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分配遇到两难,你怎么选?
我们微信群里又一轮分享开始了,今天的话题是关于“捐款”。
往日里我们理解的“捐款”可能只是把钱或者物给予被捐者就好了。但是现在,因为款额有限,不能顾及所有人,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决定捐给谁?问题来了。
“在你面前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又穷又笨,一个是又穷又聪明,他们俩只能选一人,你应该把钱捐给谁?”
看了群里的回复,有人选给“又穷又笨的学生”,有人选“又穷又聪明的学生”,没有给出理由的选择只是一种感觉。没有说服力。
我们首先要了解捐款的目的——捐款是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
通过捐款的定义我们清楚了捐款的对象——需要帮助的人。
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款额有限,我们需要细分才能确定哪些才是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可以按以下条件分析一下
1. 按阶层来选—— 不同阶层有不同选择
比如——乞丐阶层
如果是给乞丐,我们的选择可能会简单一点,给那个最穷的乞丐。因为乞丐需要的是温饱,那么把钱给最穷的乞丐是因为最穷的乞丐最需要满足温饱以便延续生命,以帮他度过难关。
又比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 )知识分子阶层。
有一个慈善基金组织的救助对象是聋儿,这些聋儿必须要在12岁之前植入人工耳蜗,但救助基金有限,只能在两个家庭中选择一位患儿。其中一个是在小县城里,父母受过一定教育,有工作但收入很低的家庭;另一个在农村,父母完全没受过教育,没工作没收入的家庭。
他们在选择的时候,最终选择的对象是“县城父母受过教育的家庭”。原因是植入人工耳蜗的孩子术后不一定就会说话,还需要后期父母的帮助和引导。而县城的那个孩子,因父母受过教育,有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能力,他以后能够说话的可能性最大。
大家可能会觉得应该捐给那个没工作没收入的家庭,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最可怜,最想同情的人,却没有看到最需要,最有价值的人。
耳蜗置换术手术只是恢复听力的第一小步,也就是说它在听力恢复上只能算冰山一角,只有术后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让手术真正发挥效果。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听视和听语理解力来补偿听觉缺陷。
所以试想我们把钱给了农村那位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他们知识储备不够,怎么可能完成术后康复训练那样一个长期的引导任务呢?而术后康复训练跟不上,即使手术做了,孩子听到的也只是杂音罢了。捐款就没有真正救助到他们。
所以选择县城那位父母应该是明智之举。
这就像地震时我们总是在犹豫先救谁,其实应该先救离你最近的那个人,因为只有最近的那个人是最容易被救到的,而只有把生命救出来此次救助才有效。
也就是说那个人工耳蜗只有让孩子最终听到世界的声音,才有效。
2. 按身份来选择 在相同中找最需要
对于那两个一个聪明一个笨的穷学生来说,捐赠给谁?我觉得首先得确定他们身份,找到他们的共性。
他们的共性应该是 ——学生。
笨和聪明都是他们的不同,我们应该找到他们的共性才有比较的价值。那么学生身份应是他们的共性。
既然是学生,学习成绩我们可以暂不考虑,因为他还有变数的,而且先天智力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那我们从哪里着手寻找比较点呢?
观察学习动力及求知欲。我觉得这一方面才是最需要考虑的。
所谓的学习动力及求知欲也就是内驱力。
如果两个学生,一个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一个不爱学习,答案就非常清楚,只有爱学习的那位才是最适合的被捐款对象。(因为助学就是要以帮助到想学却没有条件学的人)
这与给最惨的乞丐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有求知欲的穷学生不能求学就是最惨的,而对于没有求知欲的穷学生能不能上学可能不一定是他们最需要的条件。那既然是捐资助学,我选给有求知欲的学生。
我们的话题讨论完了,你的选择有结果了吗?
捐款分配遇到两难,你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