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析国辩之十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or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辩词整理:努力人生
作者:林欣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正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武汉大学(胜)
反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马来亚大学
正方 反方
郭彪(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 符永健(电脑科学四年级)
彭飞宇(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江国兴(理科教育四年级)
张文逸(地理信息系统四年级) 郑秋桦(法律系四年级)
一、正方立论陈词----彭飞宇(时间:3分钟)
谢谢主席,大家好!2001年,武汉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辩论前辈们,就是在新加坡国辩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2010年,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舞台,我们又回来了!(掌声)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甚至连辩题看起来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因为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完美的,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少到没有,因为疑是普遍存在的,用人只要有了一点点疑,不就是“用人要疑”嘛。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比如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并不是说“孝”在任何时候,都比仁义礼智信要更重要,而只是提倡大家要多多尽孝。
今天的辩题也是一样,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
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
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刘备不疑诸葛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
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曹操疑蔡瑁、张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赵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
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在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依靠制度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所谓“疑人不用”,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对人才进行周密全面的考量,从而降低用人的风险。
而“用人不疑”,是指在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之后,在用人过程中,就充分放权,来提高效率。
当今信用社会,每个人都是付出信任,如果得到了好的回报,就继续信任;如果信任被滥用,便不再信任。当今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都是这样在做的。这样既提高了社会效率,又能够净化社会风气,何乐而不为呢?将心比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如果我们都不愿对他人付出信任,又如何得到真心的回报呢?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怀疑的坚冰,而是信任的温暖。谢谢!(掌声)
正方陈词概括如下:
1、今天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在价值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要疑,疑人也用”这两种用人之道哪一种更符合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就不能从现实上加以争论呢?
因为这二者属于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例:“百善孝为先”)
2、为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呢?
原因如下:
(1)事实证明:“用人不疑”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
(2)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为什么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呢?
因为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依靠制度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代表的就是:依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降低用人的风险(疑人不用),一旦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之后充分放权提高效率(用人不疑)。
二、反方盘问,正方辩驳----符永健VS彭飞宇(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反方:请问你,“用人不疑”的“疑”是“不一定疑”还是“一定不疑”?
正方:“用人不疑”就是一定不疑。
反方:一定不疑---那我请问,您告诉我们,所谓的制度就是要选拔机制对不对?
正方:是的。
反方:请问你,这个制度底下有没有要怀疑员工的能力和品行?
正方:对方辩友,你想一下,我们建立这个制度是为了什么?是不是经过这个制度筛选的人我可以不疑他呢?
反方:我的问题很简单,有没有包括要怀疑员工的品行和能力?
正方:对方辩友,我们说了,制度建立就是为了使老板可以不怀疑员工。
反方:是,所以老板要怎么不怀疑员工?是不是要确定他没有问题时,才可以不怀疑?
正方:对呀,这个确定谁来确定,制度去确定啊!
反方:那请问你,这个确定的过程是不是一个怀疑的过程?
正方:对方辩友,这个确定怎么是怀疑?明明是消除怀疑嘛!
反方:消除怀疑----你不怀疑怎么要消除怀疑?(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我刚见一个人可能不了解,但是用制度去考核他,打消我原来的疑虑,您告诉我,消除疑虑难道还是要疑吗?
反方:谢谢!对方您告诉我们,您方“不疑”就是完全信任,那为什么你还可以用制度来怀疑?(反方盘问时间到)
正方:对方辩友您看,我在立论中就知道您要这么说。(笑声)今天我们“不疑”难道是完全的信任,一点都不能有疑吗?我们大家都知道,疑是普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相信,如果今天要来谈事实的话,我方要说一点都不疑,是不可能的;而如果看事实,您方要证必须用人要疑,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像曹操这么多疑的人,他也有几个心腹是他不怀疑的吧?所以可见,今天双方我们探讨的,是在当今社会用人的一个价值导向,到底是要越来越疑,还是越来越不疑所用之人?而我们看到,您刚才也提到制度,制度是为了什么?在过去没有制度的年代,我没有办法,只好靠自己的怀疑去确认我的猜测,可是现在不一样,有了制度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不用再靠主观的疑和信去评价一个人,而是交给制度去判断,如果制度上确定这个人有了问题,这不是您疑出来的,所以制度的确定是在不断的消除我们用人过程中的疑啊!谢谢!(掌声)
1、在这一轮盘问中,反方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质疑的:
之所以要设立制度,就是因为有怀疑存在,既然有怀疑,那你又怎么能说“用人不疑”呢?
而正方则用“制度就是要消除怀疑,使怀疑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加以回应。
当然了,对于正方而言,既然有怀疑,在事实上,“用人不疑”说服力就要打折扣,而且既然存在怀疑,那么“疑人不用”恐怕就意味着无人可用。
2、如果“事实中必然存在怀疑”成立,那么正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命题在事实上就难以成立,正方则用以下办法应对:
(1)价值定性,躲开事实论证:这是个价值命题,不能用事实衡量(百善孝为先)
(2)量词加入,形成“怀疑计量性”,使“怀疑”成为了可计量的物品,从而弱化本方立场的事实论证:
尽管正方承认“事实中必然存在怀疑”,但是他们选择了加入量词“一点点”将“事实中存在的怀疑”表述为“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这个量词的加入使“怀疑”听起来仿佛成了一种像猪肉那样的可计量的物品(只是不知道一点怀疑是半斤还是八两),而且听起来也容易给人留下一种“事实中存在的怀疑”很少的印象。
这种“怀疑计量性”,减轻了正方立场中事实层面的论证任务,也为价值上“用制度使怀疑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提供了最好的概念前提。
(3)承接“怀疑计量性”的前提,进一步提出价值提倡:
①利用“怀疑计量性”的前提进一步弱化事实论证,对对手进行钳制:
如果是一种事实命题的争论,那么对手的命题也不好成立:这事实中存在“一点点怀疑”也不能证明“用人要疑”(多疑的曹操至少还几个他不怀疑的心腹)
②并进一步强化本方价值论证的立场:对于用人,怀疑到底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如果“怀疑”真的是猪肉之类可以计量数量的多少,那么价值上借此提出到底是要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就是顺理成章了)
(4)制度保障,使怀疑越来越少。
这一轮,反方试图从“现实中存在怀疑”的角度论证正方是在自相矛盾,但正方则用“制度消除怀疑”稳健防守,并结合“怀疑计量性”和“怀疑越来越少的价值提倡”进行保护,特别是利用了最后的陈述时间进一步陈述清楚:今天探讨的是用人的价值导向。
三、反方立论陈词----符永健(时间:3分钟)
谢谢主席!对方同学今天最大的错误就是定义错误。我刚才质询第一个问题我问对方,不疑是不是一定不疑,他说是一定不疑。
可是后来回答却告诉我们,不疑也可以有怀疑,有时可以怀疑,有时没有怀疑----对方的不疑,岂不是等于我们的用人要疑吗?如果同题我方立场的话,那对方不是在论证我方立场吗?
