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杀死那个文青
[读书笔记]《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作为一只苦逼的在校学生狗,临近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挂科是不可能,你需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复习完一整本书,同时也要为下一门考试打好预防针。

图书馆昏黄的灯光照在漆红的桌子上,保险学的四大原则令人作呕,线代的计算眼花缭乱,货币银行学基础但是架不住书比砖头厚,证券投资学的各种财务指标更是让人头大。

你觉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学习曾经真挚地向我招过手,而自己当时却瞎了狗眼?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效率极高的学生,用本书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第三类学生:

[读书笔记]《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毕竟谁都想多余的时间挤出来让给自己喜欢做的事,打打王者、逛逛街、看看剧啊(就是喜欢学习看书的学霸们请自动忽略)。

本尼迪克特的这本书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学习方法论,相信大家之前零零碎碎的也接触过一些,不过这里给出了相对系统和翔实科学的论证。

同类的书籍还有《刻意练习》和《如何阅读一本书》等。

总体评价

UP:

创新性地提出了各种与传统观念相悖的学习方法论

DOWN:

举证的实验有些繁杂,削弱了可读性和对原理的强调性

原理先行—人类是如何记忆的

就大部分人而言,学习的过程基本同看书划等号,特别是在需要短时间记忆很多内容的时候,比如前面提到的期末复习,这会让我们有一个错觉,那就是—学习是以视觉为基础的一个过程

事实上,恰恰相反,学习是一个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运作的过程。

举个例子,用书中的话来说:

“我们不妨把大脑的不同区域看作电影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摄影师负责取具构图,他们把镜头拉近、推远,然后用胶片录下影像;录音师负责录音,他们会调整音量大小,并过滤掉背景噪音。还有剪辑师和编剧、绘图师、道具设计师、作曲家,他们负责展现角色的语气、感受,也就是情绪的表达,还有专人保管书籍、整理财务单据、记录人物与事件。再就是导演,他会决定将哪段剪辑放到哪里合适,恰到好处地把前因后果都编织到一起,从而演绎出个完整的故事来。这故事并不是随意编就的,而是针对灌输到你各个感官中的原材料所做出的最恰当诠释。”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当我们提取记忆时,脑袋里的神经元会被点亮,而存储与我们要想起来的内容的神经元越多,我们就可以越快越容易的想起那些内容来。所以关键就是。我们得增加存储的神经元数量,而增加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调动我们的不同感官,包括听觉、触觉等。

当然这么说听起来有些不靠谱,记忆课本内容又不是吃美食,色香味俱全的。不过,哪怕是视觉,也有开发的可能性;哪怕是单纯地记忆,也有时间间隔和记忆方式需要考虑。本书的所有理论,基本出发点都在这。

[读书笔记]《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拨云见日—与传统观念相悖的学习方法论

1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传统的观念是,遗忘是记忆的恶魔,我们所花费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所学死死地刻在脑海里,永不遗忘。为此,小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古诗词,直到倒背如流;高中生一行一行地写着公式,只为了在考试时能够形成“肌肉记忆”,扫一眼就能看出改用哪个定理。某种程度上,这样做当然能达到目的,只不过花费的时间更多,遗忘的也更快。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遗忘本身也是一件威力不俗的武器。

最近潘长江老师出了名了,原因是他在综艺节目上琢磨了半天没认出蔡徐坤是谁(说实话我也不认识)。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以后蔡徐坤几乎是潘老师忘不掉的名字了,原因就在于他在费劲地想起“蔡徐坤”这三个字的时候,脑袋里的神经元一遍又一遍的强化,就像肌肉纤维在撕裂后会长得更粗壮

如果只是之前知道再想起来的话,作用远不如直接从无到有建立联系,因为那只是在已有的神经元链接上走一遍,增强力量有限。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个单词的用法、被老师点出来时,我们往往比其他已知单词记得更清楚。

2 “不断转换学习时间和场所……略微嘈杂的环境反而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在知乎上搜关于应付重大考试的经验贴、技术贴,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谈到在平常练习时尽量选择和正式考试一致的时间段练习,还要尽量营造出类似严肃正式的氛围。

[读书笔记]《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很难满足这样的标准,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的环境都是有些嘈杂的,哪怕是在大学的图书馆,也会有一些说话和走路的声音;学习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毕竟谁不会时不时睡个懒觉呢。

