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这件事,为什么邓艾可以,魏延却不可以
三国读到后期,会发现两个类似的但结局却相反的计谋,就是魏延建议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诸葛亮不允;而邓艾偷渡阴平,竟然成功,一路打到成都城下,最后导致了蜀汉的加速败亡。
其实,这两条计谋的逻辑是相同的,都是以奇兵假道崎岖山路,打开另外一个战略方向。这种奇袭,在敌我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往往能显出奇效。那么,为什么邓艾偷袭阴平就可以成功,而魏延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却连实施的机会都没有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邓艾——出身贫苦,靠个人奋斗出头的凤凰男,姥姥不疼舅舅不爱01
先来还原一下魏蜀吴三国的战争实力
一般认为,魏蜀吴三国综合国力的力量对比为7:1:2,魏晋一方就占有七成的力量,吴蜀两家加在一起,才能勉强自保,蜀汉的力量最小,只占有一成力量。
别看《三国演义》里面写得很热闹,诸葛亮北伐,动辄就是15万,30万大军,刘备与东吴孙权反目,共动员了75万大军。这些数字你也就是听个热闹,不必当真。
为啥呢?因为按蜀汉当时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军队。
按网上比较流行的统计数据,在蜀汉灭国时,共计有28万户,计94万人,这是蜀国全部的人口,官吏4万,常备军10.2万,官民之比是1:23.5,军民之比是1:9.2,由于养官养兵需要民众的税负作支撑,这个比例,在生产力以农业为主的古代,可以判断蜀国民众的税负相当沉重。
古代打仗,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粮草供给,一般一个士兵需要2到3个征夫来运输供给粮食,所以,假设蜀国出兵10万,最少也得20万征夫做后勤保障,如果民夫和兵算在一起出征10万,那么能打仗的兵也就3万人。
假设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34万大军,那么就需要至少60万征夫做后勤供给,如果兵与征夫算在一起34万,那么作战之兵就10万而已。
再对比一下蜀国的总人口,就能估算出,即便是作战部队和征夫一共34万,也占到了蜀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倾其全国之力的北伐,就足以把蜀国拖垮。
所以,可以合理推断,蜀国的北伐其实规模不大,能出10万人,3万兵加上7万征夫已经是极限了。
02
总体实力决定了蜀汉无法承受一场偷袭失败带来的损失。
这样就可以合理解释,为啥魏延管诸葛亮要5000兵偷袭子午谷,诸葛亮都不干,因为输不起。
反观魏晋方面,伐蜀上来就是两路大军,双管齐下。邓艾的这一支即便完全失败,也还有钟会,他的部队比邓艾多5倍,可以和姜维死磕到底。
这就是实力的局限,就像商场上打价格战一样,你和行业龙头老大拼价格,人家亏1个亿,还能支撑,你亏1000万,就扛不住死掉了一样。
所以,实力的悬殊是邓艾魏延同类型战法但结局迥异的关键因素。
03
对执行偷袭的将领既用又防。
邓艾和魏延都是主帅可以放弃的旗子,但司马昭有后手能治得住邓艾,而诸葛亮却没有。
(关于邓艾这个人物,有机会我们单独聊聊)
执行偷袭这种战斗任务,危险性很高,需要指挥官具备相当大的独立作战和战术指挥能力。要么是主帅非常信任的人,要么就是可以用完就放弃的棋子,而邓艾和魏延都是后一种情况。
首先,司马昭为便于控制西征大军,派驻了监军卫瓘,先安下一枚棋子,。其次,就是邓艾钟会的相互制衡,司马昭用这样的方法确保整个西征能不至于偏离轨道,始终能沿着自己的意图推进。
那么,诸葛亮能用类似的方法控制魏延吗?技术上当然可以,比如让魏延作为前军出击,后军另外选一员战将支援殿后;但这样做一是执行起来变数多,二是想在魏延身边安插钉子,势必削弱自己出祁山的主力,同时也会使偷袭效果打折扣。说到底,还是实力不济、兵员调配上捉襟见肘限制了用兵手段。
邓艾偷袭阴平,其实是胜负难料,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长途偷袭有相当大的冒险性,不可控因素很多。但是,从邓艾本人、到钟会,再到最高掌权者司马昭都愿意冒这个风险,邓艾是为了建功立业,不想被钟会小看了去;钟会乐得坐享其成,减轻自己面对姜维时的军事压力;司马昭从全局出发,魏晋国力上玩得起,偷袭阴平成功,大大缩短西征进程;偷袭不成功也就是损失一个邓艾,不至于伤筋动骨,后面还有钟会从阳平关,剑阁方向推进,无论邓艾偷袭阴平是否成功,司马昭的伐蜀战略方向都不受影响,只是快与慢的节奏问题。
而诸葛亮则远远没有这样的底气。本来成都朝中对北伐劳民伤财就早已怨声载道,皇帝刘禅对北伐也不积极,一旦失利,急难之下,可能北伐的基本国策都可能转向,所以诸葛亮是经不起第二次街亭失败的。
另外,诸葛亮一直在无端地猜忌魏延脑后有反骨,对魏延一直不放心,担心一旦魏延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接下来的局面他诸葛亮很可能会控制不了。
END
所以,邓艾的偷袭阴平,和魏延的兵出子午谷,在战术层面上虽然都是同一类型的战法,但是落实到当时蜀汉和魏晋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就完全是不同意义的另外一回事了。
好,关于三国的话题,今天就先聊到这里,这是007习作的第20篇,首发于公众号“向阳圆桌汇”,我是Kevin.Stewart ,我们下次再见。
Byebye
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