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父母们和子女们彼此牵挂,是正常的幸福,也是幸福的正常。可李胜利对孩子的牵挂有些特别,幸福的味道也有些特别。
大女儿一直是李胜利的特别牵挂,大女儿却不知如何牵挂李胜利。
李胜利养育三个孩子,小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后来在一家企业上班,做的是财务工作,后来在城里安家,小日子过的蛮不错的。
小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发展,儿媳妇是当地人,儿子媳妇成家后,岳父岳母帮衬着儿子,帮着照看孙子。李胜利想起儿子一家,就觉得很欣慰,很知足,也很骄傲。
李胜利最大的牵挂是大女儿,大女儿的智力像个两三岁的孩子,会走路,会吃饭,常常乐呵呵的傻笑着。
李胜利家有三个娃,两个小的从小到大,因为这个大姐的情况,常常被村里孩子们的嘲笑,小儿子,小女儿常常哭着回家。
有不怀好意人,一次次的给李胜利出招,让李胜利把这个大女儿“处理”。在那样年月,个别的家庭遇到特别孩子,会有个别人用特别啊。
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事情,和我同龄的那个叫娟的傻丫头,十几岁时消失了,父母说是得了病,有知情人说被饿死的。
傻丫头娟是真的傻,吃喝拉撒都不会,常常啊啊啊的叫着,左邻右舍都能听见那傻笑傻哭,她的声音会像牛一样有力量,被父母用一个铁链子拴在屋子里,或者拴在院子里。
那个傻丫头可有力气了,一不小心就会乱跑,跑到院子里跑到大街上。
后来娟子长大了,常常衣不蔽体撕扯着衣服。
傻丫头娟下面有三个弟弟,总有人说傻丫头的存在,影响这家儿子们的成长,会耽误儿子们找媳妇。
后来左邻右舍,再也听不到傻娟的牛一样的喊声了,日子都过的安静了,好像也都松了一口气。无论事实怎样,大家都觉得傻娟的离去,操劳的父母少一些特别的牵挂。也实属无奈呀。
李胜利哪能忍心呀,那是他的心头肉啊,李胜利明白这个大女儿,会是他们一辈子的特别牵挂。
李胜利的大女儿长的比弟弟妹妹更好看,五官端正,眉眼都像极了李胜利。
李胜利在城里上班时,买衣服时从来不偏不倚,有小女儿,小儿子的也会给大女儿买新衣服,从来都疼爱这个大女儿,把大女儿当成正常孩子来疼爱。
大女儿除了智商有问题,从不惹事,也会自己吃饭,也会自己走路,十多岁了还常常让李胜利背着走路。
后来小女儿小儿子读书上学工作,后来结婚成家了。
大女儿以后的日子可咋办呢?李胜利夫妻俩也渐渐老了,总不能一直陪着大女儿呀,他动了心思要给大女儿寻个婆家。
可是上哪里找这样合适的人呢?谁愿意要一个傻子当儿媳妇呢?李胜利夫妻俩明白,正常的家庭,正常的人家,不可能娶大女儿做儿媳妇的。
可是大女儿总归要嫁人,思来想去各种筛选。最后李胜利为大女儿选了一个老实人,家贫的青年比女儿大十多岁,一直没有成亲,是个无父无母的娃,家里有三个哥哥,两个哥哥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哥哥家庭也特别的贫穷。
无父无母的娃家住农村,父母留下一套老房子住着。那家贫的青年是个懒惰的人,没有啥本事也不太会说话,人倒是憨厚老实。
李胜利把女儿嫁给了那憨厚的青年,没要男方任何彩礼,反倒贴补了好多家用电器,傻女儿终于成亲有个家了。李胜利松了一口气,女儿终于归有了归宿。
结婚后的傻女儿常常笑着乐呵着,那憨厚的老实青年,对李胜利的女儿当做宝贝一样很是呵护,李胜利夫妻俩松了口气。
很快地李胜利有了一个胖胖的大外孙,一家人都很开心。李胜利夫妻俩常常帮着照看小外孙,看着小外孙一天天的长大,小外孙也会说话了,小外孙也会走路了,看起来和正常的孩子没啥两样。
生下孩子的大女儿,后来慢慢学着会做一点简单的饭,会帮着煮个米粥烧个热水,日子看起来越来越好了。
孩子渐渐又长大后,李胜利发现小外孙似乎对数字不敏感,再后来慢慢长大孩子上学后,小外孙的智商完全显露出来。很遗憾的是,小外孙遗传了妈妈的智商。
正常的学校不再收留小外孙上学了,小外孙不得不被安排到,城里的特殊学校去读书了。
女婿和女儿的日子就那样过着,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种着一点菜园,维持着基本的生计。李胜利夫妻俩常常各种方式接济着,儿子和小女儿也常常,帮衬着傻姐姐一家人吃喝拉撒。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着,看似没啥希望,可是日子总要过呀。
有了李胜利夫妇俩的牵挂,有着他们的帮衬,大女儿家的日子就那样过着。女婿对女儿的照顾也算尽心尽力,把女儿养的白白胖胖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女儿突然摔倒意外中风,从此后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养病日子。
女儿的这一次中风语言功能受损,行走功能也受限。女婿本来就比女儿大了好多,也已经接近六十多岁了,也是有各种毛病,陪床一段时间后,女婿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全程陪伴着在医院里照料了。
其实接近六十岁的女婿,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傻媳妇,说不清话,走不上路,再看看自己傻儿子,确实也没那个心气再照顾媳妇了,日子越过越叹气啊。
七十多岁的李胜利夫妻俩不得不把,女儿从医院接到自己家里,夫妻俩全程陪伴着各种照料护理。
李胜利夫妻俩下了很多功夫,那一段时间他们迅速苍老了,小女儿小儿子心疼也没有办法。只能从经济上对老父,老母多些补偿,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补给了大女儿一家。女婿愈发地依赖岳父母一家各种接济。
李胜利的小儿子,小女儿对这个大姐姐有心疼,更心疼年迈的老父老母呀,眼看着大姐这样的状态,父母没法安心老去,可是能怎么办呢?
