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

2020-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Amberlucky
image.png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首先花一分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

“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

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因为养育一个孩子是在太艰难了,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而这种养育的艰难导致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人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

而孩子“听话”真的变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的人吗?

文中有一个例子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叮咚”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很好”。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合乎道德的”、“正直的”或“有同情心的”。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有给我添乱。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

且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强迫孩子听话,我们首先可以看看一直强调孩子听话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我们一直强调希望孩子听话,会有什么后果?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

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

有条件/无条件的养育方式比较

两种养育方式的理论基础

image.png

1.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外在行为”还是孩子的全面身心

有条件养育,行为主义心理学,“外在力”是关键因素,人的行为由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否收到奖励(或惩罚)决定,而如何行动就代表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所以干脆只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表现出关爱,或是主动将自己的甜点分享给朋友,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由于过去某些愉快的反应而导致的结果。

简而言之:“外在力”,诸如某人之前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的奖励(或惩罚),是导致人类如何行动的关键因素,而如何行动则构成了我们的全部。即使从来没有读过斯金纳的作品,人们似乎也很容易接受他的这些假设。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仅以强制孩子做什么(或停止某种行为)为目的的训导技巧产生依赖。

无条件养育,“内在力”即孩子的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才是关键因素,而行为只是这些内容的外在表达,所以我们应该更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帮他渡过难关,而不是仅仅根据行为评判孩子行为不良。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计算机,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会彼此紧密关联。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事实上,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例如,如果阿比盖尔的反抗实际上是因为害怕我们过多关注刚刚出生的弟弟,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她打开心结,而不只是压制她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方式。

2.我们如何看待人性

请再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大哭,显然很伤心,此时父亲上床将孩子搂在怀里,给她讲《青蛙与蛤蟆的故事》,孩子安静了下来。有条件养育拥护者会对此惊呼:“不!不!不!你这是在强化她的不良行为!你是在告诉她淘气顽皮也无所谓!”

这种解读不仅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应该如何去吸取教训的设定,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其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得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惹麻烦也没事!”)。他们把家长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条件养育从根本上抱着深度愤世嫉俗的理念,认为对孩子的认可就是对其不良行为的默许,因为孩子天生就是不良的嘛!

相比之下,无条件养育会首先意识到阿比盖尔并不是有意让我们痛苦,她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其可能是刚刚发生,也可能是已经暗暗存在很久。这种做法无疑是给孩子投信任票,它否定了“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觉自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终想要表现恶劣”的假设。

上述观点并非空想,也非不切实际,没有否认孩子(和成人)有时会做坏事。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低龄儿童突然哭闹或拒绝在浴盆里洗澡,我们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没有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或不记得自己的承诺或不能守约。因而,从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

3. 如何看待父母的爱

有条件养育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如果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他们的建议建立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之上,毕竟没有付出就不应有回报,更不用说幸福或者爱了。

而无条件养育把父母的爱看成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这个爱不因为你做了什么,你有没有成就,而是因为你是你。

4. 实施技巧的技巧是什么

有条件养育通过奖励和惩罚加以控制

无条件养育通过与孩子并且协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条件养育的两种面目 - 惩罚和奖励

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惩罚没有用,所以很少用惩罚,而“正面管教”里面提到的“自然后果”,在文中也认为不可取,比如孩子回家晚了错过了吃晚饭,我们说因为你错过了晚饭时间,所以就没饭吃了,其实这也是惩罚,也许孩子回家晚有自己的原因,而我们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他本来就比较糟糕的一天变得更加糟糕,而假设孩子是因为贪玩回来晚了,我们可以通过和他沟通的方式,告诉他吃饭时间,为什么吃饭时间需要回来吃饭,我希望孩子在饭点回来吃饭是因为:“吃饭时间到了,妈妈在等我吃饭”,而不是“我得赶紧回去吃饭,否则妈妈会不给我饭吃”。

不仅惩罚不可取,文中提到奖励也没有用,甚至有反作用,因为奖励可能会让孩子把焦点关注在获得奖励上,而不是事情本身的意义。比如他成绩好,爸妈和开心,夸奖他,他的目标可能会变成提高自己的分数,而不是爱上学习。当然也许这种情况会让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更好,但是可能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更多的应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表扬。

不能表扬,奖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1. 当我们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时,可以简单地指出我们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非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简单的、不带评价的表态会让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了,也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女儿两岁时终于能自己上楼梯了,我当然非常高兴,但我没觉得必须要对她品头论足,只是说“你做到了”,她因而知道我看到了、也关心了,并且她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