各位!我们说现代社会,速度快,咨询多,作为一个管理人,必然接受到各种资讯。因此,心生怀疑,那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应对怀疑的态度。对方的立场是,用人就不要去怀疑,怀疑的人就不要去用,那是一种信任与怀疑截然对立的用人态度。
而我方的“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就是一种信任与怀疑的平衡应用,主张大胆用人,小心监督。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掌握。因此,我方将就人性的特点做出探讨。
第一.人性存有主观意识。疑人、用人皆可出错。
人有主观意识,因此,用人或疑人的判断都可能出错。当初,大家都以为新加坡仁慈院院监明义法师道貌岸然就不可能犯错。结果发生了伪造款贷的事件。相反的,诸葛亮虽知魏延有造反之心,但对疑人慎用,又让蜀汉增添了一位猛将。疑人、用人都可以是主观的,以一时的判断作为长久的依据,结果要么引狼入室,要么错失人才----这样的态度可取吗?
第二,人性存在着变化动因,疑人、用人皆可改变。
人性本身就存在着太多主客观的改变动因,必须相信人性会变,不能放任表现良好的人,也要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巴林银行就是因为信任没有前科的前新加坡总裁里森,结果亏损了
8.7亿英镑。相反的,美国的法兰克·威廉虽然曾是诈骗分子,但美国政府在不计前嫌的聘用他,后来才有打击诈骗网络的破案天才!各位,天使可以折翼,当浪子也可能回头。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正确的应对人性的改变,有效管理人才。
第三,人性有善与恶两面,疑人、用人皆需监督。
疑,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而是认知到整体人性可善可恶。以怀疑为本,发展出各种监管制度,既防范人性中恶的蔓延,也发挥人性中善的力量。因为用人要疑,人民以三权分立来监督民选政府的腐败;企业机构,如微软和苹果,以稽查评估,甚至规章合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疑,不是为了惩罚任何个人,而是界定可靠的人加以重用或付托于责任,同时最大程度的预防错误,也可能最快的纠正错误,从而保障国家和组织的最大利益。
各位,“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让大家在客观上认知人性的不稳定,再以制度应对人性的弱点,而对方告诉我们,不疑就是一定不,那就请对方解释什么叫做刀枪不入,什么叫做深信不疑?谢谢!(掌声)
反方立论陈词概括如下:“态度论”
1、在现实中,心生怀疑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这源自于人性:
(1)人有主观意识,用人和疑人难免犯错,一旦“用人不疑”时用人犯错,必将引狼入室;一旦“疑人不用”疑人犯错,也必将导致失去人才;可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断不可取。
(2)人性善变,单纯对一个人“用人不疑”,难保其现在很好将来不变坏;同样,单纯对一个人“疑人不用”,也难保其过去很坏将来不会变好。
(3)人性可善可恶,整体人性如此,令人难保不生怀疑。
4、既然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为什么你方要提倡“用人要疑,疑人也用”的用人态度呢?
因为这是一种“大胆用人,小心监督”的用人态度。
尽管怀疑是必然存在的,但即使有怀疑依然可以大胆使用(疑人也用),但在用的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监督制度加以制约(用人要疑),从而最大程度预防错误,也可能最快的纠正错误。
看完了反方的立论陈词,对比正反双方立论,我们不妨来个对比:
正方:弱化事实,价值为本
用量词“一点点”对“怀疑”进行定量分析,设定“怀疑计量性”为前提,借此提升价值论证的重要性“到底怀疑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反方:事实为据,端正态度
直接以“人与人之间存在怀疑本就是事实”为事实依据,设定“怀疑客观性”为前提,在事实面前,人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态度予以对待:因此,以制度进行合理怀疑的前提下(用人要疑),对人大胆使用(疑人也用)。
正方的关键在于“怀疑计量性”,这就使“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怀疑”在事实层面的论证被减弱,而且为价值上“越来越少”提供了前提。
反方的关键在于“怀疑客观性”,进一步指出人与人存在怀疑是客观事实,因为这伴随人性,所以需要采用正确的用人态度。
一个要用“怀疑计量性”弱化事实讨论强化价值讨论,一个则是要用“怀疑客观性”立足事实论证强化应对事实的态度。
谁能够更成功的扼守住自己的核心,谁就将赢得比赛。
四、正方盘问,反方辩驳----郭彪VS符永健(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正方:好,请问您,是不是因为用人不可全信,所以用人要疑?
反方:是。
正方:好,是不是说有一点点的不信,所以用人要疑?
反方:有一点点的不信,所以用人要疑?---可以这么说,看你程度。
正方:也就是说有一点点就能论证“要”,对吧?
反方:是看我们针对这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有没有怀疑,有没有值得怀疑地方,是!
正方:那就是我说的是对的咯?
反方:恩。
正方:好,那我想请问您,什么叫做我们要有礼貌?
反方:我们要有礼貌就是表达我跟你讲话的时候我要比较正统一点、有规格一点,尊敬一点。
正方:那可以说我有一点点的礼貌,叫做“我要有礼貌”吗?
反方:要不能这么样子看的。我有一点点的礼貌叫做“我要礼貌”?----看你的程度的差别。
正方:也就是说“有一点点”论证不出“要”,对吧?(掌声)
反方:不能这么说,就好比如,今天我说“我要吃饭”不代表我每时每刻要吃饭----这样!
正方:饭可以吃饱,可是疑是没有止境哦!是不是不能通过有一点点来论证“要”?您正面回答我。
反方:不能说有一点点论证“要”?----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请重复一下。
正方:也就是说不能够论证“只有它存在”,就能论证“要”,对吧?
反方:啊,是!
正方:好,那希望您不要通过“存在”来论证“要”。谢谢!(掌声,正方盘问时间到!)
