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xi's travels 】2024(31)逛模式历史文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劼希
从法海寺出来,逛了一段模式口大街,修缮后的模式口大街,东西贯穿长约1500米,沿途有不少关于骆驼的元素,骆驼座椅、骆驼雕塑,以及文化长廊,博物馆、再现这条古道的历史,因是工作日,人不多,一点不挤,给人感觉挺舒服。
模式口是京西古道的一部分,京西古道俗称驼铃古道,历史上是连接京师和山西、内蒙、河北等地的咽喉要道。明清时期,山西的煤炭、木石,口外的皮货等贸易繁盛,这里成了一条繁忙的商贸通道,而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骆驼,沿途有不少茶楼酒肆,驼队穿行其间,叫卖声和驼铃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现在也是商铺林立,许多网红打卡地儿。
模式口最早叫磨石口,因这儿盛产磨刀石而得名,1922年供电公司安装电力设施时占了村里的土地,在村长李雅轩的努力倡导下,磨石口成了京郊第一个通电的乡村,后改名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
模式口大街66号院临街有一个很小的屋子,有点黑,但里面有骆驼祥子牵着三头骆驼的雕塑,用一个玻璃罩给罩上的,我们因有事,没进院去看。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因为一次他从西城往清华拉活儿,在西直门外被当兵的给抓走,车也被抢了,还在西山里转了好几天,后来在兵营里偷了三头骆驼,在模式口卖给了一位老人家,所以叫骆驼祥子。
过街楼
石门书院
下次提前预约法海寺的大雄宝殿真迹展;也预约好燕京八绝博物馆(即承恩寺,是最难约的博物馆之一)再来细逛模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