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生。亲子教育人生百味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五十八:做假与最后一名

2018-06-10  本文已影响1170人  古眼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五十八:做假与最后一名

这几天女儿期末考试,每天回来她都絮絮叨叨地报告情况。从前天下午开始考试的,第一堂是英语,问她如何,她说一般一般,昨天上午语文,她说一般一般,昨天下午是过去最让她头疼的历史和政治,她说还可以。显然,这次她的这两科不“一般”了,有了进步。

她也会说起哪堂考试监考老师比较认真,哪堂考试的监考不认真之类。不管怎样,我都一再告诫她:你自己不能做假。所有做假,最终都要露馅。事关人品,不可怠慢。学生做假,是个普遍痼疾。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到过,孩子的做假是成人教会的。一个从上至下普遍做假作弊的社会,要孩子们不做假实在太难了。

为了警示她,我故作危言耸听,说:“你相不相信,国家也会做假?”她惊讶,喃喃自语:“怎么会呢?”于是,我给她讲起上个世纪农村放卫星的故事来,层层谎报亩产,使得最后出现亩产十万斤的荒诞不经的神话。要说,对亩产最清楚的是农民,没有他们的配合,亩产无论如何上不了十万斤去的,可是他们胆怯,不敢说出真相,积极参与或者消极默认做假。这下好了,上面就按照你上报的产量来收公粮,收得农民口苦、心痛,最后饿死几千万。之后,国家就宣布那几年属于“自然灾害”。

最初,农民参与或默认做假,绝对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如果当时他们不参与,乃至不默认,结局会如此悲惨吗?不会。所以,所有的做假,最后总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是时间问题。有的来得早,就叫现世报;有的来得晚,就叫隔世报。总之,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宁可真痛苦,不要假幸福。假的东西,只有一样是绝对合法、合理、合情,我们应该举双手赞成,并为之欢呼雀跃的,那就是——法定假期。假期不假,比如即将到来的寒假。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五十八:做假与最后一名

期末考试结束,各校成绩出来了,又到了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时间了。考好了的喜不自禁,仿佛中了头彩,考差了的失魂落魄,惶惶不可终日,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大家都明白这个游戏,不可能让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欢喜,它的目的就是让绝大多数人难受。也就是说,你的欢喜总是建筑在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失落之上。唯分数是举的应试教育之不道德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教育环境里,除了作出适度让步别无出路。所以,我给侄女们和我的女儿制定的名次目标,尽可能地低,给她们减压,不期速成,尽最大努力让她们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被折磨得彻底丧失了读书的乐趣。考虑到她们的实情,都只是要求考到班上的中等即算完成任务。

结果,念高一的考到班上第十七名,念初一的也都比较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女儿数学考了满分,虽然对自己的总成绩很不满意,也考到年级一千三、四百人的第一百零二名。我已经很满意了!可她对自己的期望好像远不止于这个水平,几有急于求成的倾向,令我担心。

一个学期下来,最让我放心的是:女儿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都让我颇感自豪。按我对她小学阶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和预期,我已经不用看她的作业,除非她主动询问。完全放手交给她自己处理。我把精力放在了关注她的身心健康上来,分享她每天的喜与乐,听她讲述她的同桌,听她倾诉学业繁重的烦恼。偶尔指点她怎么样与老师相处,与同学相处,怎么样向同学学习。

眼下的一道难关,就是她青春期的即将到来。青春期综合症并不会因为学业的繁重而消失,最多是被暂时搁置或者掩盖。如果被掩盖,留下的后患十分严重,将影响她一生的走向。为什么我们不少表面上品学皆优、人见人夸的优生,常常出人意料之外地做出骇人听闻的荒唐之举来?我想,其中就有青春期综合症被掩盖的原因。

听了我的一番称赞之后,女儿突然忧郁感伤地发问:“学校张榜公布出来……那,那最后一名是谁呢,他(她)一定最悲伤了!”这一问,问得当了半生教师混饭吃的我,大为震骇,张开的嘴很久都合不到一块儿。是啊!我们在为成绩上升的学生献花、鼓掌的时候,我们想到了那些名落孙山、沮丧绝望的学生了吗?

女儿这一惊天之问,才让我想起,各级教委很多年前不是就下达了无数的红头子文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公布学生成绩,不得给学生按成绩排序的吗?但他们为什么又要按升学率给各个学校排名、计分,名之为奖勤罚懒的考核呢?这自相矛盾、颠覆逻辑的玩法,说明他们既不懂教育,又根本没把心思花在弄懂教育上。心思花在哪里去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们装作不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