反方:不,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用人要疑?就是告诉我们人性会改变这个前提上我们才有“要疑”的存在。而对方告诉我们,不能用一点点的“要”,是不是告诉我们当今我们看到一个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好是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不用去监管他,不用去稽查他呢?绝然不是!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就是建立在有人性会改变的这个前提之上,我们才会有三权分立的出现,也就是因为这样子,我们才有种种法律和规范的出现。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人性会改变,所以对方同学,你说要一点点,不要一点点----那基本上,说真的,我认为跟今天的辩题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请不要再玩文字游戏,谢谢!(掌声)
五、正方论证----郭彪(时间:2分钟)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先来看对方同学的标准,他告诉我们,要“大胆”,要“小心”,那我想试问,有什么比“用人不疑”要大胆呢?我把我的权力全部放给用的那个人让他去做,是不是一种大胆?什么叫“小心”,有哪一种小心比“疑人不用”还要小心呢?
如果我怀疑他,我根本就不用他,是不是完全避免了风险呢?如果说用“大胆”、“小心”能够论证您方的观点,而这个逻辑恰好也推出我方观点,您方是不是叫做“上错了花轿,却嫁对了郎”呢?(掌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对方同学的论证任务,您无非是告诉我们说,有一点点的疑的存在就叫做要疑,因为人不可全信就叫做要疑----对方辩友,您真的在论证这个“要”字吗?我们说什么叫做“要”,在价值评判体系里面,就好像我们说“要讲礼貌”,指的是人礼貌讲得越多就越好,我凡是能讲礼貌的地方我都要讲礼貌,指的是这个东西应该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达到一定的极致。但是呢,您方却告诉我们说,今天“疑”,不是越疑越好,那如何能论证您方“要疑”的观点呢?
我们说“人要讲道德”,那是不是告诉你“盗亦有道”,所以强盗也能够是一个要讲道义的人呢?恐怕这样不能推出您方的观点吧?所以请接下来在您方的论证之中,请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向大家论证一下,您方是如何论证“要”这个东西的持续增长?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不缺乏“疑”的社会,因为人与人之间都带着面具,人与人之间都隔着肚皮,但是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面具,所以我们就不用倡导人应该向着善的一面,向着去相信别人这一面去发展呢?不对!
我们说,人与人之间虽然有怀疑的存在,但是我们设立了制度就是为了我们把这种疑给减少,如果说我们设立制度目的是把疑给减少,与您方的“要疑”是背道而驰,为何制度能论证您方的观点呢?制度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可与“疑”没有根本的联系哦,而且是对事不对人!谢谢!(掌声)
用人不可全信,所以用人要疑?
有一点点的不信,所以用人要疑?
“一点点的礼貌”能说明“我要有礼貌吗”?
也就是说“有一点点”论证不出“要”,对吧?
也就是说不能够论证“只有它存在”,就能论证“要”,对吧?
正方以“怀疑计量性”(一点点)为道,以反例(我要讲礼貌)为术,从而提出事实中的“存在”并不能推出价值上的“要”,并进一步利用论证阶段对反方的立场进行钳制:
“要”在价值评判体系里面的意思是越来越多,指的是这个东西应该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达到一定的极致。
你方的“用人要疑”在价值上意味着“怀疑越来越多”。
反方在这一轮较量中一开始就犯了错误,落入正方的“怀疑计量性”的前提之中:
事实上,反方的关键在于“怀疑客观性”,因为怀疑并不是一个能够被计量化的事物,到底是一点点还是一大堆,是半斤还是八两,毕竟这不是卖猪肉,根本无法区别。
所以说,怀疑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人性相伴始终存在,谈不上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关键在于面对事实,我们该采纳怎样的态度。
但是,在这一轮中,反方的关键核心“怀疑客观性”遭到了来自正方“怀疑计量性”的强势侵入,就此崩盘。
而通过这一轮的交锋和论证:
正方在“这是一个用人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上,进一步从价值角度上完成了对“要”的定义,并借此完成对反方立场价值层面的钳制:你方的“用人要疑”在价值上意味着“怀疑越来越多”。
六、反方盘问,正方辩驳---江国兴VS郭彪(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反方:好,你好!请问你,如果说“我要睡觉”是不是睡越久越好,一觉长眠不醒更好呢?(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睡觉只是一个物质上面的判断,但是我们现在所谈的是一个价值哦,疑可没有止境,有一句话叫做“疑心生暗鬼,暗鬼增疑心”疑来疑去,鬼也多,疑也多,怎么能够有一个止境呢?
反方:那“我要长寿”是不是长生不老,变老妖怪了最好呢?(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为什么长寿就要变成老妖怪,您论证一下,我觉得越长寿越好。
反方:所以说“要”不一定要一点点,如果多到长寿,变成千年老妖了,那还是“要”,对不对?
正方:对方辩友,您还在说“要”只是一点点吗?我今天说“要讲礼貌”我打了一个人一巴掌,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您觉得我要讲礼貌吗?
反方:这叫做不讲礼貌。没关系,请问你如果说我们相信人的话,为什么在员工的背后放一台闭路电视呢?
正方:感谢您看到了这叫不讲礼貌对吧?可见“要”在“疑”这个点上面是越多越好。您刚才问了一台闭路电视,很好,闭路电视是告诉您,老板您可以安枕无忧了,您不用再那么的疑了,恰恰是把疑给减少了呀,您告诉我,疑减少为什么还叫用人要疑呢?
反方:所以老板装闭路电视是因为他很相信员工?(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老板装闭路电视有很多原因,他不仅是可以让自己的疑虑减少,他也可以让员工澄清自己的问题,一旦有了问题,你可以让他解脱出来,这怎么能是疑的体现呢?他不装闭路电视才是疑吧?
反方:那老板跟员工的保密条约,签了你不能泄密,那也应该是最信任的体现,对不对?(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如果说你根本就不相信他,你根本就疑他,你为什么要签这个保密条约呢?好,可见对方同学今天其实还是向我方第一位上来的论证辩手(说的)一样,想向大家论证,有一点点疑的存在就叫做要疑,其实不对。在价值判断里面,“要”的确是有一个增长的趋势。告诉大家,疑这种主观的情感应该是越多越好,否则我们就不会是“要”。而且还要探讨现在的背景是我们缺乏疑,是的,是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的确人与人之间有这种关系的存在,有的人的确是很不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判定我们的社会是缺乏疑的吧?我想,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呢。谢谢!(掌声)
七、反方论证---江国兴(时间:2分钟)
好,谢谢!先理清“要”的概念,对方认为“要”就要极之,推至极端,可是我们说,“要长寿”,难道你就要变千年老妖?“要睡觉”难道你要长眠不起吗?
