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妈”她叫得太真诚,以至于听者都以为那是她的亲妈,其实是婆婆。“附近有卖鹅蛋的么?”
她的婆婆家在农村。以前,她回自己娘家总是让妈妈给自己买一些农村的鹅蛋,因为喜欢吃。后来结婚了,嫁给了明,明在外地工作,一周回来一次,赶上值班半月一次,如果再赶上疫情都有半年才能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时间都被排挤得很满,凡自从嫁给了他就多了一个任务,陪他回家。却很少有时间回娘家。可爱吃鹅蛋的习惯依旧有。
今天忙到了下午四点多,他说回家,她陪着,在回家的路上凡想要是可以去娘家的路边就可以买到鹅蛋了,到看看身边累了一天的明,最终没说出心里的想法,为了他可以在家多呆一会,为了不让他那么累,凡打消了这个念头。
明说其实婆家才是家,“我妈啥好吃自己个不舍得吃,都会留着给媳妇吃”这样的话听多了,凡当真了。说“回家问问妈村子里有没有买鹅蛋的”明说“好”
其实从明家到凡要去的买鹅蛋的地也有五分钟不到的车程。
农家小院子到处充满生机,各式各样的菜绿莹莹的,让人一下子精神了很多,空气也很清新,每次来农村,凡都想,等老了也来这,种菜养动物,悠哉悠哉。
屋子的台阶下,一架芸豆,豆角饱满得激发了人们的食欲。
“妈,这芸豆这么快就可以吃了啊?”“没呀,昨天看了没好”“哦”
凡是一个内向拘谨的人,以前回婆家不大好意思拿菜,只要婆婆不给拿,凡从来都不主动要。明说,这样不好,要把这当成自己家,想拿就拿,父母希望你拿。这样的话听多了,凡就真的把这当成了家。把婆婆当成了妈。
凡自己到芸豆架里,轻松的摘了一大袋子籽粒饱满的豆角。婆婆看着,啥也没说。
吃饭期间凡问婆婆,附近有卖鹅蛋的么?婆婆说“老远有一家姓杨的家养了100多只鹅,”“接着又说吃那玩意干嘛?”“有没有就养几只的,没喂食料的”这要是在娘家不用说,妈就会给凡买那种没喂食料的蛋,而且不会考虑贵贱。
吃完饭,大伙要吃西瓜,就让凡去冰箱里拿西瓜,拿完西瓜没吃了,又让凡放回去,在放回西瓜的时候凡看到了冰箱里的大鹅蛋,“哥哥你来”凡多数这么称呼明,因为明比她大很多。明说我知道。凡笑了。
婆婆吃完西瓜,凡把洗手水端到炕边给婆婆洗手用。婆婆说“怎那么享受”凡听了心里有些难过,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自己什么都没为他们做过。
回家的路上,凡对明说,以后不要再说你妈啥都舍得给我,其实婆家也不是家。
凡突然觉得自己付出的东西在别人那里一文不值,凡都给婆婆洗过脚,那一脚的灰,一球一球的。
突然凡很是难过,凡是二婚,明有一个女儿,无数次感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努力了三年,以为会有改变,可事实,明和他女儿的事从不告诉凡。有一种念头在凡的心里滋生:付出照顾的时候找自己,给予就别想了,付出的最后是孑然一身。
想着想着凡苦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