现在要告诉你的是,这样的条件反而是有利于学习的,严格一致的时间与环境的确有帮助,但那只要是固定几次仿真练习就好了,平常的条件足矣。

我们先来回忆下那些帖子给出的理由,无非是能够让人更好得代入角色,熟悉场景,不至于临场慌乱,增加不确定因素。从前文讲到的原理来看,严格一致的时间与环境因为与考试相似,在拿到考卷后更容易激发神经元,帮助记忆。具体来说,当你看到考场的桌子摆放得很整齐,都是大方桌子排成一排,现场气氛很严肃,跟平常一模一样,就更容易调动感官,回忆起所学的内容。

不过这只是在最后关头激发了很多的神经元,想要在平常学得更扎实一些,就得在日常的学习中激发得更多。

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在背一段商业银行的四大经营原则,你现在坐在图书馆二楼,身边有一位穿白衣服的女生,手里拿着一本红色的书。你背了一遍,揉一揉酸痛的眼睛,打量了她几眼,在潜意识里,经营原则的具体阐释其实已经和“白色”、“红色”联系在一起了,连带着模模糊糊那位女生的印象。

第二次你在三楼背书,身边是穿黄衣服的女生,高个子,也在背白封面的书,你的背诵内容又和“黄色”、“白色”联系起来了。

到第三天,你在看到穿相同颜色衣服的人,哪怕不是女生,想起来四大原则的可能性也更大了。当然,还是女生的效果可能要更好。

简而言之,当你转换的场景越多,平常你的知识就与越多储存其他内容的神经元联系起来了,这些知识要用时被激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它们非常的隐秘,就像是隐藏在潜意识冰山下的神秘一角,一开始可能会模糊,但是随着联系的不断加强,记忆的效果也就放更好。

有时候我们会脑海里突然蹦出几个单词,哪怕你现在所思所想完全跟那个单词没有联系,有可能是因为你又见到了背单词时很熟悉的一些因素。

同样的道理,推广到时间和声音的转换变化是一样的。

3 “考试,或者叫背诵、自测、预考,随你喜欢怎么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技巧,其作用远不止于作为检测知识掌握水平的工具……先考试后学习可能效果比后考试要好。”

我们习惯性把考试当做最终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环,但是实际上考试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反而要更大。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打开高数卷子,看见了熟悉的题目,知道那是我们学过的,而且还是在书本上用黄色荧光笔划过重点线的东西,是我们昨天都还能轻易背出来的名称、概念、公式。没有超纲,没有偏题怪题。可是当我们在学校的微信平台上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等着分数出来后,又忍不住吐槽教务处是不是分数弄错了,和我们自己预料地实在是差太远了。

其实我们都忘了,在大学基本上只有期末考试,学了一学期高数,你可能只有这么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平常你只会自己对照着做习题。但是在高三的时候,你的学习其实是伴随着大量的老师给你布置的月考、季考的。你不会的,你抓耳挠腮,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师马上出分,给你反馈。

也就是说,由于在大学缺失了这种经常性的考试,我们会陷入一种我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已经很好了的错觉。简单的对照习题做会经常出现,遇到一点不会的就马上看答案,哪怕你看了再多遍,其实你只是精神上对答案很熟悉了,至于怎么来的,你其实一点都不熟悉。

要命的是,由于长期性地被动考试,你只是觉得大学就是这样,理所当然。报了个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或者初级会计师考试你都觉得很累了,标榜自己是学习的楷模,哪有时间给平常的科目做自测。只有少数的人会有意识的给自己测验,他们也就更能破除这种虚假的“熟练度”错觉。

茅塞顿开—灵感忽现的秘诀

1 “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人们放手之后、在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地意外出现”

一个广为流传、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门捷列夫在梦中得到神启,发现元素周期表。我们往往会把大胡子俄国人的伟大发现归结于因缘际会、不可多得的顿悟,或者干脆说是天赋使然。实际上,这背后还是神经元的逻辑。

书中尝试把每一次顿悟体验的内在心路历程分解开来,总结出阶段性的规律,分别是准备期、孵化器、顿悟期和验证期四步。

准备期就是你绞尽脑汁尝试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以做高数题为例,也就是你看到一个应用题,思考它是怎么合理转化为积分式子、是几重积分、积分怎么解的过程。这一步你必须殚精竭虑,尽你所想,否则会影响下一步的过程。总不可能说,你只是因为懒没想起来怎么做的题,还要靠顿悟吧。

