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取名:这些出自《诗经》中《颂》篇,美到心窝,怦然心动的好
泮水,据说是孔子家乡的一条河流。后来经过《诗经》的传唱,成为了学宫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在文庙前面看到的半月形水池,也被称为“泮池”。有文人学士取“泮藻生春”的典故,改名泮春,希望本地子弟早日“入泮”,“春闱”高中。时光穿梭,确实,不觉感叹道:“泮春,这真是一个好地名!”
《泮水》歌颂鲁侯的功德,表明鲁侯征服淮夷的功绩。《酌》表现的是周公平定东南叛乱回镐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的史实。《长发》是一首记述殷商发迹史,特别是歌颂商汤功德的长篇颂诗。所以用《泮水》、《酌》、《长发》取名,诗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寓意美好,嘻嘻嘻读来悦耳上口,搭配组合大气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25947/50885bda8c501856.jpeg)
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此诗写受俘泮宫,颂美鲁僖公能修文德。歌颂鲁侯的功德,一方面祝福他“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另一方面则说明这是凯旋饮至,表明鲁侯征服淮夷的功绩。
男孩篇
昭昭
出处: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释义:只见他的坐骑是那样强盛,他讲话的声音又悦耳动听
因为《泮水》这首诗是写受俘泮宫,颂美鲁僖公能修文德。所以诗中的“昭”是形容声音好听,声音洪亮。引申明白事理,说话有分寸,做事有度。“昭”的本义指明亮,光明。所以用作人名时,寄托了父母希望男孩子做好自己,成为一个令人称赞的贤才,其次是希望孩子明事理,在自己明事理的情况下懂得知进退,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不迷失自我。
敬明
出处: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释义: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君王,庄敬恭谨展示出品德高尚,
“敬明”这个名字大家想必不陌生,只是想不到郭敬明的名字也出自《诗经》里。所以说《诗经》的魅力生生不息,年年常新。诗中的”敬“是努力,“明”是严明,恭谨。“敬明”本义也是指谨慎严明。寓意男宝宝品德端肃,处事谨慎小心,不做无准备之事,延伸谨慎,细心,认真,追求完美。
女孩篇
淑问
出处: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释义:那些贤良如皋陶的文臣们,筹备献俘大典聚在泮水旁。
“淑”是顺。“问”和“淑”在诗中意思差不多,指的贤良的人。“淑问”其本意,是美名,善于审判。引申女宝宝聪慧过人,洞察入微。“淑问”这个名字还是非常独特的,也很有内涵寓意,读起来也很好听,给人淑女的气质。也寄予了父母对孩子能从事公职,生活稳定。
思乐
出自:思乐泮水 ,薄采其茆;鲁侯戾止 。在泮饮酒。
释义:兴高采烈地赶赴泮宫水滨,采撷凫葵菜以备大典之用。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驾到,在宏伟的泮宫里饮酒相庆。
思乐,顾名思义就是开心的意思。一个积极向上的名字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思乐”就是一个非常积极正能量的名字,寄寓了父母对孩子殷切的期望,以诗取名,是用情至深,也是父母对孩子的呵护至极。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的名字,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考量,推敲,思量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25947/7b4a3115b88f2b32.jpeg)
好(hào)音
出自:食我桑黮 怀我好音
释义:飞鸮是指猫头鹰,意思是猫头鹰本来叫声难听,吃了甘甜的桑葚,声音变得很动听,比喻感恩变善。
“好音”有很多美好的意思,最简单的就是悦耳的声音。也有好消息的内涵,可以引申为,孩子的出生,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绵延不绝的爱。取“好音”犹如古代“弄璋之喜”,同样,寓意着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当然在古代“弄璋之喜”是指生男孩,生女孩是“弄瓦之喜”,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现在生男生女一样都很宝贝,父母对他们的期盼一样,期望孩子将来有玉的品德。
长发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
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这是一首记述殷商发迹史特别是歌颂商汤功德的长篇颂诗。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毛诗序》云:“《长发》,大禘也。”根据《礼记》,大禘是国君祭天,以自己的祖先陪享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乐歌经过春秋时代殷商后裔宋国人的整理改定,用作宋国的宗庙乐歌。
