,并且在用的过程中,继续学习。

我想他的意思,就是:

不管你学到多少知识,如果你不去付诸于实践的话,那你即使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马云老师曾经也说过:

很多人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想了千条万条路,白天起来照样走原路。

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想的太多,却做的太少。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样,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给贯彻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了?

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一些朋友的经历,给大家一点点小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学了就去做。

第二:有些知识,是需要重复去做。

第三:慢慢地,不断地去试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然后把它做成自己的事业。

第一,学了就去做。

很多人,都在那里纠结,总觉得自己学的不够多,学的不够好。

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再去认真学习学习,但是后面的后面,学了太多的东西,反而不能指导自己的生活了。

我现在的一位销售领导,他说他自己现在能有这样的一个成绩,完全是因为他去做,而不是因为他想得多,或者能够有什么太长远的眼光。

并且他自己在做销售员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去问别人。

并且总是把别人所说的一些东西,能够灵活地运用出来。

也就是像腾讯公司里面所倡导的:

“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不断进步”。

并且,我自己也是一样的。

每当我自己做完分享之后,我都会在分享结束后,写下这么一段话:

没有付诸于行动的学习,都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做比任何都重要。

第二,有些知识,是要重复去做。

一个伟大的梦想,都抵不过傻逼式地重复和坚持。

我们个人所学的很多东西,并非一次性就可以完全吸收的。

我们要不断地重复,加深自己的印象,进而让它深入我们的骨髓。

比如我想要去参加马拉松比赛,那我的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锻炼出来的。

我也得经过长时间地积累,并且只有不断地重复,我才有可能把自身能力给锻炼好。

再比如现在的朋友,都非常地浮躁。

虽然说是学了很多的知识,看了很多的书籍,但是他们真正运用出来的,真正重复地看,是没有几个的。

这也导致他们看似看了很多书,其实他们读的一些“无用”的书。

一位心理学家,不是说过:

“21天重复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我相信,只要你把重复这件事情给做好,那你一定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第三,慢慢地,不断地去试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然后把它做成自己的事业。

这一点,是很多刚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经常做的一件事情。

在大学期间,他们由于没有适应大学里面的生活节奏,于是他们就感到迷茫。

并且现在的很多高校,都像是流水线的工厂一样,只会生产出半成品。

他们还需要经过社会的洗礼,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就这样,他们刚刚毕业之后,就不断地换工作,因为他们在大学里面,没有足够的试错。

不过,到现在去试错,我们也来得及,只不过一些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会比在大学里高出很多很多倍。

如果你还没有找准一个领域的话,那你就得多去试错,并且自己得尽快在一个领域里进行沉淀。

朋友,你不要看似努力,却没有任何结果。

我自己也是一样,

不希望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笑话。

那么,朋友,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