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育儿|“自我评价”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163人  小桥流水_ad28

“妈妈,你觉得我今天表现好吗?”

放学后的静好一上车,惯常会问这句话。

有时,我会说:“嗯,表现还不错。上课没有影响其他人,也积极参与活动了。”这时,她会马上顺势提出她的需求:“那我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吗?”

瞧,她的重点原来在这里。她通过对方的评价,来判定自己是否有资格提出下一步的条件。

我看清楚了她的“套路”,待她再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要“反套路”。

“妈妈,你觉得我今天表现好吗?”

“哦?你自己感觉呢?”

“嗯?我觉得……”她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我,试图通过读懂我呈现出的情绪,来判断自己表现的到底如何。这说明,她对“自我评价”这件事并不自信。

“呃~我觉得我表现的不太好。”

“是吗?哪些方面呢?”我对这个答案很好奇,我想了解下她的“自我评价”和我看到的有多大出入。

“嗯……好像抢玩具了,还……嗯……”她开始努力的想,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好了呢?

活在当下的孩子,认真的投入在每一刻的生命中。他们一天当中的每个反应都出自那一时的需要。或错或对,他们不会提前预判,只是知道,有个声音推着他:“我就想这样做,我就要这样做。”所以,对与错的评判往往是事件之后旁观者给出的反应,而这个当事人却仿佛是大梦初醒一般,面对结果“恍然大悟”。你问他:对了吗?错了吗?改了吗?在成人的追问下,看似“知错就改”。可是真正做反思的实在是少数,更多的孩子是背了个积极改正的“标签”,继续嗨。

静好也这样啊,想了半天,早把今天干的“好事儿”忘光了。当然,若是她真做了感天动地的好事儿(比如帮谁做什么了),自己绝对记得。那可是她最爱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

“妈妈,我今天可能表现不好……”目光低垂,楚楚可怜,具体哪儿不好,估计实在想不起来了。更大的可能,她根本没觉得自己不好,您既然让我说,我就认为自己不好吧。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自己不好呢?”我问她。

“啊?嗯……我也不知道啊。我觉得应该是不好。那你觉得我好吗?”

“我当然觉得你好啊,小孩子偶尔犯点小错很都没什么,只要不伤害别人,自己也能保护好自己,而且积极参与活动,我觉得挺好的。”

“哦!”她如释重负。“那,我可以看一集动画吗?”

哈哈,又来了。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

孩子的“自我评价”机制到底是如何建立呢?

从业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好不好”。

比如:他做了一道题,问我:“老师,你看这样对吗?”

我回答:“你自己认为呢?”

他会马上否定自己,说:“哦!不对,我再改改。”

改来改去,最后非常为难的过来找我:“老师,这个我不会做……因为我怎么算都是这个结果。”

我回答:“这个本来你就做对了啊,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

他太需要对方肯定的告诉他:“你是对的。”

如果没有这个肯定的答案,那么他就永远找不到方向。

孩子自我评价的完成,首先需要拥有自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才能完成对自己的评价。

孩子的自信心怎么去建立呢?这就回到了静好的那个问题:“妈妈,你觉得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

孩子在体验边界的过程中,暂时还不能完成自我评价。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每一个正向的评价都像是一粒种子,种进那片培育信心的土壤中。每个评价在种下的时候,心中要有“果实”的成像,它最好不要张口就来,它应该是谨慎的,客观的,具体的。具体到能帮助孩子去了解“边界”。(哪里不够好,哪里很好,哪里还可以更好。)

待到一颗颗种子发芽和生长,孩子慢慢长大,一套自我评价的体系就开始在内在呈现。他清楚边界,并认可自己,爱惜自己。

种子种的质量高,孩子内在评价系统就更成熟,更笃定,更有力量。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更认可自己,从每一句脱口而出的评价中开始觉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