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践行易效能的“一线”去,而不是收藏帖子或者听录音
2018年的冬至,我出现在了广州市卡丽酒店,易效能课程的现场。
其实早在2015年5月,我就在东莞接触到易效能课程了,还记得当时东莞的教练做易效能的分享。可惜当时我没有报班参与线下课。
回去后我并没有停止探索效能提升之道。我是时间管理线上三堂课的参与者,我也下载使用OF、calendar5、印象笔记、简书、思维导图、坚果云、atimelogger等等易效能提及的一系列软件,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人,往往难以走远。我还每次开车上班时,都会听喜马拉雅时间管理课程,但是收效并不显著。
特别是OF,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不小,我成为了三分钟热度的那一群人之一,而且还因此怀疑这一个舶来的效能软件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atimelogger,我践行了2个月,活动被我细分为23类,统计了时间,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统计结果(其实也基本没有深入思考过如何应用)。想想,柳比歇夫真是个“变态”。
其他软件也逐步被我闲置,或者删除、抛弃。我还买过实体的番茄钟、有带月历、周历的笔记本,也买过一些据称能促进效能的文具(多是日本来的)。
截至参加225期一阶课程前,我所剩无几的使用的效能工具却只有滴答清单、印象笔记(里面资料并不算有序)。我所能拿来保障我的日常工作的仅有这两个。而且,我能说出口的对效能(包括易效能)的认识,寥寥无几。
参加225期易效能,我的目的之一是想见识线下课到底有什么不同。
225期,没让我失望。满满的大课堂,光是教练就有40名。我们16组的高超教练,耐心地解答我们一个又一个入门级的效能问题。
记得有一个学员在复盘帖里提到过“我觉得叶老师平时在上线上课时是留有一手的。因为线下课他会多讲很多很形象的比喻跟道理,一下子就能听懂了,开窍了。”
通过225期课程学习,感受到,其实叶老师讲的内容跟喜马拉雅100讲也没有本质的不同,他的线上课并没有“留一手”;但是两天半封闭的、严密安排的、系统性地熏陶灌溉,那些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常识”,我们重新审视,从这点来看,线上课是“不得不”留一手的。
今日待办是一个谎言——没有参加线下课,我的日历就是密密麻麻的画风;没有线下课,我就不会将这句大白话刻在心里、脑海里,我会继续日复一日地被领导交代和工作岗位上层出不穷的工作任务推着走,度过我紧巴巴的一天。
无论如何,“下一步”!——叶老师不断重复的这种行动理念,为我治愈拖延症提供了一个简单处方。以往,对于那些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处理的事情,我往往一拖再拖,心理负担不断积攒。
梦想一定要有,梦想一定能够思想。——我三十而立,虽然在寻求效能之道,却依旧没有设立自己的梦想与目标,没有梦想与目标的驱动,一切效能提升服务的是什么?
……还有许许多多的干货。干货不在于以前从未听过,而在于它重要到经常被熟视无睹。
当看到小组的每个人甚至500人大班级里的每个人与我曾经与正在遇到同样的困惑,我有茅塞顿开的快感。易效能是一个超级大平台,用好这个平台,能够帮助找到一条效能提升之道甚至人生成功之道。
没有这个平台的依托,你就可能一个人在大海中航行,出过海的人就知道——那是多么凶险的一件事情,这也是过去几年我在探索效能提升方面遇到的困境。课后90天的落地行动,每周小组会、班级锦囊会、空中课堂,丰富的内容,让我感到这个平台的助力。
而这一切,需要以自己的主动、行动、积极为前提,否则,就像我开着车,听着叶老师的喜马拉雅课程一样,觉得他说的都对,但是回到工作生活的现场,我仍然是那个低效拖沓迷茫的我。
要到践行易效能、提升效能的实践现场去,而不是停留在聆听或阅读中。收藏一千个关于效能的微信帖子,零零散散地阅读,并没有太多用处。
到“一线”去系统地践行关于易效能的理念。“一线”像是实践的战场,这里检验对错,检验优劣,在检验落实中不断地强化正确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认识,真正地让所学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落地,如此,让我们最终收获高效的、有掌控感的人生。
225期线下齐聚一堂虽然只有两天,但课程远远未结束。到“一线”去,脚踏实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