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增长思维30讲》第三模块——模式3:设计以用户为核心的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5460/7bdfb10f97c280e2.jpg)
——梁宁《增长思维30讲》读书笔记
这一讲讨论的是以用户增长为核心的模式是如何设计的,讲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运动健身App——Keep。
一、Keep的发展历程:keep的核心交付
2014年,王宁还是大四的在校学生,他失恋了,归因为自己太胖。当时面临毕业找工作,他害怕因此被嫌弃,所以立志要瘦下来。他的心理动力是非常强的,他几乎泡了网上所有的减肥社区,看了所有有关减肥的内容。
他注意到两个点:
第一,他想要的是谁能给他减肥成功的确定性。他渴望谁能告诉他:照着这个做,你就能瘦下来。
第二,当时已经是2014年了,网上能找到的健身视频还非常老。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王宁自认为非常擅长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但是他也足足花了6、7个月的时间才东拼西凑,完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梳理了自己的方案。并且他成功瘦身40斤,整个人脱胎换骨。
于是他就成了身边的人的请教对象,他就先做了一个PPT来传递他的知识。
后来他的朋友建议做一个App。于是就做了Keep的0.5版本。
关于这个0.5版本,有两件事值得一说:
第一, 他的视频内容是在网上剪辑的。但是,每个动作都有详细解说。虽然粗糙,但是核心交付做到位了。
第二, Keep的slogan,自律给我自由,当时就是这一个。王宁就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减肥的。后来这句有精神能量的话,也深深引起无数人的共鸣。这也是Keep提供给用户的心理能量。
后来王宁拿到了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于是他请了一男一女两个模特,花了三天的时间,用一个单反相机,录了自己版权的动作视频。整个过程租场地、请模特……一整套下来花了3万块钱。这就是Keep的1.0版本,这个版本一共150个动作。
到今天,Keep已经是6.2版本,健身之外,增加了跑步、瑜伽这种大品类,服务2亿用户。Keep的动作库里,一共有多少个动作呢?1600个动作。
二、Keep的增强回路很喜欢Keep这个案例,至少三个原因。
第一,你可以说Keep没有创新内容,它只是完成了核心交付。它只是把基本品的品相做好,满足了0~70分的用户。
1600个动作,没有一个动作是Keep发明的,但它服务了0~70分产品的用户,就能够覆盖一个大比例人群。比如麦当劳就是这样做的。
第二,Keep不单提供了核心交付,还设计了增强回路,让用户越用越不愿意放弃。比如Keep上的数据记录就是它的增强回路。忠诚没有价值,谁还会忠诚。
但是2019年6月,微信月度活跃用户突破11亿,这已经宣告中国全员在线。从此互联网告别新用户时代,进入存量竞争,谁能获得用户忠诚,谁赢。谁让用户的忠诚有价值,谁赢。
在这个新时代,用户的增强回路,就应该是你产品设计的一部分。没有它,打不赢。
第三,Keep在做核心交付和增强回路设计之外,还做了网络效应设计。
一个非常清晰的强场景,而且传播、参与都很简单,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用户裂变。
Keep在网络效应上有一个有趣的设计。对比几家运动App,Keep、咕咚、悦跑圈等,Keep是唯一一个提供瑜伽类目的。而Keep开瑜伽类目,很多人不理解,但这其实是Keep网络效应的重要环节,为什么?女用户的涌入。
场景明确、参与简单、化学反应,形成了Keep增长的网络效应。
新的基础设施,服务值得重塑。如果我们抽象看Keep、健身私教、简·方达、郑多燕,大家交付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健身的知识服务。
同一套动作,同一套知识,Keep、健身私教、简·方达、郑多燕以不同的方式交付给你。他们自己的商业模式也不同。Keep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把这些用新的基础设施又干了一遍。你可以说它的核心交付没有新东西,那些知识、那些动作早就有了。但是Keep基于新的基础设施,做出了以前的服务者做不到的用户增强回路和网络效应,实现了之前的服务者无法企及的用户规模。这是创新模式,也是Keep的护城河。
好多创业者,只完成了核心交付,就觉得自己的创业开始了,等着用户自然增长,以为天敌不会降临。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这是对的,但是不完整。我们要做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还要做以增长为中心的模式设计。基于新的基础设施,做出新的增长模式与护城河。所有品类,其实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