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散文

当孔子遇上商鞅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墨柒o墨染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周游列国十四年,讲学无数,有遵其道者,当然也不乏不待见他的人。而当他经过时间,空间的考验见到了那位变法成功,却“焚书坑儒”的商鞅时,是这样的情景:

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商鞅说:吾听汝言,立行变法,然如何变之,吾自有定夺。子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商鞅说:妇人之仁,不可取也,应当颁布法令,令行禁止,依法治国,方可使社会安宁,国家富强。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商鞅说:道义,确当重要,但若妄道,当害多少人尔,吾愿鼓励告奸。如若奸侫,当劝之告之,虽为汝亲朋,不可包庇也。

子曰:吾一生育人无数,有教无类。

商鞅说:育人应先治国,国之不荡,尤可育也。

子曰:汝之弟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商鞅说:吾尤记,汝曰:回者,不幸短命死矣。

子曰:回也,吾徒也,天丧予,天丧予!

说完,捂脸而泣。

商鞅:汝之弟子,皆惨也,回如此,子路亦如此。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曰:汝之改革,当有多少受罪之羊,实不是仁者所为。

商鞅说:吾可使国强,国强百姓才可安居乐业,颐享天年,汝之学说,乱世之世不可取,当到太平之时盛行。

故,公孙鞅制定了新的法令:实行连坐,鼓励告奸,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限制贵族特权,鼓励民户分居,奖励耕织,抑制工商业。还有最后一条:焚烧诗书,禁止游说。

孔子听到这里,叹口气拂袖离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至此,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壮大,横扫六合,统一全国,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也被其彻底废之。而商鞅一直自恃有功于秦,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遭到车裂。更没想到孔子的儒家思想真如自己所言,在太平盛世实行,而且一实行就往下沿用了俩千多年。而商鞅的依法治国,也是我们现在的国家根本。

哪有谁对谁错呢?社会环境决定政治态度,治乱当如商鞅般革命,治本还需孔子的仁德。政治本来就是各种妥协,有些原则上的东西,在怎么变,也不会被打破,一如商鞅的依法治国,又如孔子的人性本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