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爱》荐读
该书的作者是印度人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印度教徒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他的作品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近年来,他的书籍出现在中国大陆,渐渐为国民了解,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胡因梦翻译了他很多的作品,我也看过好几本。但张宽宽的该书译本带给我别样的震撼。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学生的角度谈教育,第二部分从老师的角度谈角度,翻阅几遍,每一次都有别样的收获。
关于教育,克里希那穆提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科学思考,学会清晰准确地思考,敏锐的思考,并且帮助他们发觉自己心灵深处的自我,让他们抛弃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各种标签。真正的教育的意义在于保证人的头脑不仅有能力高效的掌握数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而且永远都不会被社会同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正确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经得起所有的诱惑,不受所有的影响,对抗这种文明的兽行。学生们要学会不想当然的接受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也不仅仅重复别人说了什么。具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是要聆听所有事物,聆听鸟儿的歌唱,聆听牛的叫声。要明白一件事,一个人必须聆听。必须很用心、很仔细的聆听。如果你知道如何聆听,你将学到很多;聆听比生活中的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要知道如何听,你必须非常专注。要聆听,你必须全神贯注。二是要学习有关你自己的一切,学生们必须从自己这里学习,而不是从书本上找答案。每个人都能从自己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过程。从自己这里学习有关自我的一切,你会得到智慧,从而过上非凡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三是要练习使用头脑,找出为什么你是受制约的。孩子的心灵和头脑就好像黏土,在这块黏土上,会留下印象,就好像唱片上的凹槽,每件事都会被记载。对于孩子来讲,每件事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他。练习你的智慧,去寻找答案。四是要通过书和讨论,让老师会帮学生变得更聪明,老师要帮学生探索如何才能清醒的、健康的,而不是半梦半醒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学生们要去要求、无提问,要变得非常聪明、敏感、有活力、没有偏见,而不仅仅坐等老师来教,这些都是学生的责任。五是不要去过普通的生活,不要过着“二手生活”,他认为的普通生活就是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没有喜悦,也感觉不到好奇、刺激、激情,不觉得生命中有什么值得探索深究的,而只是顺应服从。他强烈建议每个学生从现在开始探索如何才能生活得完全不一样。如果你发现你是普通的,那么逃跑,离开这种生活模式,不是明天,而是立刻。六是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为了找到它,我们必须非常深入的了解自己。正确的教育是帮你找到你真正全心喜欢做什么。它到底是什么不重要,无论是烹饪还是成为园丁,都必须是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学校应该通过讨论、聆听、静思帮你找到一生中你最喜欢做的事情。你要通过观察自己做什么、想什么、感觉什么而了解自己。感觉、行动、思想都是镜子。首先聆听身体外部的事物,接着聆听你的头脑中正在发生什么。
关于智慧,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这个世界上仅存在两种有价值的思想状态:真正的宗教精神和真正的科学思维。而这是智慧的呈现,智慧是一种头脑敏锐、觉知敏锐,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判断或评价的能力。智慧意味着我们能看到地球的美丽,树的美丽,天空的美丽,迷人的夕阳、星星,各种微妙之美。要变得智慧,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包括走路的方式、讲话的方式、吃饭的方式。了解这一切要先有觉知,觉知土地的美,觉知树木的美—颜色、树荫、光线的深度和树枝摇曳之美,观察鸟儿,对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保持觉知;然后,逐渐深入内心,找寻,对我们自己保持觉知,对我们和朋友的关系保持觉知--这都会带来智慧。
关于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自由是无比珍贵的,万事万物都必须有自由,包括人。表达个人想法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一个人不是真正的自由,便永远不会绽放,永远不会做好,生活里也不会有美。但是,自由需要极高的智慧、敏感和理解力。没有任何人可以给我们自由和秩序,我们必须设法自己获得秩序,我们必须观察如何在自己身上培养美德。要自己去发觉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为别人着想的人。如果我们想要自由,就一定要自己去发掘如何做到有条理、如何做到准时、友善、慷慨、不恐惧。要找到答案,我们必须研究探索。而要研究探索,我们必须是自由的。如果我们为别人着想,如果我们在观察,如果我们在聆听,那么,因为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便会守时,我们会学习,我们会非常有活力,我们会想做对的事。实现超越愤怒、嫉妒、残酷的真正自由,实现超越自我的真正自由。
关于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一个人如果从童年到死亡习惯了处于恐惧中,不可能有一个纯真的、清新的、年轻的头脑,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工作的恐惧,对大众观点的恐惧。就会完完全全的被控于恐惧的魔掌中。当头脑习惯于服从,它便不能再体验新鲜事物,不能再简单直接的思考。只有在没有恐惧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到生活本身是什么,才能看到生活还有很广阔的天地,才能真正的爱生活。就连竞争,其本质,也是对默默无闻的恐惧,对一事无成、不成功的恐惧。恐惧的来源往往一是质疑常规时,恐惧就会产生。二是对未来的思考会带来恐惧。三是不知道河的对岸有什么。
当我们长大后,要能够克服随时会升起的恐惧,而且是即刻克服而不把它带到第二天,否则导致消亡的因素就会浮现出来。克里希那穆提坚信真正的教育会消除恐惧。解决恐惧的方法一是需要对事物的全然了解;二是将思想视为时间,然后审视整个思维过程;三是直接面对它,对它提问。具体操作是:尝试找出恐惧的是什么,觉察那个恐惧,深入其中。不要只是说,我害怕,然后便逃离开。看着它,面对它,找出我们为什么会害怕。然后看看能否超越那个恐惧,不是仅在语言上和理论上超越,是真正的超越。
关于爱,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爱包含清新、自然而不被环境所限制的流动力。如果没有爱,我们就是一个死人。别做任何机械的事,去发现爱别人意味着什么,爱狗、天空、蓝色的山脉和河流都意味着什么。勇敢去爱,去感受。当真正爱一个人,这里并没有责任,没有义务,没有牺牲。当真正爱一个人,我会希望让他与众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欣赏生活,感受地球的美,我可以展示这一切给他,同时又不影响他,不培养他的模仿本能。爱是共融,是交流、保持联系、传递特定的感觉,我们的分享不仅在语言层面,而且在心智层面,这包含了更深层、更敏感的觉知。而恐惧和爱是不可能共存的,他进一步阐述“当一个人怕死、怕邻居的言论、怕妻子、担心安全和工作,他可能有同情心吗?”
最后,让我深深震撼的还是他的这一句:每次盛开都是它本身的一次凋败。所以,最后那个观察花开花谢的你将不复存在,这个过程便是真正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