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2022-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Ryanta

荀子认为性恶,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孟子认为性善,帕斯卡认为理性就是人的本性,因为正是理性才让人和动物不同,这些人使用了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也给出了不同的论证的论据,同时也存在着自己逻辑上的或是实践上的问题。

荀子告诉我,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其实也就是要告诉我们人性都是本恶的,那些表现出来善的人其实并不是本性中都有善。那为什么人性本恶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理由。比如一出生就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又或许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自己活着,甚至牺牲掉别人的生命,由此便可归纳出人性本恶这一观点。

当然荀子也并不是告诉我们人性本恶,那就一直的去性恶就好了,荀子在告诉我们人性本恶的同时,告诉我们应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也就是我们会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改变我们的本性,由此便可让我们的善显现出来,便可:“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其次的观点最大的问题有两点第1点,既然人性本恶,那么老师是从何而来?让我们向善的法律及规则又是从何而来呢?其二,荀子认为在学习的时候善和法是有并存的,可是到了后世的传承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把善丢掉,而且留下的严苛峻法。

基督教和荀子的观点也很像,其根本的假设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性本恶。本来亚当和夏娃快乐的生活在伊甸园,可是却因为偷吃禁果,所以要去人间赎罪。所以基督教也认为人性要去学习要去赎罪,可和荀子不一样,不是要追求那善,而是要追求一个死后上天堂的机会。所以这也是荀子被称为大儒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本生做一些什么,而基督教要告诉我们来世可以得到什么。

可同时基督教也有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问题,其一神是点化我们向上的事物,他确实找到了一个为什么我们可以向善的原因,可同时由于是神点化我们,所以他也需要一个在现实世界中的载体。这个载体众所周知,也就是如同教皇或者牧师这般的神职。可是神职毕竟也是人担任的,而人又是人性本恶的,那我们就不能保证神职一直能够遵循上帝的意志去帮助我们脱离苦难的这一生。其二,基督教作为一种一神论的宗教,她对于其他理念是排斥的,儒家就并不排斥其他的思想,可是基督教却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三,对于真正理解基督教的教义的人来说,固然能够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一个为什么要从善的理由,可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他们修善其实只是为了死后能够上天堂,那么他可能就会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利益的角度去实践。

还有一种就是帕斯卡尔所讲的理性,其实帕斯卡尔他整体讲的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人和动物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理性上的区别,他相当于是聚焦了1%(人与动物的1%),而没有聚焦1%中的1%(人与人的)。当然本质上帕斯卡尔还是认为人性本善的,因为他认为人在用了这种理性之后,其实也就是拥有了创造力和理解天的机会和能力,那么如此就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帕斯卡尔认为的理性整体来讲,还有一个德性的加持,而不仅仅是一个没有德性加持的理性。

相比较于如此多的观点,我还是最认可孟子的观点。那就是人性本恶,其实这些观点并没有对错,无非就是你个人认可哪种,其实都是不同的人在看到了天道轮回之后给出的不同的见解,有人从道德的角度,有人从理性的角度。而我认为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本性,其实也就是要给我们的行为找一种寄托,因为我们的生命找一种依靠,也是为了体现我们人之为人的高贵和自由意志。如此在我的观念里,最能够体现这几种理由的,便是孟子的人性本善了。相信基督教的观点,总感觉有理性的加持,荀子的观点甚至能从逻辑理性上把他反驳掉,帕斯卡尔果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他并没有关注到人之为人最不同的那一个点,由此可见,我认为孟子的观点是最正确的,那么我也就应该按照一个传统儒家的道路去不断的修行,看似时代已经流去了很远,可是其实一些实质性的做法可以改变,原则却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如此修行下去,必定能通过美大圣神的路径,成为一个不断超越的,不断体现自我意志的一个高贵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