可见,“要”不等于推向极端,还请对方等一下下一位辩手向我们解释。
而对方今天提出两点为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来剖析一下:
第一,对方告诉我们说,人才尊重,我们要调动人才才可以得到尊重。可是我们要想一想,当时的明朝皇帝就是相信了魏忠贤,结果这个“人才”就把他的奸臣发挥到淋漓尽致,这符合用人之道吗?现代的这个里森在新加坡的总裁,巴林银行给他的极端信任,结果三年之下,他的确发挥他的才华,三年做假账,亏了八亿,结果百年银行就此轰然倒下。(掌声)
各位,用人不疑真的适合现代用人之道吗?
我方不是说现在使用用人不疑必然推出这个结果,只是现实之中我们要认清的一点是人性会改变,而判断有主观,你不能看出他的心到底怎么样。人心隔肚皮嘛,所以这时候如果把“相信”跟“怀疑”截然对立起来这怎么会是正确的用人之道呢?
第二,对方告诉我们说现代的管理制度之下我们可以相信----其实他搞错概念。那是说,老板有了CCTV,他可以放心多一些。可是为什么这放心就等同于相信呢?如果真的相信,你的老板会在你的背后放一台闭路电视监视你吗?如果真的相信,为什么在条约中你不准泄密,为什么如果相信的话,内部要有审核,外部还要独立的稽查机制,这一些,难道都不是以疑作为出发的客观疑制度吗?(掌声)对方同学都要解释。
看一下对方的立场,今天如果说用人不疑的话,那么祈求现代的人其实都应该是一个“忠臣”,可是现代,如果你用的人是诸葛亮那倒还好,可是我们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你用的是秦桧,用的是赵高,用的是司马昭,那你岂不是要糟糕吗?如果说疑人不用的话,各位,世界上有圣人吗?如果大家都是凡人,凡人都会犯错,犯错难免受疑,疑人就必然不用的话,请问各位,有谁可用?这样的人恐怕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吧?谢谢!(掌声)
反方自然不甘心为敌所制,所以一开场就大张旗鼓地进攻正方的“要”的概念,但是就像笔者此前分析的那样,正方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个“要”的概念,“要”的概念不过是被顶在前面的马前卒而已,因为“要的意思是越来越多”的价值提倡,是从“怀疑的计量性”上衍生出来的,正方没有意识到后面加血的牧师,只管拼命打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当然有点费力不讨好了,被正方用“事实价值不同”和反例轻松应对过去。(好久没玩《魔兽世界》了,还真有点想念,哈哈)
三板斧之后的反方只好捡起制度的大旗,此时的正方则乐得用“制度使怀疑越来越少”加以应对。
此时的反方已经完全落得下风。
八、正方盘问,反方辩驳----张文逸VS江国兴(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正方:好,谢谢!您方刚才提到了一个保密协定,我想请问您,在您的员工跟您签保密协议之前,您敢不敢用他?
反方:视情况而定。
正方:好,对方辩友,可见你也知道了,今天签保密协定之后他取得了我的信任,我才可以用他,对不对?
反方:不对,他让我放心,我还是不信他。如果信他我就根本不必要他签保密协定,这些机制体现的是,把主观的疑客观的具体化,不要具体化你就说它不怀疑嘛!(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那今天我做了一个抽脂手术,我把我的脂肪抽出来了,还叫“我要脂肪”吗?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今天保密协定等一系列制度是在把我们往要疑的方向走还是向不疑的方向走?
反方:因为脂肪是跟疑是一样,抽来抽去抽不尽,你抽了多始终还有脂肪,所以还是要疑啊!(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请您正面回答我,今天的保密协定是在向我们向“不疑”的方向提倡,还是在向“要疑”的方向提倡?
反方:向“要疑”的方向提倡,不管是保密协定也好,公司的稽查制度也好,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都是因为我们对人的本性有了客观的了解,因为累积的用人经验告诉我们人性可疑。我们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坏人,可是主观的判断你有时候会判断错误。就算判断对了,人心也会改变,所以人心既然会改变,人性也有阴暗的一面,那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疑。可是疑不等同于疑神疑鬼,我们也知道如果多疑的话,或许会有坏处,所以有了一个客观的疑的制度,为什么这个制度来到了现代,使老板放心时----我们就说,诶,老板其实你最信任我?所以我们说,当你去到公司时,有了一个监管制度,进门时可能要打纸膜,签合约,甚至还要被CCTV监视着----我们这时候想一想,如果说,你的老板说,我全然信任你呀!---各位,有谁会相信?老板可以放心,不等同于他是相信你,这是两个概念,对方同学要向我们解释的,谢谢!(掌声)
九、正方论证---张文逸(时间:2分钟)
好,谢谢主席!不知道对方辩友到这里有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们探讨的这个辩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辩题,不是事实判断的辩题。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用“人要睡觉”来反驳我方的观点,可是“人要睡觉”是一个事实判断,不是一个价值判断,当人要睡觉成为一个价值判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什么?
如果我现在很困,我说一句“我要睡觉”当然是我觉得我尽可能的睡觉,你不要喊我,这才叫“人要睡觉”对不对?
所以今天我们说“用人要疑”指的是尽可能的怀疑,是能疑的地方就疑,我们不要去消除疑虑。
可是对方辩友今天您自己也提到了“人心隔肚皮”,也提到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是为什么有这些情况的存在了之后,还是不影响我们这个社会要倡导以诚待人呢?可见我们在即使有这些情况存在下,我们是希望能够消除这些东西,希望我们这个社会往以诚待人的方向走。
所以对方辩友请你告诉说,您今天不断的告诉我们说,人有当疑之处,我们要用人应该存疑,可是我只请问您一句,这个疑你是希望它越来越多,还是希望它被消除呢?你是希望我们这个社会往用人要疑的方向走,还是向用人不疑的方向走呢?
为此我方今天提出了制度,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制度建立的前提就是疑---您错了!制度建立的前提不仅有疑,也有信。是的,我建立一套制度,确实基于我怀疑你在没有它的情况下可能出问题,可必然也同时基于我相信你在有它的情况下不会出问题。可见今天制度的前提既有信也有疑,为何论证您方观点呢?
