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立亭的诗《说春天》【牧哥读诗】
【牧哥读诗】
探寻春天的生命体验
——读何立亭的诗《说春天》
文/牧哥
诗人写故乡,是常态,有意或无意就会把“故乡”嵌入到诗中。对于诗人来说,故乡是一个很具体的意象,它可以分解出每个人记忆或现实中的物象,借而抒发或陈述自己的主观或客观情感与思想。何立亭的诗歌《说春天》一开始就申明了这首诗的主题,但不能将其简单拘于“乡愁”或“乡情”,从标题“说春天”所指向的意思,诗人显然另有所图。
我们的诗歌评析和鉴赏历来喜欢从诗人创作时间、年份、环境、条件来出发论说,这种方式是可取的,得到的欣赏体验基本是客观的,但却忽略了诗歌创作主体的另一个客观形态,即诗人的文本语言所闪现出的意识辐射, 姑且称之为张力。这种张力只能是读者的感应,而非作者,作者甚至自己都觉察甚微。这也是我一直读别人的诗从不花心思研究诗作者背景也不征求诗作者意见的由来。以一个读者的阅读感觉去评析一首诗,相对会更诚实一些,这种阅读体验即我的“读诗”,可能主观性强一些,却并不影响作者的文本魅力。
何立亭的这首诗从语言行进的顺序来看,是倒叙的:“看着它一遍遍苏醒/从青春到衰老"。字里行间,充满了与故乡的亲密感和对故乡的关切。所以他一开始就写道:
“说起春天
我只愿从家乡开始 ……”
“春天"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他的近距离感受,这“春天”应该是故乡的“变化”,沧海桑田式的变迁让诗人感慨万千,他想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情意,因此,他的表达有着不容反驳的感觉:
“我像女人爱着自己的妆奁
对于家乡的春天
不放过任何细微的部分”
诗人接下来进一步阐明他这种炽热、至诚的故乡情结,他与故乡难以割舍,他鲜明地、忠诚地叙述道:
“可能她会贫穷到一颗草
小到几只蚂蚁在晨光下蠕动
孤寂到空旷的世界无声无息"
由此,我们更能体会到他对“春天”的“故乡”之欢欣,因为他曾看到了"孤寂”"贫穷"的故乡″潮湿的土地默默举起花朵 ”,这春天是来之不易的,这春天令人百感交集。诗人珍惜这春天,也并不忘记或丢弃故乡的曾经,那曾经被贫穷与孤寂包裹的记忆才是真正的春天,正是苦难的过去才孕育出了春天,但春天有时也会"倒春寒”,只有知悉自然规律和人世规则的人才会如何把握和拥有春天,所以诗人在结尾这样写:"这些记忆一直背在行囊中/感到寒冷时/我就用力抱紧它”。
何立亭的诗歌《说春天》以“春天”为意
象所指,却以冬喻春,是一次极难能可贵的文本实验。整首诗无论放在当下的大背景还是如今的私人社会状态下,都是可取可赞的。这首诗在技巧上的主题迂回让读者对“春天”有了多种可能性思考,对“故乡”有了更深刻的思悟,立意陈泛却角度崭新,我们是能从诗人的诗中读出“春”的更深含义的,这“春”似乎还代表着诗人内心的一种精神流露,包含着他对生命体验的更深探寻。
(2018.12.22)
附:何立亭的诗《说春天 》
说起春天
我只愿从家乡开始
我像女人爱着自己的妆奁
对于家乡的春天
不放过任何细微的部分
看着它一遍遍苏醒
从青春到衰老
可能她会贫穷到一颗草
小到几只蚂蚁在晨光下蠕动
孤寂到空旷的世界无声无息
孤寂到
潮湿的土地默默举起花朵
这些记忆一直背在行囊中
感到寒冷时
我就用力抱紧它
诗人简介:
何立亭,1966年出生,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刊》《草原》等,写诗,写小说,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现居临河。诗观:诗是尘世之心。
牧哥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