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提高效率之排程

2020-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Sandy_Wang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有记录才有管理的可能。想要帮助孩子提高效率,清单思维很重要。清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可查阅帮助孩子提高效率之清单使用,用清单拆解并记录孩子要做的事情,不遗漏、易上手。

记录了,然后呢?当然是做啦!嘿,这做和做还有很大差别呢。同样年龄,同样作业量,有的孩子9点就完成了,有的孩子可能9点还有作文没写呢,想想都头大。各中差别,不仅是学习能力和状态,还有作业习惯。能力有差异,无法“催熟”,但习惯调整是有章法的,且立竿见影。排程和执行,显然是帮助孩子养成作业高效习惯的两把利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排程”的秘密。

排程的关键是学会“吃青蛙”

“吃青蛙”

什么是“青蛙”?

所谓“青蛙”,就是你一天中最有挑战性、最有难度且必须要做的事。对孩子来说,每天的作业就是他们的“青蛙”。

为什么“吃青蛙”?

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如果你每天一早醒来就吃掉一只活青蛙,那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

是的,因为有挑战的事情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脑力,如果放在最后的时间来完成,很容易造成拖延,而且焦虑情绪会伴随一整天。

高精力的时候完成高挑战的事情,完成后的轻松感和成就感会让你一整天保持好状态,效率倍增。回忆看看,如果早上9点开工,你就开始“吃青蛙”,用上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课程设计和PPT制作,中午的心情如何,你对自己的感觉怎样,面对下午的工作状态呢?反之,如果一开始就处理琐碎、简单的工作,譬如邮件、信息、沟通、审批等事务性工作,往往,一不小心,时间就会跑到下午。惦记着没动工的课程设计,心里难免焦躁不安,如果这时候再来个临时会议,你的心情准保好不了,临下班再启动课程设计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带着一天“低效”的感觉和评价,人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力量和勇气就被消耗了。无奈明天要交稿,职场人的深夜PPT都是这么来的。长此以往,人难免疲惫,效率每况愈下。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情绪使然。帮助孩子建立“我可以,我能行”的自我评价,何其重要。如果今天孩子的任务是写作文、做计算题、英文阅读,显然,写作文是比较多孩子的“青蛙”,在放学后或晚饭后精力旺盛的时候,首先完成作文,然后才是数学计算和英文阅读。这样,孩子的自我感觉会更好,感觉好才能做得好,作业效率自然提速了。都羡慕别人家娃对学习感兴趣,殊不知,兴趣从何而来?真正的兴趣不只是“好奇”,是“我能做到,能做好。”所以,帮助孩子做到、做好,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自律的关键,而合理排程是做到做好的重要环节。

当孩子高效完成作业后,留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是搭乐高、手工、看书或运动。又因为孩子有机会参与更多、涉及更多,孩子的学习能力会日渐成长。因为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得到更多的欣赏和肯定,孩子的学习热情会日渐高涨,再影响他更积极地面对学习,正循环就这样形成了。固化愉悦的感觉,这是人天然的能力,相信孩子,他们需要,他们能。

怎么“吃青蛙”?

1、用看板记录当日任务,根据重要程度,选出青蛙。

排程看板

按重要程度,让孩子把事情分成A、B、C三类。

A类:当日必须做的重要事情,比如:作业、练琴等;

B类:一段时期内要完成的事情,比如:培训班作业、考前复习、列复习计划等;

C类:不重要或者紧急的事件,比如:整理笔记、游戏等。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磁块贴,帮助孩子把三类事件在看板中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帮助孩子关注当下重要、紧急的事情,且不容易遗漏。

2、先大后小,先丑后美。

最难最复杂的事情即为最大最丑的“青蛙”。先难后易,先大后小。

伯恩.崔西的《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到一个观点:创造性拖延是指有选择地去延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是提高个人生产力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人性总是趋利避害,要刻意训练自己“高能要事”,把最难啃的工作安排在最开始完成,让自己成为时间和情绪的主人。而孩子和我们成人相比,习惯建立容易多了。

3、每天吃掉三只“青蛙”,再吃“小蝌蚪”。

“三只青蛙”就是指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可以是日、周、月、年的维度,而那些琐碎日常,则定义为“小蝌蚪”。每天三只青蛙,对于孩子和成年人来说,都是相对适宜的量。

4、要有记录、有记录、有记录!!!

只有将排程视觉化,完成有勾选、有记录,才能进行检视,检视成果或可努力的空间。今天的青蛙选择是不是合适,预留的时间是否足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蛙没有完成,下一次可以怎么改进?每天花上三五分钟,和孩子做个简单的互动,嘉许为先,建议在后,慢慢培养孩子要事为先的习惯,学习就会变得游刃有余。

好啦,看完这些文字,跟孩子聊聊“吃青蛙”的秘密吧。其实,你也值得试一试。

我是Sandy,你身边的效能分享者。

分享是一种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