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driven children

(The Self-Driven Child笔记)第十四章 人生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77人  多多爸

最后一章了,越到后来越鸡汤,还是坚持记完吧,再说书里有些话还是挺有道理。这章讲了四件事:(1)学校取得好成绩并不意味着走上社会就能成功;(2)一些现实数字,说明上好大学不一定有好结果,不上好大学不一定结果不好;(3)社会需要多样性,都去上大学对社会不一定有益;(4)若干不走寻常路也获取成功的例子。这章很薄,内容又浅,做个简单笔记算了。
其实作者说的也不完全是鸡汤,但这些只能在美国体制下成立。美国每个州都有很棒的州立大学,虽然比不上藤校,但也在水准之上,像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只有一所211,在美国就不太容易想象。而且美国大学入学很容易,不区分应届往届——就这作者还批评美国没有Gap Year。对比中国,社会并没有为年轻人准备出太多选择,贫富差距又在拉大,想不出不上大学又能奋斗出来的情景。
下周把三个“立刻就做”补完,做个全本PDF文件,就完活。

学校成绩不意味一切

真实的世界

告诉孩子下列事实有助于他们对未来做出合理规划(注意以下是美国的事实,对中国不适用):

多样性的价值

如何从群体错乱中脱身

常见家长的问题

通常家长无法接受孩子选择其他道路,是因为无法把自己和孩子区分开来(还记得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吗?)。下面是常见的家长的提问。

人生和金钱

立刻就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