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性的照片——《人的行动》读书笔记16
2022-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桃花不岛

原文
有人说,历史的任务是陈述已往事件如何真实地发生,而不附带任何假说和价值判断(即对一切价值判断持中立态度)。史家的报告应该是过去事件的一种逼真影像,一种心智性的照片;对任何事件都作完整和不偏不倚的描述。它必须把以往事件的特征一览无遗地再现于我们的心灵前。——2.7章节《历史的范围及其特殊方式》
批注
作者提到了“心智性的照片”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挺有意思的。之前提到过,我们的后代可以通过研究我们的遗骸等发现我们生理上的特征,却很难知道我们的理性,我们的心智。
“我们死后,埋于地下,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捡到我们的遗骸,他们的考古学家或许可以从我们的遗骸上发现我们的某些生理特征,却无法从我们的遗骸上找到我们曾经有过的记忆、理性,他们无法感知我们的心智。”
但假如有某种心智的照片,我们的理性和心智也就可以储存并被后代们感知,就好比我们用照片和录像带储存某段记忆一样。
如果历史是陈述以往事件如何真实发生,不带任何假说和判断,那么历史文献就会成为这样的心智照片——当然,作者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作者认为,历史会受史学家自身认知的影响。
人与人的沟通,仅局限与语言与文字,我们要将我们的理性和心智储存起来,也就只能依靠语言与文字。假如我们有超越语言与文字的沟通方式,比如三体人那种零障碍的沟通方式,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