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之二
第二章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章的主题,直击我的痛点,这几年,越来越困惑于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也就无法衡量当下的选择是否是更好的选择。通过仔细阅读这一章的内容,我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觉知和思路。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巴菲特曾经说过:“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正如同你想吃到好东西,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旅行,你可以选择跟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但若想获得深度体验,则要精心做攻略,选择自由行。
这是因为人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大多数人会受环境左右,而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心中有了更高的目标,才有可能打破环境的束缚,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作者借用德国绘本画家雅诺什画过的一个著名故事《哦,美丽的巴拿马》来阐释:在努力跋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明白哪里才是我们心中的巴拿马——即我们梦想的美好之所。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所反映的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清晰自己内心的渴望,寻觅的过程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带着一定要找到最高目标的意识,才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比如若把人生的最高目标定义为成长,就自然会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而不是把时间虚度在玩游戏、刷微博上。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所谓选择就是权衡好本末轻重。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目标决定了格局,而格局反过来,也会影响目标。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格局。
关于格局,作者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框架结构,就像路标一样,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身处何处。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作为静止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如果现阶段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还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一月、一年,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你可以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可以让你长期、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
我们无法期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对此的探索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无论如何,心怀这个问题,拿出一点勇气,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这样就会发现更多的更好的选项,最终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事实上,当我们陷入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的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让我们只能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因此,当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陷入两难选择时,不妨试试这三步:
一、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二、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三、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在文中,作者举了具体的实例来详加说明,网络上也能搜到电子版,不妨搜来看看,读后会感觉豁然开朗。
除了个人化的隐含假设外,还有一些隐含假设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作者归纳了四种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这种假设的体现。它使我们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互相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而事实上,人生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会在若干年后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这种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认同这一假设的人,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与这四种不知不觉影响我们生活的隐含假设相对,作者总结了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暂时悬置,在停下来的时间里,可以放松休息,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又可以重新开始。
在悬置模式下,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它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工作和爱好之间,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如果我们发现了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完全可以把它们统合在一起,为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办法。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可以通过时间分配、优化工具、改善关系等方式对工作的特性进行改造。
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以上三个思维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在看似非此及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发现很多中间选择;或是找到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或是做出创造性的改造,使工作更像爱好,而爱好更像是事业。
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现在人往往面临选择过多而带来的痛苦。如何在众多选择中,作出最适合的正确选择呢?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思考。
针对太多的可选项,作者提出了维度分析法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有个流行的说法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
第三步,因素赋权,即在所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
第四步,就是列出一个表格。
维度分析法的具体操作看起来有些复杂,对数字不敏感的我选择一掠而过,其实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精细化思考。
当然作者也指出,维度分析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关键是我们要意识到,除了凭借感觉来做判断,在面临很多选项时,还有更加精细的思考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和即将大四毕业的小师弟聊天,谈到对未来的计划。他说自己不太喜欢现在的专业,因此不打算考研,毕业后会换一个方向尝试下,看看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想要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做决定。
他的这种敢于重新选择,不被潮流裹挟,保持独立思考的勇气,让我心中暗暗佩服。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在东方文化下,人们在做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更容易基于自己的“身份”,以及“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而所谓的“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并非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不敢“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只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事实上,现在的“我”不过是无数个可能的“我”中的一个样本。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重新作出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没有必要抹去这种印记,而是应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关联。我们可以通过一次一次的建设性的改变,搭建起我们独特的人生。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当我们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然后想办法弄明白,在这个故事里,我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就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这几年,虽然一直在不断探索,目标却仍未清晰,有时也会想,或许人生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一切都是在瞎折腾,然而内心总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生命的价值在于成长,能够向前走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于是,不肯轻易放弃自己,即便是洗菜做饭的日常生活,也要带着觉知,不肯稀里糊涂混日子。
在阅读本章的内容时,给我最大启发的是关于人生的隐含假设,正是因为有了它,每当想到未来,我总会小心翼翼,不敢大胆地放飞梦想。是时候好好盘点和清理那些束缚了想象力,限制了行动,让我总是活在有限性中的隐含假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