  2. 在其他时候,更详尽的描述可能更恰当,但即使是这样也不需要评价来“玷污”它。你可以简单地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提供反馈,如果孩子关心他人或慷慨大方,你可以温和地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其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上,这与表扬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你如何感觉他的分享行为。

  3. 最后,比“描述”更好的是“提问”。你能问他对自己的行为做何感想时干吗一定要告诉他你的感想呢?这样会促使孩子做有用的反思,反思为何这样做要比那样做更好。对他的写作、绘画或手工作品提问,会邀请他思考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功以及如何取得了成功,这能刺激孩子取得更大进步,滋养对任务本身的兴趣。记住,研究表明“表扬”的影响恰恰相反,会将他的注意力从任务本身转移到你的反应上。

不要说…… 试着说……

“我喜欢你这样做……” 什么也不说 (只是关注)

“画得好!我喜欢这些画!” 描述你所看到的,而非评价: “嘿!你给那些人物脚上画了新东西。他们有了脚趾头。”

“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解释其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你摆好了桌子!这样我做饭时就方便多了。”

“你的论文写得不错!” 引导反思: “你怎么想到从一开头儿就这样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呢?”

“迈克尔!把东西分给别人就对啦!” 提问,而非评价: “是什么让你决定把自己的巧克力饼干分给迪尔德丽的?你不用必须这样做啊?”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有条件的自我评价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是否迎合自己活他人的期望时,自我评价会出现剧烈的起伏,当他有所成就时,自我评价很高,而遇到挫折时,自我评价就会很低。

无条件的自我评价,不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成绩之上,他们更倾向于将失败看做是短暂的挫折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太容易陷入焦虑活绝望。还有,他们几乎从不关心“自我评价”这件事!花时间评估自己有多好,或者故意试着去自我感觉良好,不仅会影响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不良迹象,标志着你还存在其他问题——具体点说,它表明你的自我价值感极其脆弱且附加条件。“自我评价的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它,就不需要它。”

而让我们产生有条件的自我评价有两个原因:

  1. 竞争
  2. 家长的过度管制
  3. 他人的有条件评价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研究人员在一次旨在区分两种不同类型家长的研究中发现,善解人意、宽容温厚、亲和力强、控制欲望弱的家长要比自认为“有权对孩子为所欲为、强加意愿给孩子、制定各种标准、不顾孩子需要和意愿粗暴干涉孩子行为”的家长,更容易拥有一个心甘情愿听话的幼龄童。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听话,其实高压政策也不管用。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和孩子建立联结。尊重孩子。

为什么高压政策不管用?

唯命是从、高压政策的养育技巧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在于,归根结底我们控制不了孩子——至少在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很难做到让孩子吃这个、不吃那个,在这里尿尿、不在那里尿尿,更无法强迫孩子睡觉、不哭、听话或尊重我们。这些恰恰是家长最费神费力的事,因为他们此时会遭遇一种人类互相胁迫的内在极限。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其次是青春期儿童,这种控制的目标最终被证明只是一个幻影。(3)不过可悲的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去寻找更新、更狡猾、更有力的办法去强迫孩子服从,如果这些手段再不管用,我们通常就会借此以为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同样的办法。

我们能做什么?

科恩给出的13点原则是

1.深思熟虑。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3.专注长远目标。

4.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6.尊重、尊重、尊重。

7.真实可信。

8.少说、多问。

9.记住孩子的年龄。

10.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11.不说没必要的“不”。

12.不要那么死板。

13.不要匆匆忙忙。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是:

  1. 亲子关系第一位,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建立了联结,我们才能更高效的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
  2. 尊重:不把孩子当成我们的附属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迫他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3.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而不是控制:比起和孩子说,你要多阅读,对你有好处,你要好好锻炼身体,不如想想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爱上锻炼身体,增强他们的内驱力,而不是外驱力。
  4. 让孩子拥有掌控感,有选择的权利,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5. 做好榜样:这是对孩子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方式,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爱上阅读,如果我们自己不热爱阅读,那么又有什么说服力呢?

总结

无条件育儿真的很难,惩罚和奖励,我们信手拈来,这是一种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态度来给予孩子评判。而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从内心成为一个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的人,这需要我们学习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科恩说的,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就像《囧妈》一开始的质问:

你心里住了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妻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那种儿子(妻子)。

到最后伊万的感悟

这趟俄罗斯之行,是我从读大学离开家,二十多年以来跟妈妈相处最久的一次。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愿我们能够跨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信奉、所感、所惧 的障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成为孩子最靠谱的合伙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