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之路
前两天,我分享了十四年前写的一篇祭文《大雁南飞,雪花飘舞》。想想也真快,都14年了,过去青涩的小姑娘都当妈妈了,小伙子也基本做爸了,点开一些同学的照片,身材也慢慢发福了……
很多同学,14年前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14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逐渐开始拉大:有的同学开始买车,有的同学已经在当地买房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更加拉大,阶层也会更加分明。
最近,我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
家庭背景?
肯定不排除家庭背景的影响。官二代,富二代,肯定不用讲,这是一般人没法比的。有一个富豪曾经对他的女儿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起点,也许是很多人奋斗的终点。”
其实,人生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过这种比赛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想想是不是这样?
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跑道上向前奔跑。而且这个跑道很特殊,不是环形,而是一直向上的……
这一代人总是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之上继续比赛。所以,每一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现在高度不高的人也不要抱怨,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既然祖辈没有改变,为什么不让自己改变呢?
学历?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不是新闻,拥有本科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貌似学历已经不是什么优势呢,不是吗?
我有一个兄弟,二本师范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二本师范本来就不咋地,还在师范学营销?
那就更不靠谱了,是吧?
结果恰恰相反。14年前,他应聘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家知名的卷烟厂。据说,当时应聘一半以上是硕士,绝大部分是名校毕业,200人面试录取不超过10人。结果他被成功录取,一年之后,月收入就过万了。
为什么?
我这个兄弟口才特别好,做事极为细心沉稳,为人处事更是左右逢源,熟悉的人肯定猜得出他是谁。前不久我们交流,他还在这家企业发展……
专业?
上个月有朋友的亲戚参加高考,高考之后就要报志愿,报志愿就要涉及三个问题:
第一,去哪里读?
第二,选什么专业?
第三,选什么学校?
这三个最重要的是哪个?
实话实话,很难判断。同等情况下,以我个人理解是专业最重要,其次是地点,再次是学校。当然你能考上北大、清华,这种情况例外,我说的是普遍情况。
专业的影响的确很大,我以前是一本分数线,考的是一本大学,学的是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干啥的?
简单理解就是公司和矿山的安全管理员。毕业要么去工地,要么去矿山,要么去路桥建设现场。后来我瞎折腾,没做本专业工作。
我有一个亲戚,和我是一届的。他学的是电子工程,杭电毕业,后来就职一家大型的电子集团,年薪大概在18万以上。
我那些做本专业的同学呢?
达到这个收入的一半就不错了!(当然也有特别出色的,不过这都是极少数)
所以,专业的选择导致了第一次差距。
这里分享的都是起点差别不大的,一个考专科,一个北大,这种基本就没有可比度。那专业是不是造成差距最核心的原因呢?
还不是!
我们那个年代,选专业基本靠运气。包括老师,对专业都不大了解,更别说周围的亲戚朋友了。选什么专业基本靠的是感觉,感觉那个好就选那个。比如我那个亲戚,他就选了比较好的电子工程,而且是他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所以一毕业就领先了他很多高中同学。
这是第一次分水岭,可以说,运气的成分相对而言比较多。
那造成第二次的差距是什么呢?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学的是安全工程,上大学之后才发现,我那个破专业是刚开三年的,师兄师姐还没毕业了。
悄悄询问了我们院的就业情况和待遇?
结果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看到这情况,心凉了半截,读书期间我就开始在外面做事了。
结业后,开过店,做过销售,合伙做过生意,几年间换了好多个行业。还好,后面有幸遇到高手,跟高手一起学习做事,才逐步好转,要不肯定还在瞎晃悠,不知道该去何方……
基本轨迹是这样的:总是在不同的行业跳来跳去,结果一年又一年,生存状况不断没改变,甚至比当初……(都懂得!)
那些几年之后,和同时起步的人,拉开较大差距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无一例外,他们的轨迹是这样的:毕业就选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不一定是本专业,相关的也可以。在这个行业深入学习,累积经验,逐步逐步向前推进。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从一个公司跳到另外一个公司,行业不变,职位上升,薪水增加,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
环顾周围: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但是,大部分是不是这样?
所以,当我看到这些之后,只想做一件事:扎根,在一个行业扎根,在一个领域扎根……
还是那句话: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5年可以成为专家,10年可以成为权威,15年就可以世界顶尖。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在一个特定领域,投入73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投入14600个小时就能成为权威;而投入21900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世界顶尖。但如果你只投入3分钟,你就什么也不是!!!
你在扎根吗?
下一个5年或者10年的蜕变在哪里?
那要看:你扎根在哪里?
分享一个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哈。
毛竹在四川境内有一种堪称奇特的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
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
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
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
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
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
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需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而此时周围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兴叹,眼巴巴的看着它生长。
所以,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其他地方,我们很少看到竹子有枯死的。
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