孵化期则是从你把脑袋里的问题搁到一边去开始算起,你已经暂时放弃了解答这个高数题,你决定去泡杯咖啡,或者邀上同学去打个球,看似你已经完全停下了结题的工作,但实际上你不知道潜意识里其实还在绕着题目打转。前提是在准备期你已经尽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解题,必须是反复掰碎了又捏起来,这样脑海里才会不经意的去整合信息,为顿悟期做准备。

顿悟期很明显了,就是你大叫一声“啊哈”,并为自己寻得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而得意的时候。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各种念头在脑海里涌动,甚至相互碰撞,一对一对地相互扣到一起,直到答案仿佛有自主性地从你的笔尖流淌出来。

验证期就是把得到的答案与现实进行验证的过程。

你可能会说,“可我觉得还是觉得很悬啊,所以关键是合适地经历孵化期咯?”没有错,顿悟期的那一刻无与伦比的喜悦、茅塞顿开的欢愉,关键就在于孵化期你能不能尽可能的让你的想法像蛋壳里的小生命一样,尽可能的获得“营养供给”。

在孵化期,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连的信息都很敏感,也就是说,神经元比以往要更容易连接,激发答案。这个时候,去休息,或者干点别的事,让隐藏在未被点亮的意识深处、却又能解开谜题的神经元尽可能的受到别的联想而被激发。

书中把孵化休息归结为三个类别:其一是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其二是轻度用脑,比如在网络上漫游;其三是高度用脑,比如写一篇短文或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对于数学或者空问类难题上述三种休息方式都不错,你选哪一种都没关系;而对于语言类的难题,比如远程联想字谜或是打乱字母顺序的字谜,则是轻度用脑的活动效果最好,比如电子游戏、单人跳棋乃至看电视。

2 “渗滤的第一要素,就是一直被我们当作学习敌人的东西:打断”

我们很讨厌做一些事情被打断,想象一下,你正在兴致勃勃地追一部剧,不管你看的是现在大火的《都挺好》,还是重温《越狱》、《老友记》等经典,这时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说你外卖到了,要你从七楼的寝室下去拿,无疑是很让人火大的。这样还好一些,毕竟被打断换来的是一桶美味的鸡翅或者一份热乎乎的黄焖鸡,然而很多时候被打断完全没有报酬,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心急火燎、亟待解决的烦心事。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背着毛概、马原的时候突然被一旁高声大叫“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的二愣子中断吧。

还记得前面说的,“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当我们被打断的时候,第一回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可能没有接收到全面的信息就被终止了,顺带着还会有情绪上的不满。但是对于第二次以及接下来的回忆,如果我们再能连接上之前的知识,那么由于客观上的困难性会加深你的认真程度以及当时的情绪带给我们的深刻记忆,你反而会记得更清楚牢靠。

所以下次同学问你令人脑壳疼的政治你怎么那么熟悉的时候,你可以漫不经心地回答“这个嘛,有个背中央银行的二愣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3 “长短距离交替练习可能有助于运动模式的初步形成,交替训练强化了肌体对动作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因为它能迫使我们内化肌体动作的基本法则,从而使肌体经过调整,对任何距离的目标都更有准头。”

想象一下,在训练时间、指导教练都相同的情况下,对于羽毛球来说,是每周练习网前球、高远球、平快球其中一种,循环进行效果更好还是每周三种球路交替着练效果更好。也许你会觉得肯定是前者啊,术业有专攻嘛,集中起来练才能把每种球路吃透嘛。

很遗憾,用书中所举的实验来看,交易练习的效果反而更好。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大脑对发现不协调的地方天生敏感,”用书中的话来说,“一旦看到什么东西超出了正常秩序或范畴,大脑便会当即警醒起来,敦促潜意识更深入地处理刚接收到的这一信息:‘这东西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换句话说,长久来看,很多人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向往能找到诸如公务员、国企员工等铁饭碗、金饭碗;但是具体到每一天的生活当中,人类其实是更喜欢细微的变化的。比如你能很敏感的注意到某个熟悉的人他的发型是不是换了呀、今天同学的穿着好像更时尚了呀等等。这是远古时期为了应对生存环境变化多端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写在了基因里。

当然有时候这种对变化的敏感会被削弱,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正在过多地消耗人们的注意力。你在刷抖音的时候,可能室友偷吃了你的外卖都不知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