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困扰,都是内心的不坚定
(一)
因为简书,加了各种各样的微信群,也听了很多关于写作的观点,还好我不是一个对写作执着而痴迷的人,尤其对提高写文质量没那么多追求,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对我的影响都不大,更不可能产生什么困扰。
比如,有人主张,随兴写,不去刻意强求什么,写着写着,自然就水到渠成;有人认为,好的写作应该是有价值观的东西,要输出价值。还有人评价,文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字里可以看出其思想与认知……
上述观点,都有道理。
但有个问题,哪个适合你自己?
你若专注于创作,一心朝着作家出发,必然得认真研究文字,怎么样谋篇布局,怎么样让文章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说白了,文学创作与文字兴趣完全是两码事。
你若就喜欢来个自娱自乐,随兴而为,高兴了写点,不高兴了也写点,整一个乐字了得。所以,就算没有价值输出,就算没有什么所谓的思想性,那又如何呢?虽不能发挥文字的社会影响力,单纯悦己也未尝不可吧。
个人认为,只有适合你的才是你需要关注的,而非人云亦云,甚至邯郸学步,最后连走路都不会了。这样的学习参考,不仅无效,还起了反作用。
任何时候,坚定你自己的想法,懂得你自己的需求,然后自取所需,不必受任何人的影响,更不要因此而困扰自己。
(二)
自从开始跑步后,关于跑与不跑,多跑与少跑,快与慢的各种议论也是铺天盖地的。今天看到一篇上榜文:《就是跑个步,真的没必要那样拼》。这个标题让我点开拜读了全文。
说的是一个台北的女跑友,前不久参加马拉松,跑到十公里就受不了了,但因为赛前说过硬话,就是连爬带走也要完成,所以十公里后一再坚持,结果倒下了,等医生救过来后,还是执意要坚持跑完,最后是流着泪走完了,用了两个多小时。
对女跑友的坚持,作者说真没必要,这有所感触地写了这篇长文。
究竟有没有必要?作为旁观者,我觉得谁说了都不算,当事人觉得有必要就成。
为何这个女跑友流着泪都要坚持走完呢?想必有她的道理,虽然跑步能力尚未达成,但毅力却是有的。作者文章中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写清楚,比如,女跑友倒下了,这是个什么状况?还有医生救过来后,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状态?很让人疑惑,都到了救过来的程度,还能走完剩下的十公里?(作者没交待是全马还是半马,从用了两个多小时,估计是半程马拉松)既然能走完,那为何没有走完的必要呢?
有句话我一直挺喜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每个人做事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坚持自己的初衷和选择,有何不可呢?不仅可以,还是有必要的事。
(三)
人的一生,尤其是成长路上,一定会得到很多教导、建议和忠告。有些对你是有益的,有些可能对你是有害的,并非出言者有意伤害你,而是有些道理根本不适合你,你得学会甄别、取舍。
想要不受他人困扰,除了坚定自己的内心外,还要努力提升你自己的理性,不轻易被他人所左右。特别是女人,困扰总会很多,因为太过于感性,太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忽视了对自身这个个体的认可与关注。
所以,当你做任何事时,请更多的考虑你自己,你做的事,就是为了让你自己快乐,不是为了其他人,这样就会活得快乐,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不影响到你自己的心情。
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对别人的看法少一点关注,困扰自然也就少了。
(202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