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人生写遍无常——《一句顶一万句》读后
有一本书,能看得你头昏眼花,晕头转向,又能让你啼笑皆非,噫吁嚱,嘘唏不已。
看的你喜不自禁,莫名就戳中笑点,但笑着笑着又笑不出来,感叹这就是人生百态啊,然后又觉得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世俗里十恶不赦,伤风败俗,拉出来可以分分钟上头条的事,在这里全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重点从来不是重点,而是另一个人与人链接的转折点,就不得不感叹,真真是修罗场,还自带喜剧反转效果的。
这说的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以下是摘抄内容:
1/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2/这些年杨百顺经历过许多事,知道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
3/五年前,兄弟三人相继成亲,这时谁跟谁都说不着。说不着不是兄弟之间发生了什么,而是妯娌之间产生了矛盾。
4/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隔阂虽没影响“姜记”弹花铺的生意,但一家十几口子,把日子过成了一锅粥。
5/啥叫废话?说些已经过去的没用的事;啥叫有用的话?张罗些前面的有用的事。
6/人要是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7/世上最难吃的是屎,世上最难寻的是人。
8/杨摩西被人支使得像个陀螺,老史既没对大家发火,也没对杨摩西发火,只是摇头一笑。笑不是笑杨摩西,而是笑大家。大家看似欺负杨摩西占了便宜,其实是帮了杨摩西;杨摩西看似吃了亏,其实是占大家的便宜,只不过大家和杨摩西没想到这层理儿罢了。
9/在县政府干差的人都有些刁,刁人之中,杨摩西不凭别的,就凭一个手脚勤快,倒在县政府立住了脚。啥叫韬光养晦,从杨摩西和大家的关系上,老史已经韬光养晦。
10/不苟言笑的人,一般背地里都有些好色。
11/正因为仍不苟言笑,老史的下属,反倒更加怵老史。怵不是怵他是县长,而是不知道他的路数。
12/知道自个儿是谁,才能明白往哪儿去。
13/街上的事,只是一个事;家里的事,就不光是事。或者,街上的事,一件事就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14/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15/人一有偏向,中间自然有假。
16/她要是没怀孩子,回来不回来就不一定;现在怀着孩子,还能跑哪里去呢?
过去能跑的时候没跑,现在不能跑的时候跑了,要说可怜,也就这点可怜。
17/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18/牛爱国也觉得自己不容易。但他的不容易不是庞丽娜说的不容易,而是说话办事,一方总想着另一方,就没了自己的心思。每自己的心思倒没什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自自己内心,而是为了给别人看,牛爱国突然觉得没了自己。自己没了,自己的心思也没了,那牛爱国成了谁?
19/欲出门去鱼市。牛爱国一把拉住饭馆老板。“千万别弄鱼,弄点儿别的。”
李克智:“咋?”
牛爱国:“看到鱼就反胃,吃够了。”
李克智:“吃够你还买鱼?”
牛爱国一笑,也不搭话。
20/原来世上还有怕是不怕,不怕是怕的道理。
21/世上烦的就是这些亲人,论起共事,用谁,都比用他们好。
22/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发没挑。
23/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24/看来啥事只要用心,不可能的事就能变成可能。
25/说完一段,要睡了,一个人说:“咱再说点儿别的。”
另一个人说:“说点别的就说点儿别的。”
26/妈曹青娥得病三四年没说,可以说是心疼他们,但除了心疼,还有对他们的失望罢了。
27/一人一肚子心事,曹青娥有事也就不说了。儿女在世上都不如意,让曹青娥有话无处说。或者,有话不说出了是失望,还有对他们的无奈罢了。
28/说着说着困了,要睡了,老曹老婆:“妮,咱再说点别的。”
曹青娥:“说点儿别的就说点儿别的。”
或曹青娥;“娘,咱再说点别的。”
老曹老婆:“说点儿别的就说点儿别的。”
29/安波舜序言: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的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这本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想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