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25岁,然后死掉
1
尤其是这几年,我越发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没有意义的,金钱、地位、谎言、承诺甚至是我曾经作为一名文艺青年喜欢的一切文艺的事物,通通都没什么意义。
毕业之后的这三个月,是我心态变化最多的阶段。
无论是找工作还是面试,或是与朋友越发减少的联系,还有生命中发生的一些无法预料的事,都对我的这些变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中学时代,常常喜欢活在自己憧憬的世界中,会幻想自己二十几岁或者三十几岁的样子和生活。虽然如今也偶尔会幻想自己几年之后的样子,对未来几年做一些人生规划,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开始活在当下了。这种“活在当下”是指我接受了一切普通、没有理想色彩的生活。
我不再对任何事执着,而是选择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任何问题。我想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这段时间开始,我变得不再自卑。我不再执着的想要一所华丽的房子,而是觉得只要有家人在的地方,家徒四壁又如何。我不再因渐行渐远的朋友感到感伤,而是选择了以真实的自己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我也不再对婚姻有所排斥,不再对身边人灌输自己“不婚主义”的思想,而是选择顺其自然不去强求,当然,关于生命中的另一个人,我只是在等,我也从来不是独身主义者,虽然如今的心态有所变化,但我并不认为过往的这么多年里自己的爱情观与人生观有什么不对。
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我始终认为:女孩子只有靠自己获得的才是自己的,安全感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同样,我很认同之前看到的一段话:“每个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的人生打地基,努力奋斗;放弃通过婚姻来改善或者逃离无望生活的想法,要去开拓人生疆土,提高对抗生活风险的能力。”
2
很奇怪,之前和领导一起吃饭时,在他们的谈话中,听到某个主任出身比较好,手上带着名表,听着这样的话,我的心里竟毫无涟漪,我只是平静的坐在那里,安静的吃饭,之后在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我出奇的发现,我现在的心态竟然变得这么稳定。
我不再艳羡任何人的生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想我有几百块就去过几百块的生活,只要身心自由,家人在身边,贫穷和富有也没什么区别。
我也不再追求诗和远方,走过几个地方之后,我发现,其实大多数城市都是一样的,人们着急上班下班,着急赶路,坐落在不同城市那些不知名的店铺,迎来送往,它们的存在也许除了谋生,还有记录着城市变迁与过往游客故事的使命。
所以,在旅行时,我不再喜欢去著名景点打卡留念,就像前段时间流行的“特种兵式打卡”,我是不喜欢的。在这里大概就是要说一下“旅行的意义”了。我认为我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目的是为了去见自己未曾见到的风景,旅行应该是放松的,我们在路上遇见的、经历的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当中更好地活。
我喜欢去人不太多的地方,去可以代表本地城市风情的地方,比如在北京,我就比较喜欢去人们生活的胡同里走一走,看一看另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也去印证一下不同城市的人是不是以同样的方式生活着。我也喜欢拍照记录,偶尔会拍一些建筑,当然这些建筑也并不局限于著名的经典建筑,更多的时候,我会边走边拍,看到喜欢的建筑就会记录下来。除此之外,也会随心拍一些其它我认为美好的事物。也许是美术馆前边的一座雕像,也或许是在citywalk时,随意在路边看到的一两盆花,当然如果有人一同出行的时候,也会留下一些人与风景共存的照片,以便在离开这个地方以后,能有所念想。
即便我并不富有,但也有选择的权利,我有权以自己的理解去判断一个人、一段言论、一件事的好坏。我不再坚信一个作者说的所有话,而是以自己的阅历和价值观去判断好坏。
我开始平静的工作,尽自己所能做当下能做的事,我开始减少对未来的恐惧,我假装对一切都无所谓。就好像真的活成了曾经看到的那句话的样子,忘记何时何地逛书店的时候看到过一本书的名字——《活到25岁,然后死去》,忘记书名是不是这个,但是大意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在25岁这一年,我的世界剩下的更多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以及不再愤世嫉俗的平静。
3
这段日子除了消失的喜怒哀乐外,还保留着听广播、读书、写字的习惯。越来越喜欢与家人待在一起,面对生命中来了又走的人,我也不再伤春悲秋。还好,如今我仍旧保留着写字的情绪。
越来越像大人的处事风格,但一个人的时候,我还保留着独立的思考。
我仍旧习惯在备忘录里记录着自己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我想人和人相遇,有时靠的就是缘分和天意。所以,只管往前走就好了,我只管做,生活会给你答案。
对很多事都释怀了,我不再常常抱怨,偶尔还是会不经意间叹气,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安静的去完成工作、读书、写字,我还是会不定时的流眼泪,不再执着的与谁见面,有时,我也会在下班的公交车上,看着日渐落下的夕阳和逐渐亮起的霓虹灯发呆,越来越喜欢简单的生活。偶尔我也会对很多事恐惧,但后来,除了“算了”,我也会深呼一口吸,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只是没想到,我真的活到25岁,然后死掉了。我不再像年少的时候,那样憧憬远方,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纯粹的、不顾一切的去喜欢一个人了,25岁之后,只剩下身体的躯壳早起晚落,日复一日,然后到了七老八十才埋掉,只是,只是有时,仍旧想对这个世界说一些话,只是这样,就足够支撑我度过一年又一年。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人生的见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恐惧婚姻的,我常常习惯了我行我素,追求着自己的向往的那种自由,可突然有一天,我竟然对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写到的这段话表示了认可,他这样写到:“他一直以来都活在未来,当下的生活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的指缝中溜走。他总想要把混沌无意义的人生设计成一个精美繁复的图案,殊不知一个人呱呱坠地,自食其力,娶妻生子直至撒手人寰,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图案也同样是最完美的。委身于庸常的幸福似乎就等于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胜过千千万万种成功。”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这样,在死去的25岁以后,继续活下去。或许过几年,我对人生的解读又会变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