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我们常常会关注焦虑的孩子,却忽视焦虑的家长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74人  颖之老师

01

我工作的学校是一个非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学校。如果孩子在情绪上起伏过大,每个老师都会关心孩子,也会跟家长联系,有时候也会请学校的心理学家帮忙协助。

在我们的眼里,孩子是如此弱小,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但我们却常常忽视家长的心理健康,我们以为大人有更强的自愈能力,其实不然。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年做老师的时候,有个孩子在上IT课上被IT老师罚站,结果这孩子完全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反而站在那里跳舞。

老师很生气,加上之前上IT课时的种种问题,IT老师决定要见见家长了。

孩子在学校出问题,老师请见家长,其实不算是什么大事,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家长兴师问罪。

可是孩子的妈妈几乎情绪崩溃,竟然在初次相见的IT老师面前泣不成声。

她说自己面对很多压力,其实全家都不同意她把孩子转来我们学校,觉得读原来的学校比较轻松,也可能更适合孩子。

所以这段时间这位妈妈一直都焦虑不安,她期待儿子可以证明给家人看,她的决定是对的。

可是儿子的表现不佳,老师竟然请她来学校,这让她瞬间崩溃了。

02

其实这位妈妈已经有些焦虑的症状,很遗憾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关注家长的心理和情绪,如果是现在的我,一定会多跟家长聊聊,帮助她舒缓压力,平复情绪。

家长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容易传递给孩子的,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实的教育状态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怀着焦虑的心态带着孩子疲于奔命,为了跟上所谓的大部队,穿梭于各种补习班。

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两个硕士教一个小学生都会焦虑。

这其实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我们固然要注重孩子的教育,但不代表我们的注重到要把自己的情绪变成焦虑的状态。

所以,各位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情绪健康,就请先多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

焦虑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您不妨对照以下的状态,如果你出现以下的某些症状,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处于焦虑的状态。

1、消极地躲避假定的危险情况。

2、总是针对情况作最坏的设想。

3、容易心神不宁,情绪紧张或烦躁不安。

4、容易疲劳。

5、精力难以集中或大脑出现空白。

6、易怒。

7、肌肉僵硬。

8、睡眠失调。(难以入睡,睡不踏实或感觉睡不够)

03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焦虑的情绪呢?

首先,我们必须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焦虑的状态。但我们不能要让焦虑的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我们要找到自己真正害怕的东西。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曾经有位女士对水有恐惧,从来不敢下水游泳,只要接近水她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让她不能参加任何跟水有关的活动,她甚至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学习游泳。

如果自己的焦虑让自己规避自己的某些活动,可能还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如果这种焦虑开始影响自己周围人的生活,那么真的就需要解决。

于是,这位女士去见了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她去尝试参加游泳聚会。

这位女士鼓足了勇气去参加,最后她真的下水了,并且她还玩得很开心。

医生问她为什么这次玩得很开心,并没有害怕水。

她说因为朋友带她去的泳池非常干净,她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脚尖,所以她觉得没什么好害怕的。

所以,这位女士真正害怕的并不是水,而是水中的脏东西,如果水很清澈,她完全不会害怕。

第三,知道自己害怕的事情,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勇敢去尝试那些曾经害怕的事情,最终克服焦虑。

04

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注意,情绪健康我们同样需要注意。

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给身体按摩,我们的心也需要按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