而我们今天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制度建立的前提上,而应该放在制度建立的目的上----对方辩友,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是疑吗?不是,是消除疑!
对方辩友今天我让你签了我的保密协定,我就不用整天怀疑你会不会泄露我公司的秘密,我在办公室里安装了监察系统,我就不用整天去猜忌你会不会挪用公款。今天我到银行去取钱的时候我不用担心银行的出纳员会克扣我的现金。
我走在新加坡的道路上,也不会担心我周围的人会随地吐痰。对方辩友,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所以大家发现没有,在一个制度越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越是用人要疑,而越完善的地方,越可以用人不疑。谢谢!(掌声)
此前扫清外围阵地的正方则进一步前压:
这是一个用人的价值导向讨论,“要”在价值上的意思就是越来越多(注意“怀疑计量化”),您方用人要疑就意味着“越来越怀疑”,那么为什么要设立制度呢?设立制度难道不是是为了让怀疑越来越少吗?
在这里,尽管反方尽可能用“制度的建立就是要合理怀疑”进行防御,但是由于本方的“怀疑客观性”被对手的“怀疑计量性”所侵占,在面对正方的“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的质询时,渐露败像。
十、反方盘问,正方辩驳----郑秋桦VS张文逸(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反方:您方说“要”就是要尽可能的多,我想要有男朋友,我想要越多男朋友越好吗?
正方:对方辩友,今天如果说你需要一个男朋友的话,当然是只有一个男朋友好,但是如果你觉得我要爱情,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掌声)
反方:所以您方是滥情,不是要爱情。那我想请问你,您方说“要有礼貌”是该有礼貌的地方有礼貌,对不对?
正方:对方辩友,今天“要有礼貌”是指什么?是指我们尽可能的有礼貌,尽可能的不失礼貌,能有礼貌就有礼貌。
反方:所以今天我方说能要疑就疑,有问题吗?
正方:对方辩友,能要疑就疑,没有问题。
反方:好,所以不是尽可能的疑。好,请问你,光头的人需要理发吗?
正方:对方辩友,能疑的时候就疑,难道不是尽可能的疑吗?
反方:光头的人要理发吗?
正方:光头的人不需要理发。
反方:那请问你,既然没有疑点,为什么您方要扫除疑点?(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对方辩友,是的,有疑点,但是我方还有四个字叫做“疑人不用”有疑点的时候我不急着用他,我要用我健全的机制扫除了疑点,取得了我的信任,我才会用他。(掌声)
反方:所以在用人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不怀疑他,你能够发现疑点吗?
正方:对方辩友,在用人的过程当中有制度帮我监督,我已经告诉您了,制度的基础既是信也是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疑,所以在有制度保障的时候,我可以安枕无忧,我不需要去怀疑我的员工。
反方:如果你从不担心员工犯错,还要监督他会不会犯错吗?
正方:对方辩友您说得好,我担心我的员工犯错,但是你是怀疑你的员工犯错吗?我是相信人有弱点,人是有错误的,我是相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才建立了制度,可见今天制度的基础根本就不是你方的疑,而是既有疑,也有信,可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我们多多益善的尽可能的疑吗?还是说我们尽可能的不疑,扫除疑虑呢?
反方:好,请问你,完全放心你会担心吗?
正方:对方辩友今天还是在告诉我们说对一个人不能完全放心,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疑,可是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有那么一点点的礼貌等于我要讲礼貌吗?有那么一点点的遵守规则,今天我只遵守了最后一个规则等同于我要遵守规则吗?谢谢!(掌声)
十一、反方论证----郑秋桦(时间:2分钟)
谢谢主席,大家好!
先解清对方的逻辑概念,他方说“要”就是要尽可能的多,可是现实当中是这样子吗?您方说“要有礼貌”准必也是说该有礼貌的地方有礼貌,如果今天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也不会说“谢谢你”吧?所以可见今天我方提的“要疑”也是该疑的地方疑,不是要多多的疑。(掌声)您方不了解“要”的概念,这是第一个错误。
第二,对方尝试告诉大家说,现有的制度底下其实不是为了疑而存在,是为了扫除迷思。各位,可信吗?如果现实当中你根本没有疑点,我完全信任我的员工,我为什么还要扫除迷思呢?如果我今天相信我的男朋友,我就不会去检查他的电邮吧?所以可见,对方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口说要相信,要用人不疑,可实际做的跟我方没有差别,就是用人要疑嘛!(掌声)
说穿了,对方告诉我们,现有的制度底下,其实不是为了用人要疑而存在----你可以相信吗?我今天去到一个公司必须过五个关卡。坐在办公室这边还要有一个闭路电视照着我。上司还会偶尔打个电话来测试我的时候----以上说的,不是我空口说的,是今天苹果公司在用的,谷歌公司也在用的,诺基亚公司也在用的监督机制,这些机制你真的是觉得用人要疑,(口误,应该是“用人不疑”)而不是为了因为你有疑点,我对人性的不信任吗?对方你待会要给我解释一下。
看过了以上种种的缺点,对方今天是无非告诉我们说今天是一个价值性的辩题----我也相信是价值性的辩题,可是价值性的辩题的可取之处是在于,这个价值本身可以被我们所利用,对方今天只是告诉我们说,这个衣服价值上它有多好多好,但是现实当中它不能穿,请问现实当中如果一个价值对方论证它有多么好,可是我们不能够在现实社会上用的话,这个价值可取吗?(掌声)
说穿了,我们今天讨论打价值时候,我告诉大家要“用人要疑”,不是告诉大家我们要多疑,是我们发现到,有时候可用之人未必是可信之人,有能之人有时候也未必全然可信,因此我们不能像对方一样,非黑即白一刀切。
因为,疑不用,用不疑---有时候很多是灰色地带的。因此对于有诚信的人,我们要怀疑其能力到底可不可及?对于有能力的人,我们最好观察其诚信----唯有在“怀疑”与这“信任”之间保持一个平衡,不要迷信,不要全然的盲目相信,我们才可以知人善用!(掌声)
在这一轮的交锋中,为了应对正方“要”的价值定义(越来越多),反方引入了“该疑的地方就得怀疑,不该怀疑的地方就不怀疑”进行对抗,这来自于本方的“怀疑客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于“要”带来的压力,使本方的后方得到了一定的稳定,开始向正方就“不怀疑何来制度”发动攻势,正方则用“制度消除怀疑”加以应对,随后发放继续逼问没有怀疑何来“制度消除怀疑”呢,正方只好再次祭出“怀疑计量性”(遵守规则)的法宝。
在这一轮盘问中,反方开始有了些起色,注重了本方事实论证的基础,从现实角度进一步提出“价值的可取在于在现实中能够被利用”,这使局面稍稍得到缓解,但是这种缓解还是有限的,
因为并没有直接威胁到正方的核心“怀疑计量性”,反方的这一轮进攻效果实在有限。
十二、正方盘问,反方辩驳----彭飞宇VS郑秋桦(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
正方:请问“用人要疑”是一定要疑吗?
