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要什么?
老年人需要什么?
我不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理论方面造诣更浅,喜欢的只是实话实说,简简单单。
我很喜欢请朋友来吃饭聊天,但总是担忧他们要带东西来。尽管我总是反复强调我什么都不需要,大家空手来最好,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改不了的。而且谁会把带来的东西又带回去?怎么可能?
于是我尝试了两个办法:
1.来我家的朋友每个人带一个菜,我负责烧个汤,再准备蔬菜和点心,酒和茶自然是现成的;
2.我负责买菜,烧菜,费用每个人平摊。
实在不行,就只好在饭店里聚会,AA制。我可以带酒,茶,水果。当然在家吃饭聊天最好,最自由,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我的孩子很关心我们,常常问我们需要什么,她可以送给我们。可我思来想去,绞尽脑汁,常常发现居然找不到任何需要的东西。更糟糕的是,孩子送给我的东西,特别是衣服,我觉得不合适,就退回去。后来才想到这样做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吧?我倒觉得外国人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在送礼物之前,先问对方要什么,甚至开个单子出来。然后送礼的人按照单子采购,这样皆大欢喜。可这样的操作在中国行得通么?毕竟国情不同。
收藏界名人马未都,一生收藏宝物无数,价值连城。可结果怎么样?他全部捐出(他的孩子表示仅保留一两件,作为纪念。),放在博物馆里展出。我倒是很理解他的做法,他是个思想通透的人,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尚。说到底,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么?可他那样做,有多少人愿意向他学习?找不到吧?所以他了不起,让我钦佩!
人到了老年,特别是到了要进养老院时,才忽然意识到该带什么去养老院?无非是几件衣服,几双鞋子,银行卡,身份证,医保卡罢了。东西多了没地方放,也没有用。可看看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多少老人还是有强烈的购买欲望,收藏欲望(哪怕是垃圾),甚至赚钱欲望(其实自己根本花不了),我只能感叹他们真是太“年轻”了!而我的思想老了。但我还是喜欢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人比较轻松自在,烦恼也少。
大家都赞成要善待自己。但怎么做才好?其实多少人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做起来完全是另一码事。
我主要做两件事:1.旅游,尽量多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锻炼身体,陶冶心情;2.认真安排好每天的饮食。
曾经有外国人很不理解我“忙两个小时,吃十分钟”的做法。他们认为根本不值得。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只有待客时主人才应该忙几个小时准备,平时自己吃饭就不必讲究了,简单方便即可。
但我就是喜欢烧菜。自己款待自己和家人,天天都这样做,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早上和夫人一起去菜场买菜,仔细挑选自己喜欢的食材,又顺便锻炼了身体,难道不开心吗?回来后夫人慢条斯理拣菜,清洗,我则精心烹制,这是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到吃饭时总可以品尝自己的喜欢的食品,样样都是美味,喝一杯小酒,是多么快乐!如此美好的体验,每天都有,是不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有些人真奇怪。为优质服务自己,付出一点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乐趣,又能享受劳动成果,难道不值得吗?好像有很多人为烧饭的事苦恼,甚至宁可不吃,点外卖马马虎虎解决即可。他们之所以把烧饭看成负担,是很少烧饭的缘故,结果笨手笨脚,效率很低,又不肯动脑筋,胡乱操作,烧好的菜难吃,就放弃,这是恶性循环。我夫人有句名言:“烧菜只需要一般人1%的智力”。当然这有点夸张。要烧出好菜,的确需要动脑筋的。不过,一旦学会,就可以一直享用,而且还可以越来越好,就进入良性循环了。
老年人如果在饮食上天天马马虎虎,对付着混日子,造成的后果应该是严重的。长期营养不良,加上消化吸收都退化的情况下,抵抗力自然下降,就容易得病。
老年人最需要的,不就是健康的身体么?健康从何而来?无非是锻炼和营养。我们出游,爬山,眼观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很好的锻炼。我们天天自己烧菜,也是在锻炼身体和大脑。自己给自己准备好菜愉快享用,就是源源不断补充营养。当然还有一条不能忽视:是精神的收获!我常常看书,特别是读英文的杂志,这无疑是锻炼大脑的好方法。有时候也动笔,写几篇小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觉得能够这样生活,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