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平丨流浪地球的星辰大海与果汁研发的脚踏实地
欢迎今天的到来,这里是创始人思维,传播塑造品牌,专题连载第34集。
今天说一下我们的猕猴桃汁的研发过程。
昨天晚上又听了一遍指数型组织。里面有一个案例,人类破解基因的密码,人类的基因密码。
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破解了1%,按照这个进度,破解完整个的密码,需要700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
破解第2个1%用了一年,这就2%了,然后第3年破解4%,第4年破解8%,第5年破解16%,第6年破解32%,第7年破解64%,然后就完成了。
我们的猕猴桃汁也是这样。
第1次做出来是2010年底,做的是清汁,然后就找了一个食堂开始卖。
卖的过程中呢,我这有事情了,老爷子旧病复发了,就中断了,就回老家照顾老爷子了。
回来以后呢,就开始考虑。
那个时候正流行鲜榨果汁,各种小家电也非常盛行,榨果汁的那种榨汁机。
能不能把我们的产品做成鲜榨的,鲜榨猕猴桃汁?
那个时候已经是春天夏天了,猕猴桃的存货已经没有了,猕猴桃冷藏保存最多半年,半年以后口感就变化了。
等第2年吧。
第2年了,猕猴桃收了以后,直接剥皮儿,装成大包装。
这里面很多人会疑惑,猕猴桃怎么剥皮呢?
猕猴桃摘下来是硬的,然后放一段时间它就软了。等着刚好软的时候就把皮剥下来,非常快,也非常方便。
吃一个猕猴桃比吃一个梨或者吃一个苹果,或者吃一个橘子,或者别的简单多了,因为里面没有核,但是有芯。
我们知道猕猴桃是一种能量密度最大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富含这个,富含那个,具体什么成分我现在都忘了。
灌成大包装以后呢,我就拿过市场来试销。当时果汁或者是果肉含量是多少呢?可能是加了点儿水或者没有加水。
那次正好是年终聚餐。
我就拿了一袋儿给大家品尝。
结果呢,倒不出来,非常浓,果肉太大,或者是口太小,也就是包装袋子的管子太细了。
倒半杯,然后摇晃一下,然后再倒半杯再摇晃,就这样一袋猕猴桃汁大概10公斤,让整一桌人喝完了,剩下一个底儿就是果肉。
然后回来我就想,不行,得把管子直径扩大,内径扩大,扩大两毫米,问题就解决了。
然后我就跟包材厂联系。
包材厂说,你这要专做模具。
我说你这个模具多少钱?他说1万多,好像是。
我说可以。
然后呢,我就研究机器的接口,也就是装管子那个口,那个口也同时需要扩大。
打开机器的口呢,我发现固定管子的口那儿有一个小方块儿,把那个小方块儿拆掉就可以了,管子就可以直接塞进去了。
然后我又给包材厂打电话,我说做吧。
他说不行。
我说怎么不行呢?
他说管径扩大两毫米以后,管子就不能弯曲了,影响机器灌装。
给大家看一下,就是这么一根管子。在灌装以前,管子是盘在这个袋子口那呢。
这怎么办呢?改生产线吗?
我觉得我这种想法可能有些问题。
客户到底是喝的果汁还是吃的猕猴桃?要先把这个问题给界定清楚。
整的这么浓,跟粥一样。这一袋子产品是解决渴的问题呢?还是解决饿的问题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进入了误区,幸亏没有大规模生产,生产了以后要全部倒掉。
这个其实不是在做鲜榨果汁,是在做果酱,鲜榨果浆。
果酱这玩意儿是抹在面包上吃的,或者是配冰淇淋的。
就像这张图里边儿的这个果酱。这种果酱的可以放在冰淇淋上,可以放在蔬菜叶上,我们叫他莎拉,西方人喜欢吃这玩意儿。算是比较健康的食品。
我们要生产的研发的是果汁,要原汁原味的。
现在的消费观念都不喜欢添加什么添加剂,我们要走在消费者前面,这是我们的本意。
但实际上作为猕猴桃汁,这是行不通的。
被带到沟里去了,是我们把猕猴桃汁带进沟里去了,还是消费者把我们带到沟里去了,不知道。
这段时间流浪地球成为传播热点,吴京为流浪地球,听说又粉身碎骨了一下,类似把一个猕猴桃变成了果酱。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要为大众所接受,所喜欢,然后记住。我还没有见到一个东西,但是我听说了,这就是品牌。品牌就是从脚踏实地到星辰大海。
传播塑造品牌,品牌就是印钞机。
如果你想通过传播塑造个人品牌,扫下面二维码,加微信wenducsr。
品牌就是印钞机。
如果你想通过传播塑造产品品牌,扫下面二维码,加微信wenducsr。
品牌就是印钞机。
三个月无效,全额退款。
下面是二维码:
创业心理学简介:
略。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