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读后感

2021-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月满_西楼

捷克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虽然在阅读整部作品的过程中,常感到一股悲凉,哀伤和痛心的气息, 但它却是深深打动我的好作品。

故事并不复杂,开篇即是梦魇,主人公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从起初的不安与不能接受命运的转变到慢慢地受到家人的厌恶,抛弃,最后自己平静地接受痛苦和死亡,这只“甲虫”无时不刻在冲击着阅读者的心灵。

变成甲虫之初, 格里高尔是不甘心的,他仍然希望像往常那样上班,继续担当家庭的重任,可是他慢慢意识到最亲的人们已经把他当作了一个负担,一个另类:妹妹惧怕见到他,端给他的是残羹剩菜,软弱的母亲只会无助地哭泣,不耐烦的父亲无情地用苹果砸他,当格里高尔离去后,父母和妹妹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马上开始迎接新的生活。

为什么这篇写于一百多年前的小说仍然在当代能抓住读者的心?我以为原因有二。

其一, 主人公格里高尔与现代人何其相似,生活的重担很早就压在了肩头,无论刮风下雨,都必须赶上早七点的火车,作为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奔波在外,回家时常常精疲力尽。而请病假不上班对自己职业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他是家庭的挣钱机器,全家都对此习以为常,他就这样麻木而心甘情愿地生活着,直到命运发生了巨变。生活中这样的人们不在少数,他可能是马路上奔跑着的快递员,或者摩天大楼里加班的白领,也可能是菜场里做小生意的商贩,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为生活忙碌的人们,人生的意义也许就是生存了,人们何尝不都是背负着铠甲的一只只虫呢?

其二,格里高尔悲剧性的结局耐人寻味。命运的无常不一定会压垮一个人,但亲情的沦丧却是致命的一击。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以家庭为单位,方能抵抗孤独,抵挡厄运。可怕的是遭遇噩运的同时被家庭抛弃,人性的自私,冷漠和无情暴露无遗,《变形记》不停的叩问:人类鼓吹的爱是自始自终真诚的吗?还是有条件的?无所不能的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接近一只无法威胁他们的甲虫?虽然那些过去的美好是值得回忆的,甲虫的死还是彻底地揭露了人性虚伪的面纱,体现了《变形记》的悲剧力量。

重读《变形记》,更加佩服作者卡夫卡,出生于商人之家,从业于保险业,不朽于小说家,实在是个传奇,难怪他的故乡布拉格街头,至今常常可见他的肖像。人们不会忘记他的小说给予的思考与回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