男孩名
濬(jùn)哲
出处:濬哲维商,长发其祥。
释义:深远又智慧的我大国殷商,永远发散无尽的福祉瑞祥。
《长发》是一首记述殷商发迹史特别是歌颂商汤功德的长篇颂诗。诗中的“濬(jùn)哲”指明智。因为在“诗经”中读“濬(jùn)哲”,也可写成“浚哲”,“濬”还有一个读音是“xùn”,也同“浚”。所以江南易林认为可以取名“浚哲”,也可以取名“濬(jùn)哲”,读音和字形上没什么区别,内涵都是指智慧。但取名“濬(jùn)哲”胜在出处,而且“濬”是“睿”的假借。寓意男宝宝聪明智慧,睿智聪慧。
士卿
出处:允也天子,降予卿士。
释义:实在是我们天子圣明诚敬,把治国重任交给伊尹爱卿。
诗中歌颂的成汤的这些品格,正是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理想品格。诗中的“卿”指的是伊尹,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人。“士卿”这个名字一般指文采和儒雅,引申男宝宝仕途顺利,有文学修养,更有真才实学。因为“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表达了父母对孩子学业和事业的期望,能学有所成,事业有成。而且“士卿”这个名字非常儒雅,富有内涵和文采。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25947/f6618097a486362a.jpeg)
震业
出处:昔在中叶,有震且业。
释义:过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时候,国家一度深陷于危难之中。
《长发》塑造了商王朝创造者成汤的形象。他继续祖业而积极进取,开创新王朝基业。在诗中的“震”是威力;“业”指功业。寓意男宝宝成就一番伟业。“震业”原文指的是帝王的事业。引申前程似锦,鸿业远图,平步青云。寓意男宝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维衡
出处: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释义:伊尹确实配得上阿衡职位,确实起了辅佐商王的作用。
本诗《长发》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诗中的“实维”指是为。“阿衡”即伊尹,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他原来是一个奴隶,成汤发现他的才干,破格重用。引申男宝宝有伊尹的品格和才能,遇到能够赏识自己的伯乐和贵人。“维衡”这个名字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印象,字面理解就是,维持平衡,寓意男宝宝理性理智,懂中庸之道,知进退,明是非。
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诗。《酌》作为乐舞,在当时是与《象》舞一样颇具代表性的。它可以作为《大武》的一成与其他五成合起来表演,就像现代舞剧中的一场,也可以单独表演。
《酌》诗的内容而言,前五句是成王歌颂王师的战绩,并对统兵出征的统帅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
男孩名
师维
出处: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释义:武王用他去伐商,为国立功美名扬。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诗,前五句是成王歌颂王师的战绩,并对统兵出征的统帅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诗中的“实”指是;“师”指武王之师,“维”是“为”,之所以写下“实”的意思,是因为“师”和“实”音同,而且“实维”不如“师维”更大气,寓意更丰富。“师”本义有传授知识的人,常用于老师,引申榜样。寓意男宝宝人之师表,在学习上,道德上都是学习的榜样。引申从小就非常优秀,属于“别人家的小孩”。也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盼。
女孩名
纯熙
出处: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释义:周道光明形势好,故有死士佐周王。
诗中的“纯”是大。“熙”是兴,光明。“纯熙”在原文中意为"光明",多指道德或品德。“纯”的本义有两层主要涵义:一是纯净,不含杂质;二是纯粹,光明。"熙"则有光明、欢喜、兴旺之意。 结合诗的内容而言,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引申理解为,“美好盛大的光明”,表达父母对孩子的人生最好的祝愿。寓意着女宝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诗经》里的《颂》篇基本都是赞颂天子,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时的乐歌;主题为赞美统治者的功德;多在高堂大庙中演唱,在演唱时配有舞蹈。颂歌,歌唱“伟大”,敬祝“万岁”的歌。所以《颂》取名大多适合男宝宝,气势磅礴。女宝宝从中取名,不代表没有,只是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