反方:用人要疑是该疑的地方疑,不该疑的地方就不疑,像您方所说的,要有礼貌的地方有礼貌,不需要礼貌的地方就不需要礼貌。
正方:所以“用人要疑”就是可疑,可不疑咯?
反方:当然不是,是该疑的地方你就疑,不该疑的地方就没有需要可疑的存在,那就根本没有疑和不疑课题了。
正方:什么叫该疑的地方?
反方:就好像今天我看到你来了,可能你的肚子很胀,我说,如果我是一个保安人员,而且我是美国白宫,我可能怀疑你带一个子弹盒、子弹,那就是该疑的地方你就要疑咯。
正方:对方辩友,你发现了没,什么地方该疑,什么地方不该疑,完全是您自己的主观判断,不同人有不同的判断,疑心生暗鬼,您告诉我什么时候是个边呢?(掌声)
反方:当然不是不同人有不同判断,您显然辨不清事实,是不同职业就不同判断,我是保安我就疑你的安全指率,我是厨师我就疑你的卫生指数,所以你必须指出职业,我才可以正面反驳你。(掌声)
正方:哦,所以您就告诉我,今天“用人要疑”是我只要用人一定要疑他,对吗?
反方:不是,是一个合理的范畴。人性是会变的。在任何利益熏心的范围时候,我不能够确保一个人永远都是圣人,如果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用人不疑,我们唯有祈祷,你每一个人都是诸葛亮。
正方:那也就是说,没有这样一个人,我用的时候不能疑他?
反方:对方辩友,可能有吧,那就是我的妈妈,但是现实当中有多少人是用自己的妈妈做事情呢?所以,现实当中可取的价值就是用人要疑呀!(掌声)
正方:好,对方辩友告诉我用人一定要疑,那我发现这个人实在没什么可疑的时候,我怎么办呢?
反方:实在没有可疑也不代表你不需要疑,因为人心是会变的呀!
正方:对,所以当这个人我很信任的时候我也得疑他,对吗?
反方:不好意思…对方刚刚提的是,所以这个人心是好人还是人心是狠心我也不太了解。
不过现实当中呢,为什么我们提倡的是“用人要疑”----因为我们知道,今天人,判断一个人要不要用的时候,我们是主观判断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不烟不酒,没有婚外情的人其实这个人是一个希特勒,对比一个他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婚外情,又烟又酒还要不诚实的政客,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个人是谁,我们只有眼前的这个咨询,我们很可能就会选错人,因为选人的过程当中是主观判断,主观会出错我们就不能够“疑人不用”。谢谢!
发现了反方的回归,正方尝试通过“什么时候要疑,什么时候不要疑”的具体化进行诘难,但是效果有限,此时自由辩论即将开场,经过了“价值命题的定性”“要越来越多”的钳制,正方开始进攻:
当制度已经可以使我相信一个人的时候,难道我还要怀疑他吗?(制度是用来消除怀疑的)
这个问题,也拉开了自由辩论前交锋的序幕。
十三、自由辩论(双方总计时各3分钟,交替发言)
(一)第一阶段:
正方:刚才我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可疑了怎么办?他告诉我们再找个疑点好了,但你想一想,如果我是一个员工,我辛辛苦苦工作,好不容易老板信任我了,他却要找更多的疑点来疑我,您觉得这合适吗?
反方:不是找疑点,除非你能确保人性永远不会变,不然我们还是要保留一点点的疑,对不对?(掌声)
正方:也就是您说就算这员工没什么好疑的,我创造疑也要疑吗?您告诉我,这个员工大的积极性如何保障呢?(掌声)
反方:不对,可是你看不到这个员工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他到底是诸葛亮还是魏忠贤,你不知道!这时候你就确定现阶段看起来没事,你就相信他----你这岂不是等着后悔莫及吗?
正方:对方辩友,那你是不是告诉我,今天我一个员工,我不断争取老板的信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当老板不断的信任我,不断的信任我,最后完全信任我的时候,他只能把我开除,是不是这样?(掌声)
这是自由辩论的第一阶段,正方继续衔接了前一轮盘问的话题“当制度已经可以使我相信一个人的时候,难道我还要怀疑他吗?”(制度是用来消除怀疑的)进行进攻,此时的反方则以“人性可变”(现在信任他,难保他将来不变)加以回应,正方则打出漂亮的组合连击拳:已经信任,难道还要无中生有制造怀疑吗?这怎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去争取老板的信任岂不是很危险?
其实,这一切连击拳恰恰是从正方的价值提倡中衍生出来的:制度的设立在于使怀疑越来越少。
当然了,就像我们此前所说的那样,无论多少,这都是从正方的“怀疑计量性”上推衍而出的,此前的反方的“怀疑客观性”被其砸碎,所以原本可以用来对抗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合理怀疑”用起来有些力不从心,只好拿“人性可变”来抵御,结果遭到了正方的连续打击。
(二)第二阶段:
反方:不好意思,疑不是主观的疑神疑鬼,疑是有客观制度来体现来监察你的,要不然如果随随便便看到一个人争取老板的信任,就像古代的魏宗贤一样,也不断的争取皇上的信任,你觉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正方:对方辩友又提到制度,我们说了,制度是用来消除疑虑的,可是您告诉我,我好不容易让老板信任我,老板却要继续更疑我,请问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呀?
