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信件因何不被打劫?
2019-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周言昨日
在古代信息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人们要想和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联系是靠书信往来的。所以一些普通人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远离家乡的。而一些达官显贵如果需要和异地的人交流也是靠书信来往,然后将书信绑在自家专门培养的信鸽上,由信鸽代为传递,称之为“飞鸽传书”。普通老百姓则是靠驿站来传递书信,速度很慢。


从唐朝开始,驿站制度变得完善起来了。在传递过程中,如果出了任何差错,致使信件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轻则流放,重则抄家。


第一:但凡是800里加急文件多是军国大事,肯定是多人持相同信件分路传送,如此避免因一人被劫而送信不及时或失败;第二:按清朝以前的法律,胆敢强拦传递急件的人马,死罪不赦,家产充公,妻妾子女充为苦役或奴婢。试问,何人敢为了一纸无用书信拦截传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