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长成“看得见别人的好”的状态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白杨Blockchain

今日主题: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笑来老师一开头就提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怎么当时就根本没有听出来两个人讲的道理是相反的呢?当时我的理性反应跑哪里去了呢?

对!答案一定在某一本书里。

《超越感觉》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内容,讲人的出发点也就是视角,会影响思考与判断。其中引用了一本书的内容,说人大抵要经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二个阶段:我不好,但是你挺好的。

第三个阶段:我挺好的,但是你不好。

第四个阶段: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人的出发点真的不同的,阶段越低,视角越低,思考与判断越狭窄。绝大多数人总在第二第三阶段反复穿梭,要跳出反复穿梭的第二第三阶段关键在于——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才是唯一靠谱的方法论。

绝大多数人小时候的“自恋”在面对权威性人物自身的自恋时总是受挫的,所以一代一代人早期“被压抑”,而后又一代一代人产生“报复式反应”,所以历史的车轮总是相似,无论何时,绝大多数人仍然在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中反复穿梭。

后来我们长大了,形成了“报复式反应”,但“被压抑”并没有消失。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课上讲过自恋的两种表现:“我是好的”,“我比你强”。

人的内心是满足了就自恋、不足了就自卑。所以处于第二第三阶段反复穿梭的人就“见不到别人的好”,也总是错放他们的注意力。很显然,如果承认了别人的好,就相当于进一步给自己一个打击,还要将自己早期的伤疤又一次揭开,基于人性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于是形成了两种双重标准,也就正常不过了: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更好)。

第四个阶段“我挺好,你也挺好”,这个很难达到,又是极其美好的事,这个美好是你摆脱了第二第三阶段反复穿梭的心情。突然想到罗振宇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在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之前,什么人生境界呀,根本不要去想”。现在想来,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一条成长之路,财富自由只不过是这条路上的里程碑而已,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就是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去。再回头重新解读一下罗振宇老师的这句话,意思是:在没有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成长上之前,什么人生境界呀,根本不要去想。

对的,对的,如果没有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第四个阶段“我挺好,你也挺好”的状态是达不到的,还何谈“人生境界”呢。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成长上,就是“活在未来”。“什么人生境界,根本不必去想”——对的,我们当下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成长并活在未来。

《奇葩说第四季》的总决赛上,张泉灵老师回顾了自己在一季节目中的变化,她说一开始准备是来说服你们的,但最后内心状态是“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的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