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2020-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颗猫饼干呀
课堂与教师
课堂是反映教师修养的一面镜子,教师执教的每一节课,也都反映了平时的知识底蕴和精神风貌,而绝不是在上课之前花的那些时间备课的结果。
一个老师上课,实际上表现的是教师的全部,包括他的知识储备、阅读视野、价值判断、教学智慧、精神风貌、人格魅力······而这些,决定了一个教师究竟是以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甚至从一个教师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参与”二字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参与到同行间的讨论和学习中去,提升业务水平;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参与到更多的课外活动中去,把生活过得更充实·······(这有让我觉得每天万恶的20分钟学习强国的打卡简直在扼杀人的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指出:“教师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他,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显然,我还远远不达标,但是我相信,热情多一点,情感充沛一点,敏感于生活的小细节,会让自己更“接地气”,更充满诗意和灵性。
古之教育皆有法。勿慵勿懒,不偏不倚。以愚笨之心虔诚育人,以水之宽仁生智慧,以山之磅礴出伟岸。胸怀一轮明月,脚踏一方净土,抖落一身尘埃,伴其走过芳菲四月天。无经天纬地之才,无气吞山河之志,亦无过多奢求。单念送其一程,领其一段,笑看其渐行渐远。只做一滴水,一滴水映照一架彩虹;只做一棵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