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虚构当中寻找现实生活得不到的以及不敢说的

2017-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3777ab3abae9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看书,看电影,看剧,听音乐,这些看起来很寻常的事,这些人人都会做的事,开始变得与情绪相连。

书里面的一段很赞的描写或是表述,影视作品时的台词,音乐当中的歌词以及旋律,就像利箭一样,我是箭靶,它们蓄势待发,正中红心。这样的时刻慢慢累积多了起来,心脏一次次被击中,但奇怪的是,谈不上刺痛,反而,还感觉有些庆幸,“啊,原来不是只有自己有这种想法。”“啊,我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里很好的帮我传达出来了。”

怀抱着这样的觉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社交软件发布与情绪相关的动态时,会那么喜欢“引用”。其实那明明就是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在“引用”的包装下,那颗破碎的心、自己的尴尬,可以不用暴露的那么赤裸裸。一旦就算有人察觉到了,还可以美其名为“分享而已,别想太多”。

不过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幸运。遇到那句话语的当下,自己也像剧中人一样,得到了慰藉。是打开心结也好,是指引方向也罢,又或者是共鸣,在那个瞬间得到了在现实生活无法得到的慰藉,就已经足够了。

或许正是出于对这份“恩情”的报答,记录、截图这样的步骤才显得有仪式感。将击中心脏的“箭”小心拔下,擦拭一番,仔细端详,然后放回原处,这样才对得起那被击到的瞬间。

#1“陷在想象的美好当中,不必那么早惊醒。”

人类拥有想象力实在是太幸福了,通过脑补也能实现颅内高潮,不用去实现,不用真的拥有,也能获得相同感受,甚至可能会得到比付诸行动更好的结果。

la la land的最后结尾,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情接受的。按下第一个琴键,一切重新倒回到最初的开始,把错误都纠正过来,将导致两人走向分岔路的阻碍铲除,然后,曲终,相视,微笑。这一段想象已经足够美好了,在不在一起又有什么所谓呢,反正我已经在这旋律中,在我的脑海中陪你走完了春夏秋冬。

“陷在幸福的错觉中没必要急忙说出真相,偶尔,错觉反而让人更幸福。”

#2“即便再要好,也有不想被看到的时刻。”

以前看剧的时候,每每主人公要发生不好的遭遇的时候,比如要得病又或是得知了什么重大内情,他们第一时间做出的选择多数是隐瞒,剧情就急速转弯,开虐,然后虐了好一会儿,结果最后还是将隐瞒的事情乖乖说出。作为观众,每次都想骂这些人,真是脑子有洞,既然最后都是要说的,与其中间浪费时间精力去互相伤害,还不如一开始就全盘托出。

可后来,我再也骂不出了。

我明白,因为是人,所以才会这样选择。有些东西是只适合在自己的心里烂掉。坦白、诚实并不是一直都是简单的,它是那样的理所应当,如同吸气呼气,但同时又是那样的困难,如同憋着的那一口气,不上不下。

在19号房间,这个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私人领域,有着100%的自我。

#3“奇怪的是,我们一边不努力一边控诉不理解。”

“说了你也不懂了啦。”这句话我经常对我父母说,如果仔细数数这句话出现的频次,应该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两代人的鸿沟,怎么可能动动嘴皮子就解决得了,我是这么想的。于是,日后的很多个瞬间,我都选择了一种即轻松又简洁的方式——那就是不说。我想,我是懒得解释。

可是,别人又不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更不是你的脑细胞。如果你不说,别人怎么会动,除非那个人懂的读心术或是通灵吧。我们一边控诉着自己的心不被理解,但与此同时又懒得去沟通解释,长着一张嘴巴却没能好好使用。真是浪费啊。

“不说”可能在当下会觉得很轻松,但是当一个个“不说”累积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想要被得到理解,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就像踢球一样,只有跑起来的人,才能踢到球。或许说了也未必能得到理解,这当中的概率是50%,但确定的是,如果不说的话就一定不能得到理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