反方:所以对方终于谈到他的制度了,所以现实当中我们要疑,不是越来越多去创造疑点,而是在用人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全然的相信,因为人始终会变的。(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为什么您心里就不能阳光一点呢?他本来没有打算变,你说我非要疑你,这是不是叫做逼他变呢?(掌声)
反方:那您说我方的疑就为什么不能阳光一点---我用闭路电视摆到明监视你,用合约明文规定,这不是阳光的疑吗?(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今天制度分明是用来消除疑的,可是您方口口声声喊着要疑却要在做一件消除疑的事情,就好像告诉我们您要睡觉,却喝了一杯咖啡,这合理吗?(掌声)
反方:对方同学,您方说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疑,那消除疑的过程当中你要不要怀疑?
正方:哦,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我之前很怀疑,所以我装了闭路电视,可是如果我装了闭路电视以后我更怀疑了,我这个钱花得冤不冤啊,我干嘛要装啊?(掌声)
反方:谁说装了闭路电视会更怀疑啊,那是您方信口雌黄的。现实当中请问你在怀疑和消除迷思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疑?
正方:请记得您方的观点,您方说的是用人要疑哦,我方今天安装了一个闭路电视,让我没那么疑了,这还叫做要疑吗?
反方:所以老板装了闭路电视,跟你签了白纸黑色条文,其实他最信任你?那我女朋友她从来不监视我,她应该是最相信我,是不是呢?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我今天签了保密协议以后,我对我的员工难道不是更信任,难道是更怀疑吗?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说,该疑的地方疑,该不疑的地方不疑,如果有疑的地方就叫用人要疑,那是不是有不疑的地方也叫做用人不疑呢?
反方:你对你的员工可能更信任了,但你不是不疑,对方你要论证的是不疑,不是少疑啊!(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你只证明有一点疑,也不能证明要疑啊!就像我今天说打辩论要讲道理,可是我只讲一点点道理,你觉得我要讲道理吗?(掌声)
这是自由辩论的第二个阶段,反方开始反过劲来了,开始用“人性可变,用制度进行合理和阳光的怀疑”进行进攻,正方则继续以“制度消除怀疑使怀疑越来越少”加以对抗,双方开始出现互为攻守的状态,此时的反方再次前压“制度可以保证一点怀疑都没有吗”,这也就使正方再次祭出“怀疑计量性”的法宝,此前的反方的核心关键“怀疑客观性”被严重侵袭,面对此等情况,与正方相比,反方因为核心关键失守则导致后劲不足,只能看着正方再次占得上风。
(三)第三阶段:
反方:或许您方今天做的的确如此,但还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请问你,美国有58千应征者本身是夸大自己能力的,如果你用人不疑的话,怎么能够知人善用呢?
正方:那您方是不是也已经正面承认了,我今天朝着一个疑越来越多的方向走是不对的呢?
反方:当然不是啦,我们要疑者的地方就该疑,那时候你就可以知人善用,现实当中58千的人会撒谎,您方要凭着主观去分辨吗?
正方:对方辩友,什么叫做知人善用?什么叫做知人?就是我看这个人可疑我就不用他,看他不可疑,我看得准,觉得他有能力我才用他----这才叫知人善用,对方辩友!(掌声)
反方:问题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个员工跟你打工几十年,你几时知道他几时会变呢?
正方:对方辩友,既然你对这个人这么不放心,你用他干嘛啊?(掌声)
反方:重点是,现实当中有58千的应征者会撒谎,在这撒谎的前提之下,您方是神仙,会懂他们谁撒谎,谁不撒谎吗?
正方:对方辩友,人可是有心的呀!如果您方他辛辛苦苦为您卖命这么多年,您还是要疑他,您觉不觉得,这个变,叛变是您疑出来的呢?(掌声)
反方:不对,因为疑不是主观的疑,而是客观的疑,谁会觉得CCTV监视着你,你觉得好不信任啊?
正方:对方辩友说人是会变的,可是当年甘宁在黄祖手下的时候,他分明忠心耿耿,正是被黄祖的疑逼反的,后来他到孙权手下,孙权用人不疑,他才能创百骑劫曹营的功绩,这不正说明我方的观点吗?(掌声)
反方:您方举得例子是从一个阵营走到另一个阵营,可见另外的一个阵营是疑人也用吧?(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很奇怪,您告诉我,孙权用甘宁的时候是把他当做一个疑人在用吗?(笑声)
反方:对方同学,我知道历史上有用人不疑成功的例子,可是这种人万中无一,人脸上不会写着奸人,万一他是魏忠贤,万一他是赵高怎么办呢?
正方:对方辩友,您正面回答我方一次,您在用他的时候,把他当做疑人在用?(掌声)
反方:不是的,我在用他的过程,我用人要疑,不是把他当做疑人,您方不要错误诠释例子。可是现实当中,您方有您方成功的例子,我方也有赵高和秦桧成功的例子,所以总结一句,人是可疑的呢?(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人是可疑的,那请您正面回答我,我在用他的时候,您方是用他可疑的那一面,还是用他不可疑的那一面?(掌声)
反方:对方说人是可疑的,是您方自己承认的,人既然是可疑的,您仍然用人不疑,您不是让这个疑人继续噬啮吗?
正方:对方辩友,所以我们要有制度保障啊,使这个人能越来越靠得住,而不是用了制度以后让这个人越来越可疑啊!
反方:恰好相反,制度的出现就是因为疑。我想请问你,新加坡有“黄丝带计划”让前罪犯活得工作,这些疑人,你要不要用呢?
正方:对方辩友,这样的疑人如果在完善的制度下他还让我觉得怀疑的话,我一定不会用他,所以说疑人不用,用人要疑嘛!(口误,这里应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掌声)
反方:问题是他来应征的时候您方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去监督他,您如何判断是疑人还是不是疑人呢?
正方:对方辩友,今天我已经告诉你了,制度不仅是因为疑,也是因为信。而且今天我们要看制度的目的嘛!好,再请问对方辩友了,今天我们知道,街上的流氓打架都知道要找几个靠得住的兄弟,您方为什么一定要用疑人呢?(掌声)
反方:对方老是提制度,我请问你,你相信的是制度,还是相信制度底下的人?
正方:对方辩友,对呀,如果按您所说人都这么不可靠的,您疑他有什么用呢?(掌声)正方时间到!
反方:所以人如果是不可靠的就要靠制度,所以对方充其量只是告诉我们要相信制度,他有告诉我们要相信人吗?(掌声)反方时间到!
