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医生爷爷”跑了,因为他们手里攥着我们的良知!
1
恍然间,2017年就要过去了。
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比往年少,但是都能直戳人心,一次次击穿人的底线。
世界并不完美,年少时我们都想去改变,后来只祈求不改变自己。等头破血流、苦苦挣扎后,我们才明悟,最终只能被世界改变。
有过沉默不语,有过袖手旁观,有过冷眼相待,在这类恶性事件里,我们终于做到了恐惧平等。
回望以往的舆论事件,它们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案件曝光,媒体发酵,警方介入和公布结果。
但是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它会雷声大雨点小,容易被强行卡在媒体发酵的环节,被不能说的原因而屏蔽,然后将社会的注意力转移。
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提出问题的人,很可能面临诉讼和打压的风险,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可笑方式。
等事情终于闹大后,才会介入,并匆匆展示调查的结果。但是事与愿违,大家都不满意。
今天整顿了红黄蓝,明天将会涌出黑白灰,后天再来一个蓝靛紫,永远循环下去。当舆论最终被禁言,无力感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时,正义就会蒙尘。
所以网上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谣言,其实每个人都痛恨这类谣言遮盖住真相,但就是屡灭不绝。根源在于信息不透明,大家都不清楚案件到底该怎么处置,以后该怎么改进,怎么去避免,甚至连多问几句“医生爷爷”都会被禁言删文。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但凡遇到一点事,人们已经不会希求得到正规途径的援助,而是想办法搞大这件事,让媒体介入,让舆论监督。但是官方需要舆论监控,因此两者的需求冲突,形成了恶性循环。
造谣者肯定不对,但是我们不能停止发声,就如鲁迅所言:
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
2
针对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一案,警方的通报没有出乎大家的意外,好比国乒夺冠一样,无需设下悬念:涉事幼儿园教师刘某某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此外,造谣者刘某因传播虚假信息而被行拘。此造谣者并非视频里的家长,在此指正。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立即协商安排,为区域内每所幼儿园配备一位责任督学。这个举措非常好,但是这并非简单的老师虐童案件,而是疑似一个有组织的利益链,有目的有计划的犯罪行为。
目前已辟谣“老虎团集体猥亵儿童”为虚假信息,但仍未辟谣“红黄蓝幼儿园存在虐童、猥亵儿童”事件,且注射药物的成分是什么,针扎目的,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甚至家长无法看到监控录像。
不能只是抓个人,然后通报一下就完事,行业规范迟迟不出来,没有补上相应的法律漏洞,等过了风头后,一切照旧,被各种娱乐新闻遮掩人们的视线。
所有的痛苦都会迅速被忘记,但是总有新的痛苦会取代,即使这件事情与每个人无关,可以事不关己,但是我怕到了最后,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没有人会出声援助了。
3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一开始,红黄蓝集团的态度就是气势汹汹,先是警告网友别乱猜,紧接着园长自己去报案喊冤。
显然,公司的CFO魏萍说得有道理:“警方的调查最坏的结果将是,这次的事件会被认定为一起独立的,红黄蓝旗下一个项目的员工做了坏事。”
这些坏事是“独立的”,和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的因果。直到东窗事发,虐童案彻底坐实后,他们的第一回应是:“无比震惊!”
早不震惊,晚不震惊,非要事后诸葛亮的震惊!类似这样独立的“坏事”,仅在公开的媒体报道中,红黄蓝集团就发生过两次。
2015年11月,吉林省四平市“红黄蓝”幼儿园被曝出虐童丑闻,4名教师多次用扎刺、恐吓等手段虐待被监护幼儿接近20名。
这四名被告人用螺丝钉、木夹子和针虐待儿童,却只被判了两年多的刑期。每个儿童只获得3万元的赔偿金,甚至因为采证不足,有些受害儿童没有获得赔偿金。
粗略算一下时间,这四个坏人快要出狱了,前几天,据央视记者的采访,孩子们仍然会做噩梦,经常被惊醒,可想而知阴影有多深。
2017年4月,网络上流传出一段幼儿园老师推搡、踢打孩子的视频。视频显示,孩子们在上课时,老师突然走到一名孩子身后,用脚踢孩子的后背。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该视频的涉事幼儿园为红黄蓝幼儿园大红门分园。
这件事件发生后,红黄蓝的官方态度是:“对于此次大红门村办委托管理幼儿园暴露出的管理问题,我们一定深刻反思,认真整改,依法处理”。他们深刻反思7个月后,并杜绝了监控视频流传到网络上的可能性,导致更严重的虐童事件出现了。
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都觉得很魔幻,很不可思议,怎么就有如此屡教不改的“惯犯”,罪证斑斑,还能成功上市呢?
