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璐+杨守城班+第三周第1次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9042/9e38943a208c307f.jpg)
【R】 片段二 《复盘》
一家公司的老板让他的秘书联系下客户,看是否有机会过两天见一面,要求秘书下午5点前给自己回复。到5点了,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老板:跟王总联系好了吗?
秘书:我打他电话了,没人接。
老板:那我要不要空出那个时间段?
秘书:还不知道呢,我问下他秘书吧,刚才跟他秘书打电话也没接。
老板:那什么时候能确定呢?
秘书:不知道,我待会再跟他们联系下? 老板:那如果还联系不上呢?
秘书:……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发短信?
秘书:没有。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微博私信或者即时通信上留言?
秘书:没有。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写邮件告诉他们想要交谈的事情?
秘书:没有。
老板:就是给他们打电话?
秘书:……是的。
很明显,这个秘书将目标替代了,把约王总见面的目标,转换成了给王总和他秘书打电话的目标,偏离了老板的本来要求。
【I】请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片段中举了秘书替老板预约客户见面时间的案例,最终秘书回复老板的是:电话没有接、联系 不上。而偏离了电话最终的目的是:预约见面的时间。 也许内心仍然未觉得哪里出错了:本来就未联系上怎么确定时间。
心理学中说到人在没有达到目标时,会常常给自己找借口来掩盖。尤其是 这种生活与工作中随口而来的借口,已经是习惯性的思维,所以很难让人意识,这也是片段例子所说的:将手段当做了目标。
那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要如何避免这种错误呢?
1. 设定可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比如:我要提升逻辑思考能力,我要成为开心的人....
2. 以目标为主导,寻找不同的到达方法
比如:我要提升逻辑思考能力,我要通过看书锻炼。[手段是:看书]
我要成为开心的人,我要通过努力工作赚钱、参加锻炼有个好身材方式得到快乐。[手段是:赚 钱、好身材]
3. 反思,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段的反思自己是否将手段当成目标了,比如我通过看书对我达到提升力逻辑思考力是否有帮助?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达到目标。
目标是具体且有可操作性的,在通往目标或结果的路上使用的任何方法都是之一,可随着目标的偏离不断的优化。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上周末公司的一个项目落地后,我反思了下整个过程,我也犯了一个把手段当目标的事情, 在合同谈判中,我一直将不能删除合同条款的谈判策略变成了自己的谈判目标,导致谈判迟缓前行。
如果重来,我会列出自己的谈判技巧,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合作双赢,在谈判中将依据目标不断的更新完善自己的谈判手段,并在每次会后反思自己的手段与目标的偏离。
【A2】规划今后的该怎么应用 学了段子中关于目标与手段后,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要锻练自己的思维,在实际情况中能清晰认知目标与手段。
1.目标的设定,要对应策略与方法,分清楚空而虚的理想,如:我这个月瘦20斤。
2.过程中为避免发生手段占据了目标的事情,在事情没有明显推动时要及时问自己,我的目标是有个好身材,跑步只是我苗条的手段。
3.一件事情的失败或者成功,都要会从中分析出达到目的,围绕目的使用的手段,碰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