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组作品鉴赏集三生三世2025散文特辑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025-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拾荒旅者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4期“晚”专题活动。

听年幼的儿子背诵《滕王阁序》,听他读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忽然心有所动。是啊,似我等,一生的早晨已然过去,现在的时光虽已近黄昏。但是想想好像也不算晚。

人到中年,说实话,个中滋味唯有自己知道。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身体的日渐衰老,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几乎所有从这个年龄段的过来人都说,这真是一段兵荒马乱的岁月!

但人长着腿,就是用来向前行走的,长着肩膀,便是用来扛起压力的。对于中年人来说,这些并不可怕,累了,最多停下来喘喘气、擦擦汗,然后咬着牙继续和岁月赛跑。

真正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那些焦虑与内耗。

总是因为工作的一点失误后悔不已,甚至自责乃至失眠;

总是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出错而为此战战兢兢,自我检讨;

总是为了一些琐事陷入争执与口角,甚至不眠不休;

总是期待别人无时无刻的理解,别人稍有怠慢便心中陷入不忿;

总是希望别人无条件地支持你,无法实现便失望至极……

这样的内耗和压力,就像你穿着一身经年未洗的衣服,那种酸爽,黏贴在皮肤上,虽然极度不适,却无法摆脱,仅仅不适也就罢了,它还会日益腐蚀着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盼,让人的情绪一次次陷入悔不当初,一次次进行自我否定,不可自控地陷入反复自我怀疑的陷阱里。

这种焦虑感,迫使自己的精神如枯枝落叶般颓败,让自己的头颅几乎要低到泥土里。所有的激情与活力、梦想与追求在这陷阱中,逐渐被消耗殆尽。这样的消耗,比肉体的煎熬更痛苦。

庄子曾经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想来便是这个道理,他在《庄子·山木》曾经有一段寓言很有意思:“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意思是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迎面撞过来,情急之下,他大喊了几声,但是没有人反应,于是开始破口大骂对方开船的人,最后发现撞上来的居然是一艘空船,怒气便忽然顿时消失。他发现,自己的生气与不生气,居然取决于撞上来的船里有没有人。

这与生活中的我们何其相似。我们总是抱着自以为是的成见,去衡量他人的是非好坏,我们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许大多是因为过于注重自身的感受,就比如,在两船相撞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对面的船上有人我们便会顿时感到愤怒,如果发现对方是空船便情绪平复。这样看来,其实我们的情绪,往往取决于一件原本与我们无关的外部事物。

因此,庄子得出一个结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是的,立身于世,我们大可不必太把自己当回事。多学学以虚己忘我的态度处世,消除心里的执念,顺应自然,便不会因为一件事或一个人轻易影响到自己的心境了,这样,或许就没有什么东西再能够伤害到我们的了。

这两天的互联网全是演员朱媛媛患癌离世消息的时候,说实话,作为同龄人,乍闻噩耗,震惊异常。这是一位很优秀的演员,演技精湛,德艺双馨。曾被誉为“国民媳妇”,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角色,例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大民媳妇”,《家有九凤》里的“七凤”……

从讣告上,才知道她抗癌已经五年。然而这五年来她面对病患折磨的困难,坚持拍戏,就在前段时间还在为新剧《造城者》和黄晓明等演员一起做新片宣传。

她在戏里有一段台词说到:“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对这种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我想,这或许也是她自己这五年来,从患病开始,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后,与自己握手言和,以空船心态面对生活的心得吧。

人们在她离去后再看这一段视频,不会觉得她生命短暂,反而会觉得,她的灵魂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悟而显得美好富足、辽阔无比。

在人类的历史中,每一个人都不过是“天地一沙鸥”,一场短短的生命历程是一段不能回头不能逆行的路程。所以即便东隅已逝,也无需怅惘,学会保持一份“空船心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正确的事情上,就会发现桑榆非晚,毕竟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或许都是应该倍加珍惜的时光。

烟火人间,各有遗憾,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这便是生活的真相。愿我们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心中有光,便无惧岁月荒凉,处处皆是朝阳。

图片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