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故事之——鲤鱼跳龙门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河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两岸无数良田和住宅被洪水淹没,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平息水患,大禹受命开始治理洪水。
大禹带人沿着黄河走路一遍,考察了黄河沿岸的地形,最后决定用疏导的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面。
他拿着治水工具,带领人们挖渠、开山,忙得不可开交。在河津一带,有一座龙门山,挡住了洪水的去路。大禹不怕辛苦,日夜赶工,凿平了龙门山。从此,那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名叫龙门。
龙门这个地方非常重要,需要有人守卫。于是,大禹昭告天下,凡是能跃上龙门的生灵,就能化身为龙,成为守护神仙。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神州大地,一时间,无数生灵纷纷赶往龙门,想要化龙成仙。
消息传到了与龙门相隔数千里的黄海,生活在黄海中的水族乐开了花。黄海中生活着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和灰色鲤鱼,它们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来到了黄河的入海口。
他们逆流而上,浩浩荡荡游向龙门。可是,他们不知道,通往龙门的旅途并不一帆风顺。黄河里流淌着滚滚黄沙,鱼儿们什么都看不见,它们只能闭上眼睛,一个劲儿地往上游。一路上,泥沙和石头不停地打在鱼儿们的身上,那些普通的灰色鲤鱼被打得浑身酸痛、晕头转向,再也支持不下去,只好转过头来,顺流而下,想游回黄海。不幸的是,沿途埋伏着许许多多凶猛的鱼鳖海怪,这些灰色鲤鱼纷纷一命呜呼了。
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不屈不饶,继续向着龙门进发。为了减小阻力,它们摆成一字长蛇阵,由年轻力壮的鲤鱼游在最前面开路,减小游动时水流的冲击。带头的鲤鱼游累了之后,下一条鲤鱼就游到它前面,大家轮流打前阵。
这样一来,行程大大加快了。它们团结合作,轮流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汉白玉柱。玉柱上雕着活龙活现的石龙。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组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
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管理龙门的大禹报名应试。大禹大喜,说:“鱼龙本身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鲤鱼们一听,立即使尽平生力气向上跃去。一时间,黄河的河面上出现了无数条跃在半空的鲤鱼。不一会儿,“扑通,扑通”的声音就响彻整个龙门,刚刚跃起的鲤鱼纷纷落了下来,摔在了水面上。
“好痛啊,好痛啊!”鲤鱼们叫道。
“龙门有一百丈高,我们只能跳一丈,不行啊,我们还是回去吧。”
鱼儿们被眼前巨大的困难吓倒了。原本热闹的龙门就沉寂了下来。
“不,我们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决不能放弃啊,我们一定要跳上龙门,变成龙才行!”一条金背鲤鱼说。
它的话又激起了鲤鱼们的斗志,它们咬了咬牙,决定挑战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鱼儿们日夜苦练跳跃之功。就这样一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现在,它们一下能跳到七七四十九丈高。但龙门高达百丈,现在的高度还差得远呢。大禹见他们肯苦练功夫,就点化它们说:“好大一群鱼啊!”
大多数鲤鱼听了这句话,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有条金背鲤鱼却大有所悟,就对大家说:“禹王说好大一群鱼,不是启发我们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跃上龙门吗?”
群鱼恍然大悟,齐呼:“多谢禹王!”
于是,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跃跃欲试。第一条高高跃起,另一条接着来个空中接力,只差两丈就能跃上龙门了,大禹乘势用手扇过一阵清风,借助风力,鲤鱼顺利登上了龙门。紧接着,鱼龙变化,鲤鱼化为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鱼儿们就这样互相帮助,进行着空中接力,一条接一条地跃上了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最后一条金背鲤鱼眼看着同伴们都跃上了龙门,寻思道:“同伴们都去了,谁给我借力呢?”恰巧这时,黄河水正冲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激起的浪花有几十丈那么高。
这时金背鲤鱼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尖,又使出浑身力气,猛击浪尖,一跃而起,没想到竟然高高跃上了蓝天白云之间。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鲤鱼头上点了一个红色印记。一霎那,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了一条吉祥物——黄金龙。大禹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
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故事,送给金榜题名的孩子们。
明天我会尝试着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