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天寒夜长 繁露成霜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28人  朴方草本护肤

朴方

天高昼暖夜来凉

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

夜尝梨贝养脾肠

--左河水

寒露·物候

寒露,一般为每年的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运行至黄经195度之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时节,气候从凉爽向寒冷的过渡,温度逐渐下降,露气重而稠,白日渐渐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由于寒露的到来,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由此得名。

一候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深秋天寒,古人虽不见雀鸟,却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其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故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也就是说,此时正是菊花开放的时候,是秋末九月,故菊花又名“节花”、“九华”等。

寒露·旧俗▎

秋钓边▎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同时秋季多风,风将岸上的草屑、草籽和昆虫等食物欠落水中,浅水岸便成为食物丰富的饵料区,鱼儿为了趋温和寻食,为越冬作最后的准备,纷纷从深水游向浅水岸边,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观红叶▎寒露时节,连续地降温将催红枫叶,秋风飒飒,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便会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红叶。

吃母蟹▎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养生▎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因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所以,此时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暮秋时节的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以滋阴润肺为宜。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大枣、山药、鱼肉、鸡蛋的摄入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温热之物,以免伤人体阴精。

此外,由于空气中的干燥因子也在时刻侵扰着我们的皮肤,还应重视涂擦面霜等以滋润养护皮肤,防止干裂。

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自然素朴 美丽有方

朴 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