这是自由辩论的第三个阶段了,在这个环节上,反方尝试打事实论证继续以“人心难测”进攻,而正方则以“怀疑会伤害员工积极性”“以制度消除怀疑”进行对抗,将反方玩弄于股掌之中直到自由辩论结束,就此奠定胜局。
为了考虑到资料的完整性,依旧把双方的总结陈词发上来
十四、反方总结陈词---符永健(时间:3分钟)
谢谢!对方同学今天第一个错误是什么----他告诉我们,“要疑”就是要不断的怀疑,越疑越多,如果“要”真的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今天我说“我要吃饭”是要吃到我撑死为止吗?“我要睡觉”睡到我老死为止吗?----不对嘛!
所以今天“要”是什么?“要疑”就是告诉我们要恰当疑,要适度疑,要体现的就是一种科学探求真理,质疑的精神所在,把这个精神反应在客观的体制上,这才是真正的要疑!(掌声)
第二,对方今天跟我们最大的争着点在哪里?在于制度!他告诉我们,制度体现的不是“用人要疑”的目的----为什么?他告诉我们,制度体现的就是要达到疑人,排除疑人的结果。可是我请问各位,如果你要达到排除疑人的结果,那么在过程当中,你需不需要体现“用人要疑”的精神?如果你没有体现“用人要疑”的精神的话,你怎么排除“疑人”呢?(掌声)简单的逻辑概念对方又再次错误!
各位,对方今天对我们的疑问是什么?他其实疑问我们,我们能不能相信人?我们需不需要、我们可不可以绝对、毫无保留的相信一个人?可以----我可以绝对相信我老爸,我可以毫无保留相信我女朋友----没有问题!可是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私人交际的关系,我们讨论的是什么?----用人!
什么是用人?用人是一个主管,一个领袖,他去引导,他去管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他必须对这个组织当中的任务,他必须对这个组织的成败负责任!----所以对方同学,如果今天我们保持对方那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的话,我请问各位,你能确定身为一个领导人,身为一个领袖,你的判断没有一丝丝的主观性吗?不会有丝毫的偏差吗?你能确定你选的这个人永远他的人性不会改变吗?你能确定在这个人心底深处,他的心底没有一个丝丝的阴暗面吗?---不能吧?
疑人不用的话,你到最后就没有人才可用,你将错失人才,为什么?因为在座每个人都是凡人,我们都有可疑之处。用人不疑的话,你一开始你就选定他,你把权力交给他,结果怎么样?因为你没有所谓的监管机制,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只能做什么呢?----求神拜佛,菩萨保佑,希望我选到对的人,希望他不会做错事情(掌声)----可是各位,只有一直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一直到伤害已造成的那一天,你才知道这个人的真面目。巴林银行总裁就是最好的佐证!
我们都希望被人相信,我们都不希望被人怀疑----尤其有人质疑你能力,有人质疑你品行的时候,你会觉得不舒服。可是各位,如果今天摆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没有局限,完全自主的空间----我请问你们,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心底深处那个阴暗的邪念不会滋长?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只是我自己我不敢保证我未来肯定是一个圣人,我不敢保证我自己未来是一个君子---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人性,我们才相信制度!谢谢!
十五、正方总结陈词----彭飞宇(时间:3分钟)
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今天论证的听起来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他告诉大家一句大实话呀---江湖险恶啊!每个人都是有靠不住的一面,人的心里总有些阴暗的地方。但是呢?我们要怎样办呢?所以因为我们心中有了一些阴暗的地方,我们就要阴暗吗?不!我们要的是光明!
对方辩友今天看似正确的论证下,有两大错误:一个是逻辑上的,一个是价值上的,我们一一来看。
首先从逻辑上来看,对方告诉我们,他们的疑是什么呢?就是---该疑的地方就疑,不该疑的地方就不疑----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其实已经不叫疑了。按照对方辩友自己也承认了,这叫什么?
这叫科学谨慎的态度,科学谨慎等于疑吗?那我们这句千古流传下来的俗语,是不是应该这样翻译:用人不疑,是指用人不要讲科学,用人不要谨慎;疑人不用,其实谨慎的人不能用,讲科学的人不能用呢?(掌声)----恐怕不是这个样子吧?
所以今天什么是疑?对方辩友好像今天总告诉大家,身正不怕影子歪,你怕什么?疑一下又怎么样?可是我们要知道,疑心生暗鬼啊!大家有没有听过疑邻窃斧的故事?这个人明明没有偷斧子,可就是他怀疑他的邻居偷了斧子,硬生生的把这个人就看成一个偷了斧子的强盗诶!对方辩友,如果今天我们一个人什么都没有做错,在怀疑之下,也可能变成一个有罪之人。请问,这样的疑难道还要“要疑”吗?
好,今天对方辩友其实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今天说了,如果用人要疑的话,那么这个人没有疑点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对方辩友说,没有疑点,也得找点疑点出来吧---您这是不是叫“有疑第一,用人第二”呢?(掌声)
其实,我们来想一下,我作为一个大学生,马上可能要去找工作。可是我们想一下,如果说今天用人要疑的话,那么我去面试的时候,我不能表现得太好,因为如果没有疑点,这个老板不敢用我,他觉得我要巴结他。好,我好不容易进去了。
第一,一开始,老板说我要疑你。“算了吧,我是个新人,你可以疑我。”结果我好好的卖力的工作,好不容易出了点成绩,老板该信任我了吧?可是不行!----用人要疑,他得继续的疑我---请问,这样疑下去有什么边呀?如果真的万一有一天,他真的找不出我的疑点了----不好意思,他得开除我----因为用人要疑啊!(掌声)
所以我们来回归价值上,今天我们探讨这个辩题是为了什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人都是会变的,人有可疑之处,我们一开始承认了,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因此我们人要做的是什么?是要不断的去追求信任,不断的追求社会上的温暖,所以我们有了完善的制度。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你装摄像头,签保密协议,这叫疑。可是我们想一下,我没签制度之前,疑我,我签了制度,你说“唉,你虽然签了,我还是疑你”----我签这个制度有什么用啊?!制度是保障人们可以不用去疑的!
我相信,在这个社会上,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梦想----我们走在路上不希望碰见冷漠的目光,而希望碰见真诚的微笑。我们拥有这样一个梦想----纵使社会上还有怀疑的坚冰,我们也可以毫无顾忌的用自己的胸膛去温暖他人的心房!(掌声)只有我们去努力,当这个梦想实现的一天,我们才能看见历史天空中人性之光!谢谢大家!(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