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乡村文集岁月如歌

特殊鞋垫

2022-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若莲花

今天气温零下20°以下,作为zyz室外值班,有些冻脚,冷不丁地想起来小时候冬天的穿戴,尤其是那种特殊的鞋垫。

几十年前的冬天,在东北农村老家 ,除了一些车老板(赶车的)或者打猎、放牧的穿着大毡嘎达鞋外,大人小孩都穿着自己做的棉鞋,棉鞋肯定要有鞋垫。

体面的人,比如公社大队的干部、老师、粮库、供销社等上班的人,以及自己觉得不是一般的农民的人,用的都是自家做的棉鞋垫,或者买的羊毛毡垫。

而绝大多数的人都垫的是一种特殊的鞋垫——苞米叶鞋垫。

苞米叶,就是秋天掰下来的苞米棒子(玉米穗)外面的一层层的皮,很薄,也很有韧性,长一些的苞米棒子的叶子,有一尺多长,十多公分宽,铺开了平展展的。

入冬开始扒苞米的时候,看见比较大的苞米叶子,都小心地捋好,摆成一沓一沓的,晒干,再用细绳子扎上,放在仓房里,冬天用。

这些苞米叶子首先并不是做鞋垫,而是在包豆包的时候,将洗净的苞米叶子剪成豆包大小的方块,铺在盖帘上,把豆包摆在上面,起到提布的作用。豆包熟了,不会沾在盖帘上,也省了提布,在以后热豆包的时候没也不会沾在盖帘上,而且没有异味。

再回过头来说今天的主题。

苞米叶子的优点很多:隔热、绵软、亲肤、有弹性、保暖、吸汗,特别适合做棉鞋垫。

最大的特点是,不花钱,可以每天都换。

想把苞米叶子放在棉鞋里变成鞋垫,也是有技巧的,要将苞米叶子的前端卷起来,形成个小窝的形状,慢慢送进鞋里,铺平,脚后跟部位也在长一点儿,翘起来,然后根据鞋、脚丫子的大小,再续多少张,续多长、多厚。

垫着苞米叶子鞋垫的脚丫子非常暖和,也特别舒服,出汗也不觉得湿,更不会打滑,光脚穿着也不会觉得冷。

晚上回来,摸一摸若是没有湿,可以再加一片两片的,第二天还可以接着穿。

如果慢慢地拿出来,它不是一个平常所见鞋垫的样子,而像一直想着比较时尚的没有带子的拖鞋,前头是回收的小窝,后头立起来像鞋帮,或者也很像加宽版的微缩“贡多拉”类的独木舟,煞是好看!与其说是鞋垫,莫如说是半包围的袜子更合适,从形状到功能。

有很多时候放在手里把玩儿,直到爹妈一声“臭脚丫子的味儿好闻啊”,才有些舍不得地扔了。那个时候若有手机,肯定会各个角度拍照,朋友圈里发个九宫格,假如不是脚丫子与鞋的杰作,它就应该是艺术品。

也有人说过,它像很多天然的物品一样,应该是上苍赐予给草芥、刍狗一般芸芸众生的一道护身符吧。

脚汗很小或者不出汗的,它就可以多垫几天,反之,就可以每天换,反正不花钱,只要你不懒不邋遢。

其实,前文说的那些体面人,平时也是垫苞米叶子鞋垫的,只是在有场面的时候垫布鞋店或者毡垫。

苞米叶子鞋垫也有弊端,有时候让人比较尴尬,就是棉鞋比较大、没穿袜子的时候(那个时候农村冬天不穿袜子的人不在少数)、走路时脚丫子在鞋里拧劲儿的人或者外八字、内八字严重的人,走路多了,苞米叶子会从鞋里顺着脚脖子窜出来,是不是感觉很丢人?但是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司空见惯了,也就正常了。

我是进了县城上高中以后,就不再垫这种苞米叶子的鞋垫了,但是会经常想起来,尤其是这几天比较寒冷,穿着比较薄的鞋,有些冻脚,不由自主地再次想起她来,想着想着,脚也觉得不冷了,心里也开始温暖了。

晾干的苞米叶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