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产品研发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继衣食住行这些人们日常生活干需行业之后,教育行业和大健康行业日渐成为新兴的干需行业,结合互联网+经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团队进入到在线教育产品的研发当中,从幼儿到成人,各个年龄段的在线教育产品已经见于互联网,周边做互联网的朋友也有很多开始投身在线教育事业。
说真的,在线教育产品不容易做,至今行业内也没有哪个巨头形成了垄断地位。已经入坑的,大家都还在深耕各自的领域,期待行业成熟、产品爆发的那一刻。准备入坑的,都在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能让自身少踩点坑。
教育行业原先相对比较封闭,触网不多,近几年受政策鼓励,开放的力度加大,很多人开始结合互联网,把线下的教育资源搬到线上,期待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然后用较低的边际成本去摊薄当下高昂的研发成本。也正因为教育触网比较晚,所以会出现“懂教育的人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人不懂教育”的现象。
产品经理是互联网产品的灵魂,需要结合教育行业的特性去研发产品,才能使产品更接地气。而在做产品之前,最好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目标用户群体到底是哪类人
在线教育产品的用户群体有两大特性:
第一、使用者和付费者很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特别是K12阶段,一是学生还不具备线上支付的能力,都需要家长或者借助朋友来完成支付;二是产品的客单价可能会远大于学生拥有的零花钱;三是付费者在负责挑选和采购,使用者只是被动接受。
简单点说就是目标用户没钱,这个问题成人教育也可能存在,取决于客单价的高低。目标用户可能对产品没有概念,很多信息只有一部分人能接触的到,比如通过互联网推广的产品,可能都是家长先看到,然后购买了给孩子使用。
第二、干扰目标用户决策的角色很多。假设目标用户是学生,那么家长、老师、校长、朋友、朋友的家长、网络上的其他人都有可能对其造成干扰,本身这是一件很正常的时候,毕竟互联网产品里面经常都能见到分享推广的套路,熟人的推荐对用户的决策是有影响力的。但分享这件事的前提是相互之间都是产品的目标用户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但教育产品如果是给学生用的,那一般来说老师就用不了了,家长也用不了,但很有可能,老师和家长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所以经常会出现让老师去推介产品,而最终使用者是学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老师认可或者有动力去推荐产品,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取胜还是产品功能取胜
教书育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没有内容的产品顶多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就变成了工具。所以说在线教育类产品是内容为王的,有了内容才有了学习的对象。那在线教育产品真的就是靠内容取胜了么?为何不直接卖光盘或U盘?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有多个网站都提供了免费观看的服务,任何人都会选择观看流畅的、清晰度高的、广告少的网站进行观看,如果操作体验很顺畅,注册简单、观看方便,有额外的收藏功能、断点续看功能、快进功能、截图功能等等,用户肯定更愿意选择体验好的产品。
内容确实很重要,但线上的产品,功能同样重要。在研发的时候两者是都要考虑的,在营销的时候可能会更关注内容。
产品驱动教研还是教研驱动产品
在线教育产品顾名思义是需要用户在线上环境完成使用和学习操作的,所以很多产品都在研究线上学习流程。但学习流程是需要内容来辅助的,有了内容的填充,线上学习流程才会丰满完善起来。
产品驱动教研还是教研驱动产品,核心在于谁对学习流程的效果更有发言权。教研团队的优势在于线下教学的经验丰富,对学习环节的设定和学习效果的把握有心得;产品设计团队的优势在于互联网模式熟悉,习惯于基于标准化的思路去做事情,假如有标准化的学习流程,能很好的转化到线上。
这里的建议是如果教研团队有比较强的研发能力,可以由教研团队来牵头,但如果教研团队只有内容生产的能力,而对线上模式没什么概念的话,建议就由产品团队来牵头。
学习效果重要还是营收模式重要
学习这件事肯定是为效果埋单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学习效果是产品最末端的衡量环节,且没有标准化的衡量方法。也有说法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有部分产品迫于营收的压力,会更倾向于在前期使用推广阶段就进行收割。
任何公司的成立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无可厚非,但做教育需要一点责任感,学习之后需要有效果,才会有口碑。在信息传播速度这么快的今天,但凡出现了差口碑,一下子全部人都知道了,再想从头来过,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互联网+教育的产品,既需要考虑好的营收模式,有需要考虑学习效果。
以上几个问题最常出现,在做线上教育产品的时候,还是需要先想清楚再着手。不过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化的答案,要根据团队和业务的情况进行设定,有的人能力很强,既懂教育又懂互联网,那有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