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之首伏羲氏
三皇之首伏羲氏
碧海云天梦飞扬 2019-05-06 16:07:07
易匣 著 评论天下(于建华)转载
伏羲氏,风姓,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等,是中华民族敬仰的始祖,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史载其“有圣德”,“有大智”,他常常独自一人静静观察宇宙天地万物,将自己从中感悟到的道理教导给人民,人们觉得他象日月一样为世间带来光明,因此就称他为太昊。后来人们推荐他为主,伏羲觉得五行中的木荣于春天,先得生物盛德,就以木德继位而王;木动则风生,遂以风为姓。
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即中华本源文化。伏羲文化重德,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在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唐代历史学家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中写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这对伏羲文化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作了清晰丰富的描述。
伏羲创立了“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上古时候,距今约六千年前,那时人烟稀少,伏羲在宛丘,也就是现在河南淮阳这地方,教人打猎捕鱼过生活。后来,人逐渐多了,伏羲挑选了一批打猎捕鱼的能手,让他们去东西南北四方,再开发一些疆域。
有人怕山高路远,迷失方向,这时见伏羲背了个竹篮出来,对大家说:“我领你们去吧,不用怕的。”有人问伏羲:“你带个竹篮干什么?”伏羲说:“装东西。”人们不禁感到奇怪,问:“东西怎么能装呢?”伏羲说:“当然能,东属木,西属金,木和金两样在篮里怎么不能装呢?”有人问为什么不能装南北,伏羲说:“南属火,北属水,火烧篮,装水漏,水火又不相容,当然装不得!”原来是这样!众人又问:“东西怎么分呢?”伏羲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日头出东落西。”又有人问:“南和北怎么分呢?”伏羲说:“南面属火,北面属水。南热北冷。”从此,人们就认清了东南西北的方向,扩大了活动范围。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起太极,定五行,制八卦。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有龙马背负“河图”出于此河,献给伏羲,伏羲依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画成了八卦。“河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汉书》记载:“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礼记》也记载:“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
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所画八卦是用简单却寓意深刻的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这也是后来《易经》的思想基础。《礼含文嘉》记载:“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八卦中蕴含了“天人谐和”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思想,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是《易经》的理论纲领,开创了易文化和中医文化之源。《帝王世纪》记载:“伏羲画卦,所以六气,六腑,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无枉焉。”
伏羲八卦揭示出要遵循的这么一条规律:人应当效法地,地应当效法天,天应当效法“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规律,即宇宙规律。人在天地间,要知天知地,要懂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在社会上的位置,要效天法地。伏羲感悟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统一的整体观念和完整系统。
典籍中记载的伏羲是“教化”的始祖,他教化百姓,育民福祉。
史载“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伏羲发明网罟,教民用以捕鱼猎兽,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渔猎能力;捕获猎物多时, 一时食之不尽, 便教人们牧养六畜;以火煮熟食物后,先祭祀天地和神祇然后才食用。他观天文,创历法,定节气,传授人民物候知识,教人们农耕稼穑,从此风调雨顺万物安泰。
正姓氏。
伏羲始“正姓氏”、“别血缘”,他首先自定“风”姓,从此,姓氏的概念以定制的形式规范下来,华夏九州的部落民皆有姓氏。伏羲正姓氏其实质提示人们要返本报祖,要遵循天道。告诉人们要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源,才能生生不息。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敬天祭祖”的博大内涵。
制嫁娶。
《吕氏春秋》记载:“昔大古尝无君矣,未有三纲六纪,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制之别。”针对当时情况,伏羲在正姓氏之后,就开始规范“制嫁娶,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的婚姻制度,推行夫妻制,定下了不得乱伦、近伦的嫁娶之礼,结束了中国远古的乱婚、杂婚时代。《新语》记载伏羲“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伏羲对于先民的教化思想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象征,把人们从原始社会中脱胎出来,推向了文明社会。当时有柏皇、赫胥、阴康等人同来辅佐伏羲,伏羲念众人相助教化人民,可封之以地,授之以官,因为有神龙降临,就以龙纪官名。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记载:“太昊时有龙马负图瑞出于河,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居庐;混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北龙氏,繁殖草木,疏导源泉。”伏羲所纪龙师龙官都能尽到各自的职责,使天下趋于文化,人们昭明德行,祭祀天地神明,天下大治,宇内清明。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是吉祥嘉瑞的象征,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民族,华夏裔胄被称作龙的传人。
伏羲见百官之政立,万民之事察,文治兴而人民安居,四方归附,欲抚其远来,却无乐器。一次,他率人在四处巡查时,看到西山桐林祥云四起,两只巨大彩鸟从云中而降飞向林中,栖息在最大梧桐树上,瞬间天空中飞鸟全都停在了四周,齐声叫起来,如朝拜一般。伏羲非常惊喜,问道:“这是什么神鸟?”大臣句芒说道:“这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是‘德、顺、义、信、仁’五德皆具的吉祥鸟。”伏羲恍然说:“我听说凤凰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由此看来此树必是神品,可以做成乐器,让人们通天地,明自性,繁衍生息。”
制琴作乐
伏羲遂取桐木中段,投长流水中浸四十九天,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数字,斫出了长三尺六寸五的琴胚,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并把琴按“面圆法天,底平法地”的原则,即将琴的面板做出半圆的弧形,将底板作平,代表着天地同心。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在底板上留出龙沼、凤泽,再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配上宫、商、角、征、羽五根弦。所谓一架小小的五弦琴,涵盖了整个大自然和天地万物。伏羲先制了一张琴,琴者,禁也,禁淫邪而正人心也。又做三十五弦之瑟,瑟者,取矜庄缜密之义,以修身性之理,达天人之合。
伏羲制琴后,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制作了《驾辩》乐曲,以纪念灵桐之义、凤凰之德,还制作了《立基》等乐曲。他常常亲自弹琴,凤凰闻声来仪,百鸟翔集,群臣百姓大悦。《琴操》记载:“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拾遗记》记载:“礼仪文物于兹始作……立礼教以导文……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伏羲制乐教化其民,净化其心,以德睦邻,诸夷归服,开创了礼乐教化的肇端。
中国古代常以圣人为神,伏羲也被人们称为神人,传说伏羲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经》记载:“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过。”
这里所说的“建木”,是众神用来登天专用的,“太白皋爰过”,说伏羲也能像神一样,上下于建木、往返于天地与神人之间。华夏文明是半神文化,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是这样,他们秉承上天的旨意,以德教化百姓,完成他们的使命,为百姓所拥戴,并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