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著作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产品

这周我学到了什么 #13—A小蚊子

2017-08-13  本文已影响45人  A小蚊子

美丽的周天、美丽的美丽,《这周我学到了什么》再一次如约而至。

下面进入正题, 小伙伴们,你还记得你家第一台电视机遥控器是怎样的吗?

一、懂我

电视遥控器的演进照片,是不是很熟悉,家里第一台是不是也是如左边一样,按钮多达30个,我想看哪台按哪个台,对比一下现在的遥控器,只8个按钮即满足你的所有想法。

大道至简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具体落地时很多人收不住,甚至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错误认为多个功能结合才形成壁垒、或者组合拳的力度更大。更有甚者,为了做功能而做功能,或者觉得产品做的太简单体现不出价值,没技术含量…

其实不然,给的太多,不如懂“我”

 二、引导

有人说,反馈中心只有C端APP常用,比方说用来收集用户的吐(jian)槽(yi),B端产品作为只提供给企业内部用户使用,不需要反馈中心,

小蚊子说:no,no,no……B端产品也需要很多一线业务部门用户的反馈滴,

就拿阿里的菜鸟裹裹APP来说,他设置了几个常见的吐槽点选项,再加上一个详情描述,就构成了反馈中心。

通过反馈中心,

激发用户倾诉的欲望,

让用户在这里说出他最想对“你”说的话……

通过一线业务的反馈,提出更符号实际业务场景的需求,而不仅是在办公室里空想的产品功能和需求,如果你做出的产品,迭代公告里写上了用户前期提的建议,并附上(感谢的话),用户看到非常自豪,增加了用户的荣誉感和参与感,影响更多的用户参与。

三、精妙设计

“纠正一个错误的方法有很多,而解决一个错误的终极方法就是不给它任何发生的机会。”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火车站取票时,放身份证的地方是有斜度的,而不是水平或者其它卡槽类的设计?

看似有些不方便,不用手扶住身份证会滑下去,不能顺利读卡。

亮点在于提示用户要带走身份证,试想一下若是平整的放卡地方,

一个赶火车的人着急忙慌换了票,一看表,要晚点了,急急忙忙走了。

结果....身份证落下了。

这种看似很傻实则精妙无比的设计,让人钦佩。

你还遇到哪些看似傻但确精妙的设计呢?欢迎留言交流。

四、利弊

如果你是网购达人,又或者是星冠商家,每天和顺丰小哥打交道的话,肯定发现了顺丰公司的面单最近的大变化。

从开始回收四联面单,到改用隐私面单,以及最新的二维码面单,都在说明顺丰在快递端对端全流程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进行迭代升级。

新事物的出现,你可能会很好奇,被TA的各种益处价值宣传所引导。

但你有没有想过,TA可能存在的弊端呢?

是,只需要用微信填写信息,就能发快递,保护了你的寄件隐私,可有很多上年纪的人不用微信、不会打字的、甚至不用微信的人?让他们怎么寄?更夸张点,万一哪天,大家不用微信了呢?前有的书信、邮箱、QQ就是很好的例子,怎能保证微信不会被替代?

是,最新面单连收件信息都不用填写了,但顺丰现在做到全国无死角的投递吗?边远的五六线乡村,也还是需要转地方小公司代派吧?如没有收件信息,让用户怎么投递?安装你的APP?不就是派个件吗?何必还把所有订单收件地址隐藏,又不是什么高价值的订单、还需要保密,这些都是以前做快递系统时,收到一线业务员的反馈。其实也能理解,效率和安全是矛盾的,不可兼得。

本来还想少用手机微信的,现在连寄快递也需要微信,越来越被手机“绑架”了,试想,N年后,我们还会有场景用手写汉字吗?可能到时连自己的姓名都是手打的?到时也不知道点、横、竖、撇、捺、折、提是哪个朝代的古董。

再讲一个最新的例子,就拿当下最热的AI,什么无人驾驶、无人机、无人投递员、机械手,连马爸爸都说,这些技术的发展,真有可能带来社会的动乱,比如社会不再需要更多的司机、流水线的工人、快递员?那他们转到哪个行业去呢?移民外星,转入地核,回到过去……不敢想了,脑洞太大。

即使是最新的科技发展确实利于民,但有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从政策层面上,可能还会进行限制性的全社会推广,也许时机成熟时,才广范应用。

以隐私面单、AI机器人为例,只是想说,一件新事物的出现,我们需要思考他的利与弊,做好对应阶段的权衡,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同时,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各种无法控制的变化,必须懂得用乐观和主动的心态去拥抱变化!

五、发散

接上节,如不想被替代,那我们可以尝试做更多创造性的学习或者是工作。

比如说,可以了解一些手绘知识。

以前只是书本或者网页里看到过手绘方面的信息,真正开始对手绘有深入了解,还是年初,当时上过一次本家谢钊老师(项目管理与绘画大伽)的公开课,依然记得当时讲的案例——以圆为例子,画出自己想到的各类和圆有关的图形事物,当时自己在限时间内只画出了5种。

而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又开始对手绘产生兴趣,加入相应的群学习,各类大伽、菜鸟良莠不齐。

如上图,提此事,只是想说,我们日常中所见的各类自然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散时的创意点,

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用手绘思维发散,创意不嫌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赞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欢迎扫码和我一起互动。期待你来,见证所有美好~

对这样的碎片化知识感兴趣,欢迎阅读往期

#12#11#10#9#8#7#6#5#4#3#2#1

——————我是不正经的分割线—————

作者简介:小蚊子,米欢科技ERP后台产品一枚。当过运维,做过实施,关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赞、留言、或者分享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