李胜利夫妻俩把患病的女儿,接到家里大半年的照料养护,后来女儿慢慢的能含含糊糊的说出话来了,再后来能拄着拐杖慢慢走路了。
女婿看着女儿的情况渐渐好转,就又把女儿接回家了。外孙已经长大了,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个子也已经一米八多了,智商像极了妈妈,能吃能喝,看起来像个好人,可是不识数不懂人情冷暖。
李胜利的女儿回到自己家后,傻儿子也能帮着扶着妈妈一起走一走,遛一遛,在小区里转转走走还是能行的。于是,李胜利夫妻俩就常常往返着,要去帮着送点吃的,送点喝的。总之,隔三差五的要去看看那一家人。
李胜利夫妻俩也就快八十岁的人了,他们常常风里雨里的跑着,念叨着,数算着,他们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数算着大女儿家的日子,想想高高大大的那个外孙子,常常念叨着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帮着想想办法,可是现在这样的社会,那傻孩子能做些啥呢?
能想啥办法呢?做孩子舅舅的能想到的是帮着大姐一家申请各种低保救助,在政策范围内为大姐一起家谋取最大福利,这是他能做的。
大姐患病以后也是去福利机构申请,一些免费的各种检查理疗福利,在大姐生病以后,这个做弟弟的在这方面也做了事情,其实也是想让自己年迈的父母少操一些心。
李胜利的女婿越发病态了,严重肥胖走路常常要打晃。免费下乡查体的人说李胜利的女婿血压高,血糖高。
李胜利年纪越来越大了,他心里明白,在外地的儿子一家不可能专程跑过来照料大女儿一家人。
在城里住的小女儿一家的日子,也有老人和孩子,也不可能分出更多精力照顾这一家呀。
他悄悄联系了一些福利机构,想着万一自己和老伴哪天都走了,也让女儿和外孙有一个妥善去处,他这样想着数算着日子,想着啥时候要和自己的儿子念叨念叨,让儿子帮着筹划筹划。
李胜利女婿一家现在住到社区里了,居住的条件好多了,社区里通上了燃气,女婿做饭也更省心了,女儿可以拄着拐杖在社区里走一走,锻炼锻炼,说话也慢慢清楚起来了,看起来女儿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李胜利看着恢复很好的女儿,也常常感慨着,没想到女儿又活过来了,又能走路了,又能说话了。尽管走不好路,说不清楚话,但是能清楚地喊爸爸喊妈妈了。
李胜利常常想着大女儿的事情,也想着自家儿子和小女儿的事情,会觉得对小女儿和儿子有所亏欠,但想一想又觉得很欣慰,小儿子很争气,小女儿家的日子过的也挺好,也就没啥特别挂念他们,夫妻俩最挂念的就是大女儿一家的日子。
李胜利想想以后的事,又不敢多想,眼看着大女儿拄着拐杖能走路了,能说话了,能叫爸爸妈妈了,他们很知足了。
有时候李胜利也会想,幸亏有这个大女儿牵挂着,他们夫妻俩天天心心念念着大女儿的事情,好像老天爷也特别照顾他们,年迈的他们身体都杠杠的,看起来倒是比那个女婿更健康的样子。
李胜利的大女儿是他这一世最大的牵挂,也是他最特别的牵挂,老天爷知特别眷恋着他们,他们夫妻俩种着那么多田地,还包着果园,拼命想多赚俩钱,补贴着大女儿一家,总不能光靠政府的补助金,光靠儿子女儿们的帮衬呀。
本该进养老院的李胜利,盘算着女儿一家和养老院的事情,想着啥时候开口和儿子商议商议,毕竟自己年岁越来越大了,总归要为大女儿以后的日子多些考虑呀。
李胜利的牵挂呀,在大女儿那一声声的爸爸里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