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了那么多时间APP,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记录
在时间管理领域,柳比歇夫似乎总是以教父一样的角色出现,有很多老师也会建议培养起时间记录的习惯,于是乎我们开始在网上找不同的APP,尝试不同的时间记录方法。却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记录时间,至少没有认真去思考“当下的我”“看文章的你”为什么要进行时间记录。
如果没有思考就一味执行的时候,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解决。所以在开始用时间APP之前,需要问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
一、如果不去思考,就直接进行时间记录,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1、不知道是该事无巨细的记录还是可以大块的记录。
像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你可能觉得很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一种反人类的做法,雷打不动记录每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而且书中提到的时间记录方式更多的是讲解他的人生,与我们的行为改变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我们一味模仿,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中断导致毫无成就感;那如果大块的记录,似乎又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2、在开车的时候听书,不知道是该记成读书还是记成交通。
记成交通就无法统计读书的时间,记成读书又不知道自己在交通的时间,本来时间管理是为了达到高效率的目的,结果反而陷入焦虑选择困难症的情况。
3、是滴答软件好用还是Forest软件好用。
如果不去思考,在看到一个文章中推荐一个未尝使用的APP或时间记录方法,就会陷入“是不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APP,可能别的APP更合适我们,然后进行不停的找APP,试APP,换APP”的循环过程,因为很多APP工具推荐的文章都是基于工具本身的好处和坏处来进行分析,每个人使用工具的目的不一样,带来的成效也是不一样的。

4、即便坚持记录,记录了那么久,依旧会觉得做不好时间记录,依旧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容易有挫败感。
以上出现的情况就是因为在开始时间记录之前,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并没有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时间记录。只有了解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如果只是因为人云亦云,觉得别人都在推荐,你也想试下,那么时间记录对你来说成效可能就不会特别高。
二、下面是我个人在进行时间记录时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自己使用时间记录方法的初心。
1、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感
大家总说当下的我们无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要赶一个项目,我也觉得生活都被工作碾压了。我就通过时间记录来了解这种状态,记录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等各种事项,等我意识到我已经连续一个月工作在10-12小时之上的时候,我就在项目结束之后跟老大请了一个多星期的长假用来调节生活。
因为只是用于发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这种记录就没必要太事无巨细,不用把工作时干A事情和干B事情区分记录。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设定好几个大类,然后粗略记录即可,不必太拘泥于细节,对于工作时间的记录,我就是拿进办公室到出办公室当做一个时间段,中间最多就是去掉吃饭和休息的时间。这样就能大概了解一天的时间分布,几天下来一个月下来就会知道这个月在工作上、生活上花费的时间各有多少,最近出现情绪问题或者状态问题是因为工作太多还是玩的太High。
2、解决特定的目的
当意识到问题是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太多,或者工作效率太低,或者工作时被打扰的情况太多,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记录。这时时间记录的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分析工作相关的,就只需要记录工作时间段即可。主要的做法就是记录下事项切换当下的事情和时间,在时间切换的时候,及时地记录当下的时间当下的行为。
比如要分析玩手机的次数,只要玩一次就记录一次,相反就不用记录认真工作切换的状态,但如果是为了分析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就需要记录从A工作状态进入B工作状态的切换,可能最后会发现是因为自己一直做的都是优先级低的事情才导致效率低下。
回到上面的问题,在开车的时候听书,不知道是该记成读书还是记成交通。如果是为了统计交通的花费时间,就把它记成通勤时间,分析下来可能这次可以用于听书,下次可以不开车直接打车;如果是为了统计读书的效率问题,就把它变成阅读时间,或许就会发现自己高效学习的方式。
不同于为了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个时候需要有目的性的事无巨细的进行记录。
3、专注于当下
当分析出效率低下,或者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太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考虑的是要专注于当下。这也是很多番茄工作法所推崇的目的,当然,用App只是专注于当下的其中一种方式,你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方式,只要达到效果就行,比如说可以让手机进入一个静音状态,让手机进入勿扰模式,把自己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等等,找到原因之后,剩下的无非就只是方式方法的差别。
所以,在选择时间记录软件的时候,最根本的问题是要问自己你是否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时间记录,只有你了解了自己的发心,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三、对于如何选择时间记录APP,我给的建议总结下来就是以下步骤:
1、找到自己的发心
问自己想通过时间APP达成什么目的,如果一时找不到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还不知道,可以试着看下对当下的工作哪里不满足。
2、选择合适的工具
找到发心之后,然后选择合适自己的工具。任何APP都不是万能的,需要将APP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如果是了解总体的生活工作平衡情况,建议使用now-then,如果是找出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可以用excel,如果是专注,我用的是滴答或者forest。
3、定期总结分析
记录时间之后,要及时总结分析,只有这样采用指导后续的行为达到改变自己的目的。很多人会问要记录3天还是21天,其实只要总结找到自己的原因之后,就没必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坚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