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眼里的女作家—孙频
说不上多喜欢,虽然最近的阅读中总有孙频这位女作家的影子。我是读了《绣楼里的女人》这部长篇小说,才知晓这位以女性为创作主题的80后女作家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自己和这位作家同年代、同性别等等,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竟断断续续地一直读着她的作品,誓有把她所有小说全读遍的劲头。
我偏爱女性作家的作品,从民国时期的张爱玲、苏青和萧红等到现当代的王安忆、严歌苓等,这些女作家的文字、塑造的人物充实着我无数个多梦的青春日子。
在接触到同年代的作家作品时,更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这倒也解释通了,我为何可以在不十分喜爱作者笔下人物故事的情况下仍能通读她的作品。读她的作品,就像去做一场盲人保健,躺在那被按被捏被锤,即使过程痛苦,却也是自己心甘情愿花钱去躺着的。
有评论家称孙频是当代的“张爱玲”。有如此说法,大约是孙频笔下的女性,与张爱玲笔下的诸多女性角色一样,大都没有善终。
但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大多是出身有门的,就算是家道中落,也有正正经经的家庭为其撑着。
孙频笔下的女子,也有社会中的女精英,但更多是被边缘化了的。她们紧紧拽着薄薄的尊严当利器,对抗着人世间的冷漠、孤独,只为守护着自以为的完整灵魂。她们中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挣扎,或拼个两败俱伤赏着残缺之美的沉默。
孙频的笔下围绕女主的次要人物并不多,一般就两三个。她的描写关注的是女主的内心活动,就像是热闹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一场戏,寂寞的人就在自己内心演上场场丰富的不落幕的戏。
也正是因为读了这些女人的内心戏,才知道原来,身为女性特有的那些细腻,都是一场场他人可不参与的独角戏。
读了不少孙频的作品,虽然所塑造的人物各有各的经历,但其附带的敏感、孤寂、清冷、不合群等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相似的。读得多了,也会让人审美疲倦。
但奇怪的是,即使疲倦,但还是渴望着,就像是瘾君子。
我想,这大约是作品人物生存的被遗弃被放弃被辜负,来时刻提醒着自己所生活的安稳幸福吧。虽然我没有在现实中接触到作品中的此类人物,但我相信,在这个浮浮沉沉的社会里,总会有那么一小众人物活在自我铸造的黑暗小屋里,窥视着人间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