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小人书:歌德
感谢订阅《每天一本小人书》,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今天是3月20日,我们要讲的小人书故事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诗人、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1749年8月28日生于德国商业城市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父亲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出身微贱始终找不到职业,只得把精力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
母亲是市长的女儿,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乐观,说话和蔼,特别善于讲故事。
歌德是个早熟的孩子,他聪明好学,很早就学会了拉丁文、法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和英文。
1765年,16岁的歌德告别了家乡,遵照父亲的旨意来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可是他对法律一点也不感兴趣,他渴望成为诗人,于是改学文学。
在莱比锡,歌德经常出入一家酒店,并爱上了酒店老板的女儿,爱情激起了他抒情诗的最初旋律,他开始了文艺创作。后来,他失恋了。
歌德为了抒发自己的欢欣和痛苦的情怀,用罗珂珂体写了一些抒情诗,他崇拜当时流行的这种艺术形式,文学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
19岁那年,歌德不幸染病,离开大学,回到故乡法兰克福,歌德没有完成学业,父亲很不高兴。
1770年春天,在母亲照料下,恢复健康的歌德离开父母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在斯特拉斯堡,歌德结识了许多朋友。
在结识的朋友中对歌德有影响的是赫尔德,他比歌德年长5岁,赫尔德的著作《关于德国文学片断》和《批评之林》发表后,就成了著名人物。
歌德与赫尔德朝夕相处,这位进步的文艺理论家给正在觉醒的天才歌德打开了眼界,对歌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1年多时光,收获很大,接触了民间文学,写了一些抒情诗,他的诗歌,歌颂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物,不仅借景抒情,而且还借物喻人。
斯特拉斯堡是德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中心,歌德在这里接触到了法国启蒙运动先驱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为他投身“狂飚突进”运动作好了思想准备。
1771年8月,歌德获得博士学位,遵照父亲的吩咐,回故乡当了一名律师。
同年10月,歌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隆重地举行了一次莎士比亚纪念会,他在会上作了一次著名讲演,热情歌颂了莎士比亚。
歌德成了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鼓手,一支铁笔直指腐朽的封建统治,这就是欧洲文学史上叱咤风云的“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宣传民族觉醒,呼吁德国民族统一,它提倡民族文学,重视民歌的发掘。
歌德还以戏剧形式创作了一部具有德意志民族内容的作品,让一个勇敢的人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就是《葛兹》。
1774年歌德写了第一部闻名世界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775年,歌德从瑞士旅行归来,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状态,魏玛公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化,歌德受到邀请担任了枢密院顾问和大臣。
歌德拜倒在封建统治者的脚下,成了魏玛公国的忠实臣仆。
这段岁月,埋没了歌德的才华,他开始讨厌那种庸人的生活,他要寻求新的生活,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1786年秋天,歌德经过激烈的斗争后终于毅然改名换姓,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只身离开魏玛前往意大利。
歌德在意大利,凭吊古迹,游览名胜,接触人民,亲身感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在罗马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我将变成一个新人回来。“他在信中还进一步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狂飚突进”者加以审视和估价。
意大利是一个艺术世界,在这里接触到古典文学艺术,因而使歌德的艺术观发生了新的变化。
歌德专心研究古代艺术,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应当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从那里去寻找美、善和真正的理想。
歌德在意大利完成了两个剧本《伊菲格尼》和《哀格蒙特》。歌德已失去了当年“狂飚突进”时期的那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豪迈气概。
歌德旅居意大利两年后回到魏玛。他不想做政治家,而要做一个文学艺术家,开头一段时间歌德很苦闷,几乎很少有人和他来往。
1789年7月,法国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枪声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革命的烈火几乎燃遍了法国。
歌德不热衷于这场法国革命,他对这场摧枯拉朽、推翻专制制度的暴力革命是不赞成的。他主张以阶级调和,科学技术进步和感化来达到和平发展。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统帅的法国大军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歌德对拿破仑并不十分关注,他的一颗心始终放在自己所热衷的科学和德国文学艺术事业上。
时至今日,歌德和席勒并肩站在一起的塑像,矗立在魏玛剧院门前。凡瞻仰过塑像的人,都会想到他们为德意志文学艺术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席勒比歌德小10岁,两位诗人见面是在1788年9月,但彼此都没有留下良好的印象,两位诗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席勒一方面敬佩歌德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对歌德很不满。歌德承认席勒的才能,但认为他还不成熟。
两位诗人思想上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尽管如此,歌德于1788年还是推荐席勒去耶拿大学教授历史。让席勒获得这一职位,显然主要是对他才学的重视。
1794年秋天,他俩在耶拿的一次自然科学研究报告会结束后,第一次进行了坦率友好的交谈,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席勒在耶拿创办了《时代女神》杂志。席勒写信请歌德为杂志撰稿,歌德答应参加杂志的创办工作。
1795年5月《时代女神》第一期出版,歌德的诗文遭到文艺界的非议。歌德非常愤怒,他要用讽刺的警句短诗回击那些愚昧的文人,得到席勒的热烈赞同。
1797年7月底,歌德开始了第三次瑞士旅行,他访问了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尔的故乡,仔细考察农民起义的发生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歌德写信告诉席勒,并详尽地讲述了一切,席勒根据歌德的介绍和史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威廉·退尔》剧本,这成了德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1797年歌德从瑞士回来后,席勒辞去大学教授职务,来到魏玛,两位诗人合力要把剧院办成一座模范剧院。
在魏玛生活期间,两位诗人互相帮助,共同协作,歌德开始写《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浮士德》第一部。
1805年席勒逝世,歌德痛苦极了,他说:“我失去了一位朋友,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歌德垂暮之年的创作热情很高,1809年他完成小说《亲与力》和自传体《诗与真》、《意大利游记》。他的代表作《威廉·麦斯特》上半部完成于1796年,下半部完成于1829年。
歌德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国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很有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和颜色学》的论文。
歌德用毕生精力写完的《浮士德》是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写成,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浮士德》中,歌德安排和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浮士德和靡非斯特。浮士德向往光明,追求真理,他代表新兴、进步的力量,正走向胜利。
魔鬼靡非斯特则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势力最终走向死亡。
《浮士德》反映了文艺复兴后直到十九世纪初德国和欧洲的历史,描写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发展过程。
1832年3月22日,伟大的文学家、一代诗哲歌德与世长辞了。
感谢订阅连载《每天一本小人书》,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疑问或观点,与作者和其他读者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