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燕读财报

财报做假账的三种方式-20180223

2018-02-23  本文已影响205人  hddongjg

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国内部分企业的财报是不可信的,存在着造假行为。

而事实上,这种造假情况——确实存在。我曾在不同的公司呆过,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公司应付税务部门检查时的前几天,肯定都会加班。

好在,国家有较为严格的财会制度,严格审查后,财报上的假账还是能被专业人士检查出的。那,不是财会人员的我们,该如何看出假账后的端倪呢?

今天,林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

假账方法之一:通过假交易来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

国内大多数投资者是不看财报的,就算看,很多人也只看利润表。当听到某家公司“营业收入”又创新高时,瞬间会觉得这家公司有“钱途”。

少部分心术不正的上市公司老板,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为了增加营业收入(销售额),来美化利润表的获利状况,他们常常会透过开设子公司、甚至在海外开设分公司,来进行塞货的假交易。

利润、资产关系图

假交易 → 营业收入 ↑ → 净利润 ↑,于是一个拥有漂亮数据的利润表就出来了!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了符合借贷平衡的会计规则,这部分钱只能在“应收账款”中体现,继而,会引起“应收账款”项大幅增加。

相对应的“平均收现天数”就会越拖越长,比如从原先的90天慢慢增加到100天、120天、180天……360天!

因此,如果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现天数”呈现的是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它就是在做假生意、做假账!

应对方法:看财报时,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报表放在一起看,且三张结合起来立体看。

做假交易的公司的财报特征:

(1)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2)净利大幅增加。

(3)现金不会等比例的增长,因为销售额都是假的。

(4)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5)平均收现天数越来越长。

假账方法之二:改变资产折旧年限来增加净利润

当年营业收入不佳怎么办?“聪明”的上市公司老板又想出一个办法:延长资产折旧年限。这样,平摊至当年的资产折旧费减少,也就是说营业成本减少,净利润就相应增加了!

营业收入不变,当期资产折旧费 ↓ → 营业成本 ↓ → 净利润 ↑ 

应对方法:三张报表结合看,看利润增加的来源。

假账方法之三:在资产负债表上做假

我们知道,财务年报,表现的是12月31日这天公司的余额。根据总资产周转率的概念

把分母减小,或增大分子,总资产周转率就上去了!

“聪明”的老板又出了高招:把公司的存货或其它资产、设备先卖给隔壁的老相好,等报表做完后再买回去。

应对方法:还是三张报表结合看,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

怎么样,做假账的三招你学会了吗?不,不对,你学会识别了吗?

MJ老师提醒:

财报体现的是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因此,其特性是指标慢慢变好或变差,报表上的数字除非碰上罕见的特殊情况,要不然是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大幅变动的!

从长期来看,就算做假账的人再厉害,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还在那句话,好在我们已经开始跟着林老师学财报!我们不会被忽悠被骗了!

一起财报,扫码加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