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自信
自由,我觉得是很多人渴望的,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由是自己想干嘛就干嘛的。不,我觉得我们真正的自由就是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自由是自律。
确实,康德说过"自律即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去自我主宰"。随心所欲就是自由挥霍,通俗的来说是消耗时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来自于自律。自由所谓的意义,世上有多少人栽在自由的手中,很多的人一畏的自由,而缺乏自律导致了多大的损失,例如赌博,大家都知道一赌博,不是输钱就是赢钱,人若控制不了自己从而去赌,这即为自由,他们就会堕落。而人就必须得有自律,这样人生的道路会一番风顺,即使有了坎坷有有了信心克服。
人只有从小自律,长大后的人生会越来越好,依我看来,自律是自由,从而产生自信,自信是人做事情最主要的元素,没有了他你做了也是白搭。例如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14年后,米歇尔对这群已经18岁的孩子进行了后续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忍不住吃了棉花糖的孩子,有的成绩很差考不上大学,有的辍学了,有的还在念书但成绩很差;而那些管住了自己不去吃第一颗棉花糖的人,他们成绩好,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而且感到快乐。
他们这些考上大学的人,就是从小自律得到的成果,他们也从中受益,得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