虐童案曝光后,红黄蓝教育集最担心的不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反而是崩溃的股价,并宣布拿出5000万元来回购股票,让人寒心。
这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红黄蓝,十分讽刺。我在官方微信上还看到这样一段话:
当红黄蓝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为了盈利就必然压缩成本,不断加盟,缺乏真正的监管。所以一个月的学费5000元,都落在建筑、宣传以及资本家的口袋里,而幼师的工资一直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低)。
我想,以后幼儿园打广告,是不是要清晰地注明:本园无芥末、无针扎、无裸罚、无灌药以及无性侵,全方位无死角录像公开。
幼儿园尚且如此,我们无法想象,偏远的幼儿园,或者是孤儿院,会有多可怕。
4
让人寒心的是,受害者家属同意私了,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是在纵容恶性事件的发生。
当网友、媒体和明星纷纷为被虐待的儿童发声时,身陷舆论风波中的红黄蓝亲子园,仍然正常上课。
有家长因为孩子没有遭受虐待,便对热心的群众进行冷嘲热讽:“这群人都干什么呀,没事儿闲着的。”
甚至有网友爆料,称学生的家长被约谈,并退了学费就不追究了。仿佛退了学费,孩子受到的伤害就可以消弭。他们不知道,正是因为热心网友的发声,维权之路才没有阻碍,现在却开始过河拆桥。
要知道,公共的恶性事件如果总是私了,将会包庇更多的恶,并且难以建立好的协调机制和解决机制。
或许,他们一开始也会愤怒,但是并非针对红黄蓝集团的管理失职,只是想争取更大的利益,哪怕自己的孩子仍然身处在不利的环境中位置。
这就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却不知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5
红黄蓝集团想将虐童案定义为“独立”事件,是只是某个老师的性格使然,却难以忽悠大众的智商。
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拿着微薄的月薪,在北京活下去已属艰难,还要购买药物器材,并以一己之力多次组织儿童喂药、扎针以及注射不明药物,甚至还要排着队裸罚,避开其它员工的眼线。她辛苦策划的“坏事”,只是为了侮辱我们的智商?
针对幼童遭遇侵害案件的取证问题,11月25日检察日报刊文:
1、家长可否查看监控录像?只要承诺不随意在网上发布录像,不侵害其他人的肖像权,有权查看。
2、幼童不完整陈述能否作为言辞证据?只要能清楚、有逻辑地表述情况,可以对自己知晓的情况为自己、为他人作证。
既然能作为证据,那么幼童所说的:“爷爷光溜溜,童童也光溜溜”这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不相信有家长会污蔑自己孩子的清白,但是也知道要有实际的证据,所以我想再问一次,“医生爷爷到底是谁?”如果是谣言,请官方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们需要的,不是要供出爷爷医生出来,而是证明这个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个谣言而已?
如今,“医生爷爷”成为敏感词,取代了前几天的“红黄蓝”,敢继续追究下去的文章,今天基本都被屏蔽被封了。
我最怕的是,正如一个评论所言:“热点逐渐过去了,坏人躲过了惩罚,受害者得到超出预期的补偿,造谣者在忏悔中结束,最后社会底线被突破,只不过多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我不想让这件事情沉下去,我怕自己所谓的理性,所谓的热血,在煎熬中等待,最终会无声无息。我已经不奢求熔炉法案了,只希望能还社会一个明朗的真相。
请不要让“医生爷爷”跑了,因为他们的手里,攥着我们的良知,我怕他们跑远了,良知就再也找回不来了。
我第一个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