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观后感
前天看完了美国作家作者: 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畅销小说,《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百度百科:2017年4月10日,科尔森·怀特黑德凭借《地下铁道》成为二十一世纪唯一凭借同一部小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小说家。此书还获得《出版商周刊》2016年全年最佳图书第一名。横扫美国2016年年底各大选书单榜首。
作为历史文化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不明白地下铁道意味着什么,但是通过主人公——一个黑人小女奴,科拉为了自由借助地下铁道几次的脱逃,我被作者那平实而直击人心的看似冷眼旁观式的叙述震惊的无法呼吸,浑身战栗。我虽然以前也曾通过电影书籍感受过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奴隶制历史,但是却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感到身临其境的悚然。有人说过最好的评价是没有评价,无疑这本书的作者科尔森做的尤其出色。通过本书,我几乎是感同身受了一次穿越,第一次觉得自由无论是对黑奴,还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不同肤色的人类,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就像空气一样必然。第一次觉得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而祥和的时代庆幸,就像刚刚逃离过死亡一样弥足珍贵今天的拥有。愿整个世界和平安康,愿整个地球上的人类自由平安的生活。
主人公科拉第一次出逃在小男孩西泽的怂恿和带领下,利用地下铁道在一个反对奴隶制的白人大叔的帮助下,成功的逃离了黑暗的南方种植园。西泽之所以选中科拉,是因为科拉的妈妈在科拉10岁的时候成功脱逃,并且之后的10几年里没有被任何赏金猎人,猎奴者,黑人告密者所发现,可以说一个相当成功的密室脱困大师,有其母必有其女,所以西泽选择了科拉。他们通过地下铁道来到了一个近北方的小城市,平安的生活了好几年。在这个城市里,没有黑人奴隶,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可毕竟是白人主导的社会,黑人虽然没有了南方种植园的那种苦难和压迫,但是也不是完全的自由。有很多场所,工作,是黑人不能涉足的。甚至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最普通的生育权,也都被白人医生劝导结扎,美其名曰是为了减少性病,梅毒之类的发病率。白人是想通过人工手段减少黑人的数量,害怕强大的黑人越来越多,有一天这些黑人再也管束不住,终究要反抗白人的统治。因为当时美国南部是棉花种植基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棉花,一些强壮的黑人因为动手能力强被允许并且鼓励交配和生育,而一些身体条件弱的黑人是没有生育权的,即使偶然怀孕,也都被处死或者找借口打死了。这样通过基因遗传,留存下来的黑人都是孔武有力,身高马大,用不了多久,整个黑人世界的人种都是VIP中P,白人肯定害怕。
好日子没多久,科拉就被种植园高金聘请的猎奴者捕获,带回南方,西泽进了监狱,遇难。科拉遇到了尾随而来的好心的黑奴,解救了科拉,带领科拉逃到了另一个农场,这个农场虽然也是隶属于白人,但是这家白人完全没有架子,骨子里也不喜欢奴隶制,大家完全平等,科拉在这里和大家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没多久被侥幸不死的猎奴者率众包围了这个农场,几乎全部遇难,科拉在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纠缠着那个猎奴者一起从地下铁道口跳了下去,猎奴者摔死了,忍着剧痛的科拉驾着手摇单车顺着地下铁道成功的逃走,奔向了新生活。
科拉的妈妈在科拉10岁的时候,一心向往自由,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跑,终于有一天,在看着熟睡的科拉安详的面庞,犹豫了好久,最后咬着牙背着准备了好久的干粮——番薯逃跑了。自己逃不逃得走,还是未知数,但是要带着科拉,肯定一点希望也没有。等到自己顺利逃走,自己在想办法回来救自己的女儿,这是科拉的妈妈的想法。可是路上,科拉的妈妈举步维艰,满眼都是可爱的科拉的音容笑貌,最后妈妈忍不住那么小的科拉一个人在种植园受苦,毅然返回,哪怕自己当一辈子奴隶,也要和孩子在一起,至于逃跑,等科拉大一点,再想办法。可是就在返程的路上,被毒蛇咬伤,陷入沼泽,再也没能回去,再也没有见到科拉。
在科拉的心里没有一天不恨自己的妈妈,她始终以为自己的妈妈已经忘却了自己,任凭自己在受苦受难,她却自由的快乐生活,要不然这么多年,一点她的消息也没有,也不回来找寻自己,大家都知道她是这个种植园唯一一个成功脱逃的奴隶。既然她那么自私,我又何必再想自己曾经有个妈吗呢?
看到科拉的妈妈潘然悔悟,返程回去的时候,我的心仿佛被扎了一下,在看到科拉的妈妈陷身沼泽,失去了生命,我刹那间哭了出来。世间的每一个妈妈心中,孩子都是牵挂妈妈全身心的砝码,不管是奴隶还是平民,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未来。但是在孩子心里,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妈妈的心和妈妈的爱。只有等到这个孩子变成了妈妈,她或许才明白自己的妈妈,但是妈妈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